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是缺少了行动力,想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就越痛苦。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1)

对于一个行动的矮子来说,知识就如同海水一样,喝的越多越口渴,就像金钱之于贪得无厌的人是一样的效果。

一个知道的不多,但一直在做的人,心理要比一个知道的很多,但不去做的人健康的多。许多的心理问题,说到底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引发的。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2)

想的太多,想要的太多,但不去做的人,就是痴心妄想,就是佛法中说的贪痴嗔,为什么要把贪痴嗔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贪婪会让人变得愚痴,欲求不满就会心生抱怨。

抱怨的根源就是贪婪、懒惰、傲慢,就是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就连他们的求知都是出于这一目的和动机,慢慢的认知就进入一种病态的状态,有病的认知就是痴。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3)

繁体字的痴(癡)其实也很精妙,就是疑虑到病态的状态就是痴。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4)

知道了很多但不去做的人就是他们一直在怀疑还没找到最好的方式,一直怀疑自己做不到,别人做到了也是因为那个人运气好。

这样的人说白了就是心性差,他们怀疑一切,人品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他们会避重就轻、偷工减料、自欺欺人而不自知。他们为了逃避行动,宁愿一直“求知”,直到进入一种病态的状态:痴。心理疾病就是这么产生的,就是错误的认知积郁成疾的结果。

正是因为少了行动力,再聪明博学也难成一事,很多人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什么都知道,但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于是他们开始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缺少机会、技能、工具和资源,其实真相只有一个就是缺少行动力。

所以他们会想不通,为什么感觉各方面远远不如自己,事实上确实也不如他的人,却取得了比他大得多的成功。

他们不但不会从自身找问题,相反他们很可能会把这种挫败感和欲求不满转化成对外界和他人的怨气和攻击,就会成为《大时代》中丁蟹那样的人,认为全世界都辜负他针对他,只有他自己是无辜的。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5)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6)

所有的抱怨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我没问题,问题都在你们。也可以说我不想做,这事应该你们来做。一个向内观,求诸己的人,是不大可能抱怨父母、抱怨社会的。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7)

所以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致良知。他为什么不说知行合一致良果而要说致良知呢?因为获得内在的人格完善比获得外界物质的结果要难能可贵的多。

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之中的合一(人间正道是沧桑)(8)

所谓良知就是良好的认知,就是人避免进入病态认知和愚痴相反的道路,人间正道是沧桑,道阻且长,知行合一方能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