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竹杠”专指一些人利用他人某方面的弱点行敲诈勒索之事,出处有二。一则是说盐商(也有人说是贩卖烟土的商人)为了应付官府差人所支付的关税:盐、铁自古是政府专营,作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到了清末,时势动荡,官府对民间的管制放松,一些逐利商人就打起了贩卖盐巴的主义,多是滇商,穿梭与云浙之间。为引人耳目,就把盐放在毛竹做成的船体、船篙之中。一次,一个云南盐商以运输山药的名义要在浙江绍兴码头上岸,检查的差人中有一个师爷,他正在吸着旱烟。在差人例行检查过后,准备放行了,他无意间就在船篙上磕了几下,想把烟灰磕掉,可这几下“笃、笃、笃”的声音可是把旁边陪笑的盐商魂给吓飞了。盐商以为自己运输的禁物被发现了,敲的这几下竹杠是在跟他打暗号、要好处,就赶紧拿出来一包银子奉上,绍兴师爷平白得了好处,虽然知道其中必有文章,但一时查不出来,还不如做个人情,就径直离去。后来,不断有商船被查出盐商用竹节里装盐的手法贩卖盐巴,检查的差人在发现禁品后就效仿绍兴师爷敲击竹杠索要好处,“敲竹杠”也变成了敲诈钱财的代名词。

敲竹杠出处是什么(敲竹杠的两则出处)(1)

“敲竹杠”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说的是旧时挑山工肆意加价。古代妇人若是婚后久无子嗣就会去名山大庙求子,但山路崎岖加上脚小难行,想要上山只得乘坐用竹杠做的滑杆,由挑山工抬着上山。在山下价钱谈好,可是到了半山腰,抬滑杆的人就会停下来用手敲击竹杠,示意加钱才能上山,妇人无奈,只好加钱。

敲竹杠出处是什么(敲竹杠的两则出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