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战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据不完全统计,自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已经发动了15000次战争,而且就在二十世纪的前期,连续爆发了两场世界规模的大战。世界大战的乌云还没有从人类心里去除,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最近爆发的大鹅二鹅冲突,让人们嗅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味道。

相比于人类,动物世界的战争的残酷程度更是远胜人类百倍,往往都是说来就来。双方不拼个你死我活、不耗尽对方最后一滴血誓不罢休。

也正是因为动物世界的相处模式太不人道、战争过于惨烈,因此担负着决定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华文化大师们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作为有思想、有文化的我们人类,肯定要优于动物,故而才有了“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的说法。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一点新认识(只要牛顿运动定律依然成立)(1)

不仅如此,中国古代的儒学大家们还专门针对人类应有的文明模式创立一套独特的理论:仁、智、礼、仪、信,只有做到了这些,方才称之为人类,方才能够“德才兼备”、号令天下,也才能让老百姓提着菜篮子迎接着王师,做到名副其实的四海归心。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天生厌恶战争的这些儒学大家们想当然地认为:只要远离了动物界的杀戮和无情,便能避免人与人、家族与家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硬碰硬,达到了仁义治天下、爱民如子的美好境况,故而,“仁”就这样成为了君主的最高谥号。

但是令这些“心忧天下”的儒学大家们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明明告知了这些君主该如何治国,应当如何“仁义”、“爱民如子”,如此就能天下大治,没有战争,但问题是中国古代的战争不仅没有避免,而且自始至终没有中断过?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一点新认识(只要牛顿运动定律依然成立)(2)

是君主不懂得“仁义治天下”的道理?是君主不懂得儒学大家们的苦心?好吧,中国古代曾出现了500多个皇帝,一个两个,甚至十到二十个是暴君,但不至于所有的都是吧。即便英明神武、宽厚爱人有如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心忧天下有如清圣祖康熙皇帝,他们手上的战争也不少吧。

在此不得不吐槽一番:所以这些儒学大家们就是“纸上谈兵”,总是拍拍脑袋想当然觉得会是怎样,从未想到过在实践中证明他们的理论是真是假。

其实这个世界上,只要牛顿运动定律依然成立,战争一定会存在,“硬碰硬”一定不会消失,对于这一点我是敢断定的。

为何我这么肯定呢?因为牛顿定律是超越了古代那些所谓的圣人、儒学大咖提出的理论。那些人的理论永远只是拍拍脑袋想当然,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根本就不是真理。反之,牛顿运动定律是被无数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经得起实践的充分检验。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一点新认识(只要牛顿运动定律依然成立)(3)

而且,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自人类文明出现之后,人类就没有中断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也提出了很多的理论,但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丝毫提升,人类与大自然的力量对比没有丝毫改变,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这些所谓的大家们提出的力量,充其量不过是心灵鸡汤。

但牛顿运动定律却完全不同,一经提出,立马引发了天体力学、数学、工程力学的突飞猛进,如此直接导致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横空出世,并且接二连三引发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本发展迟缓的人类文明立马蓬勃了起来,并且成功让人类登顶世界主宰的宝座,这是以往6300多年人类想都不敢想的伟大进步。这也充分说明牛顿运动定律命中了这个世界的靶心,是真正的真理。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一点新认识(只要牛顿运动定律依然成立)(4)

那么牛顿定律揭示了怎样的世界特点呢?

《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一书给出了精辟的答案:力的相互作用处处存在的固体世界。正是因为有力的相互作用,故而这个世界的“硬碰硬”是普遍存在的,故而动物界说来就来的战争无处不在,人类虽然为了彰显文明、极尽克制,但是战争依然不可避免就是这个道理。

而固体世界揭示出了战争存在的根本原因:固体的边界性预示着一个残酷的事实:空间有限,而人类和动物却在不停生存繁衍,很显然存在着争夺生存空间的问题,就连这次大鹅和二鹅的冲突,不少鹅粉纷纷呼吁:是因为北约挤压了大鹅的生存空间才导致了这场战争,由此可见,这个世界的固体属性,才是战争存在的“罪魁祸首”。

综上,我敢断言:只要牛顿运动定律依然成立,这个世界就一定会“硬碰硬”,也即,战争就一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