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海外学府的热门项目情况以及真实的就读体验,我们开设了「名校就读体验」专栏!

本期项目

伦敦国王学院(KCL)

国际政治经济学

我们特邀请了毕业于 KCL 国际政治经济学硕士项目的 Lindsay 学姐,来分享她在 KCL 的就读体验与感受,并从申请原因、就读体验、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几个维度为大家一一呈现!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伦敦国王学院的真面貌

KCL 创建于 1829 年,是英国久负盛名的世界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最新的 QS 世界大学排行中位列全球第 31 名。

除了牙科学专业位列世界第一以外,KCL 的心理学、政治学与国际研究、哲学和文学等多门学科也常年位列世界前二十,可以说是众多医学生以及人文社科学生的“梦校”。

KCL 主校区(河岸校区,Strand Campus)位于泰晤士河北岸,无论在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意义、政治经济资源等方面都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伦敦市中心。人文、法律、社科、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均在主校区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Strand 校区的国王大楼(King’s Building)不仅是英国一级保护建筑,其楼内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礼拜堂;而楼道另一侧,学生活动布告栏里贴满了有关后现代主义、英国脱欧等议题的研讨会宣传单,或是风格十分朋克的摇滚乐队海报。

19 世纪最为考究的英式建筑设计与 21 世纪最前沿的社会思潮,竟在这里奇妙地融合、相映成趣。

如果剥去古典而华贵的外壳,KCL 其实非常前卫。主校区马路对面的另一栋教学楼被学校命名为 Virginia Woolf,以纪念这位杰出校友、20 世纪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先锋——于是,在楼里与老师同学们阅读新流派的理论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历史与现实交错之感。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已过去几年,我仍然对 KCL 周到而细致的迎新工作印象深刻。我想,这大概也曾让不少新生大大缓解了初到异乡求学的焦虑感。

入学前 2 个月,我便收到了学院 buddy 的邮件,内容大意是分享其作为 IPE 项目(M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在读生的心得,以及入学报道、选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在随后的邮件往来中,我通过 buddy 提前拿到了专业核心课程的必读书单。

除了学校教务办公室以及系里持续不断的迎新事项邮件提醒以外,KCL 还特意设计了一款名为“Welcome to King’s”的 APP,专门为新生入学报道、了解学校提供个性化的指引。通过这个 APP 不仅能快速查询自己的报道流程时间、所需材料等,还能便捷地预订本系以及学校的 O Camp 活动。

我当时预订了系里免费为新生安排的“坐双层巴士游伦敦”的 O Camp,在 9 月初秋某个午后的阴风中一口气把伦敦的“游客必看”景点看了个遍。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3)

(图片由导师提供,禁止转载)

值得一提的是,KCL 与隔壁的 LSE、UCL、SOAS 等英国社科名校有学术资源共享合作,因此不仅可以去邻校借用图书馆资源,还能方便地参加上述学校的学术讲座和展览活动(此举又称“薅羊毛”)。

更多的时候,我的课后时光是在图书馆的小组讨论,以及在咖啡店自学必读文献中度过的,以敦促自己消化每周数百页的课程阅读材料。

KCL 附近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咖啡店,其中有连锁品牌也有独立小店,它们几乎成了学生们的自习室——早午晚餐、课间休息、复习备考、论文写作、小组讨论都可以在咖啡店里完成。

当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伦敦阴雨连绵不断,咖啡店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上下课路上避雨取暖的好去处。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4)

(伦敦的雨水就跟 IPE 的阅读材料一样绵绵不绝)

KCL 地处伦敦市中心,集聚了丰富的各类文娱艺术活动。所以去西区看剧逛展览,或是趁着天气晴好与友人在牛津街上闲逛、到 SOHO 寻觅各国美食,便成为了我短暂逃离论文与文献狙击的必备活动。

不过,出于预算、安全、居住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虑,我没有住在学校附近,而是选择和朋友一起租在西北边二区和三区交界的一处学生公寓,日常乘地铁(Tube)上下学。

伦敦的地铁系统相当发达,最远能到达伦敦五区,现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再加上便捷的市内火车线(轻轨),许多同学都会选择住在二区以外的学生公寓或者合租普通民房。

二、在伦敦国王学院读 IPE 项目是种什么体验?

01 项目特色 & 课程设置

KCL 的 M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以下简称 IPE)是一年制授课型硕士研究生项目。

项目总共三个学期,于第一年 9 月开学,第二年 12 月毕业(毕业典礼通常在第三年 1 月举行)。9-12 月为第一个学期,1-3 月为第二个学期,5-8 月为第三学期(论文学期)。

由于大多数课程的期末论文/作业提交截止时间在新学期的开学周,因此长假期的大部分时间往往被熬夜秃头“赶 due”占据。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5)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课程包括 Core Module(核心课/必修课)和 Selective Module (选修课)。每学期有一门 Cor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ories and Issues,讲授 IPE 经典理论,包括主流理论与批判理论,阅读材料涵盖了现当代 IPE 的经典书目。

建议同学们入学前先初步阅读了解凯恩斯、哈耶克、马克思、波兰尼等学者的著作,以便更好地跟上 Core 课程的节奏。

Selective Module 则根据你想要学习的方向决定,每学期可以选 2 门,鼓励同学跨项目、跨专业选课。只要是 Social Science & Public Policy 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都可以大胆选择(包括战争研究系、中国研究系、政治经济学系、公共政策系等等)。

02 课业特色

IPE 项目中的每门课程都包含了一节 Lecture 和一节 Seminar。前者可理解为“大班课”,所有选择该课的同学都会一起上大班导读课,随后以 10-15 人为一小组,分时段上讨论课(seminar)。

Seminar 由于课堂人数少,因而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准备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大多数课程会将学生在 seminar 上的 presentation 列入期末考核。

如果说在 Lecture 上浑水摸鱼还能奏效,那么在 Seminar 上“无备而来”的同学则很可能要接受老师的“眼神质询”,以及陷入无法回答问题的尴尬了。因此在就读期间,我常以接住老师抛出的问题为小目标,倒逼自己抓紧时间啃 reading。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6)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项目申请门槛 & 我的申请背景

硬性条件:国内 985/211 名校均分 80 ,普通院校(未被纳入优先学校名单的)均分 85 ,雅思总分 7(小分 6.5)。IPE 项目对于申请人的本科专业几乎没有要求,看重个人经历以及文书阐述中体现的与该项目的匹配度。

以我个人申请时的背景为例:国内 985,国际政治本科,GPA 3.92/4(百分制89/100),雅思 7(6.5),一学期境外高校交换经历,两段国内媒体实习经历,一段相关课题研究经历(申请时论文尚未发表)。

三、就业资源 & 毕业生的情况

01 我的同学,都有谁?

来 KCL-IPE 的外国同学大多都有工作经验,职业横跨政府官员、记者、咨询公司分析师等,本科的专业更是五花八门,从经济学、金融学,到历史学、哲学等等。中国同学无论海本还是陆本,大多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但是实习经验也都相当丰富。

我就读时项目的中国同学比例约 25%(全部亚洲同学约占 40%)。项目中多数同学来自欧洲各国,也有北美和拉美、大洋洲的同学,学生国籍和族群背景相对较多元。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7)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我的同学,毕业后都去了哪里?

毕业之后,大部分中国同学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找工作。一来国内的就业市场机会更多、“海归”优势明显,二来我就读 KCL 的时候英国只给国际学生提供了项目结束后半年的签证。

我认识的中国同学中,有同学回国内 Top 高校攻读国际关系的博士学位,有同学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工作,有同学在国际关系/政治学类期刊做编辑,有同学在知名券商做行业研究员,也有同学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还有一位认识的学妹留在英国任职于中国媒体的欧洲分社。

总体而言,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非常多元,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

03 学校或学院的求职资源

KCL 有专门的 Career Center,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就业指导——包括简历修改、面试模拟、职业规划之类的指导,但都需要提前预约。

此外,我们项目的同学还偏爱使用“Career Connect”,里面也常常发布伦敦的实习和招聘信息。

kcl留学费用一览表(棕榈大道留学)(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学姐寄语 & 申请 tips

我在 KCL 读 IPE 的那一年,国际形式也正经历风云变幻。我们试图倾尽所学理论来描绘和分析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新变化,同时又一次次认识到半世纪前的理论既有其前沿性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

我们身处一个越来越富足,同时也可能越来越茫然的时代——一方面越来越尖端的信息技术让“地球村”的概念成为可能;而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难民危机、贫富差距,以及全球性的阶级、种族、性别不平等,又重新挑战着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任。

永远不要担心问题太大、太难,无论是理论的突破还是国际关系的变化,都是从理想主义者提出的一个小问题、迈出的一小步开始的。这个项目也许不会教给你太多硬核的谋生工具,但是会为你认识、理解甚至改变世界提供足够多元的方法论。

IPE 申请比较看重学生的学术背景,包括本科成绩以及参与过的相关研究,侧重考察你在课程、实习、研究中的收获与感悟如何与未来短期、长期的职业规划联系在一起,也希望学生在文书中能体现出对国际议题的关注与兴趣。

背景提升方面,建议同学注重实习和学术研究的“质”而非“量”,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个项目、一份实习,远比在几段经历中走马观花更有帮助。对于 IPE 申请而言,新闻媒体、智库、NGO、国际组织等机构,都是相当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