砥砺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与管理学院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坚持“内涵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的工作定位,各项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快车道。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1)

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发展”的工作思想,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共促。2022年学院党委获批天津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19年公管教工党支部获批全国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公管教工党支部李妍工作室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16年和2021年两次获得天津科技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6年杜海燕获得天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王彦媚获得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1年李文福获得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崔於盈入选天津好人2021年6月榜单。公管教工党支部获评天津市“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2)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3)

二、强化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一流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0年以来,学院成功获批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三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专业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5门,校级一流课程9门。坚持和拓展学院文科特色,积极推动新文科建设工作。物流管理专业获批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新文科建设试点,获批天津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推荐至教育部1项。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4)

学院目前拥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首批高校智库“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天津市高校智库(培育)“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天津市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天津市高校首个碳中和研究院。学院建有天津市虚拟仿真试验教学项目“智能冷链物流”、“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经管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成功申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会计专硕学位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5)

锚定双碳目标 贡献天津方案 ——碳中和研究院揭牌仪式

2016年,天津市人文社科基地“食品安全战略与管理中心”获批天津市高校智库。文科基地入选全国CTTI来源智库。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6)

三、强化“三全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0年获批天津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实效奖,获批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获批天津市“课程思政”精品课示范项目1项,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天津市“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1项,承担教育部思政专项课题1项,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有5本教材获评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7)

四、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融入“滨城”,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学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区位优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高效的智力支持。学院教师围绕“滨城”发展的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在滨海时报发表理论文章,并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8)

学院教师围绕“滨城”发展主题 在滨海时报发表理论文章并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每年暑期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新员工培训,为服务“滨城”贡献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色标语(经济与管理学院)(9)

十年磨一剑,经济与管理学院秉持“经世管智,融合致远”的院训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勠力同心、携手前行,不断开创学院工作新局面,在新征程上继续书写时代华章!


图文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期编辑/王莹

本期审核/梁影琦

监制/新闻中心 刘绍帆 段亚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