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作文者,最忌雷同。《红楼梦》一出,续貂良多,比如《后红楼梦》、《红楼圆梦》、《红楼梦影》、《红楼真梦 》、《红楼幻梦 》、《 绮楼重梦》、《 补红楼梦》 、《 红楼梦补》、《增补红楼梦》、《续红楼梦 》、《 红楼复梦》 等。而《水浒传》一出,则续貂者有《续水浒传》、《水浒后传》、《后水浒传》、《水浒外传》、《水浒中传》、《残水浒》、《水浒别传》、《水浒新传》、《戏续水浒新传》等。这些步前人旧踪之作,已经失去创作的本色,只不过是雷同游戏之笔墨而已。

古代诗词为什么讲究押韵(诗人们写诗为什么出现撞车式雷同)(1)

古代诗词为什么讲究押韵(诗人们写诗为什么出现撞车式雷同)(2)

诗作也是这样。

雷同什么意思?郑玄曾经有过注释:

雷之发声,物无同时应者。

天上打雷,山呼谷应,无非是雷之回响而已。写诗雷同者也是这样,别人写一首精彩诗作,后来者叹为观止,在击节称赏之余,也应和其作,结果大量似曾相识的作品应运而生。就象现在拍个电视剧《亮剑》,然后狗尾续貂就追随而来。所以雷同应不可取。在诗方面,雷同作品在构思、立意、结构、表现手法及语言方式方面,与前人之作品似曾相识。

雷同的类型

一种是临摹之作。多是后人读罢古人诗作,然后照葫芦画瓢,就象今人临摹古人画作一般。这叫自觉临摹性雷同。

二种是同一时代的人,由于时代背景相同,流派相似,风格也同一,所以在写作同一题材诗作时,常常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叫不自觉风格雷同。比如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过:“岑参、李益诗语不多,而结法撰意,雷同者几半,始信少陵如韓淮阴,多多益办耳。”

三种是作者所有诗作都是一个味儿,就象一个烹饪手段低下的厨子,百种菜肴都是一种味儿,为什么,因为他的知识结构观察视野与形象思维能力都比较低下,翻来倒去只有那几种题材几种表现方式几种语言,就象中国写诗最多的乾隆,那种宫廷式诗,令人读多感觉真的倒胃口。这叫自我狭隘雷同。比如方干诗:

“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寄喻凫》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沉。”《送喻坦之下第》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赠路明府诗》

“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须。”《赠喻凫》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于使君诗》

“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凤城春。”《送伍秀才诗》

四种是作者同时同题材组诗,本来一个题材一二首就可以写完,但诗人硬要拉成几首十几首,这样就未免产生江郎才尽的尴尬,象这样组诗往往就有几首产生相识相撞车的感觉。这叫自我片断场景雷同

五种是作者长期写作形成习惯性用语,所以,多种诗中常常语言相似,句式相似,形象描写相似。这叫自我习惯雷同。贺贻孙在《诗筏》中指出陈正字《感遇》一字,出现“吾观龙变化”、“吾观昆仑化”、“深居观元化”、“幽居观大运”之类相似句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