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贺岁片《送你一多小红花》里有一个片段:易烊千玺饰演的韦一航和新谋女郎刘浩存饰演的马小远是一对抗癌青年,面对随时可能刹车的生命,小远决定带着韦一航在有限的条件里开启模拟旅行:没有沙滩,他们爬到建筑工地的沙堆,在这里体验海滩,没有大海,他们登上楼顶的通风口,在这里体验海浪,没有山峰,他们来到环形的楼房上,在这里体验攀登。观众们被他们如此艰苦“条件”下的旅行逗的捧腹大笑。

走出去才能真正体验人生(才能不枉活这一生)(1)

可笑过之后,我们是否应该也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生命的时间所剩不多,你最想做什么?

我的身边就有一位亲人,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晚期的时候,他选择和爱人去曾经一直想去的日本旅行一次。

在生命弥留之际,很多人选择去旅行,来弥补人生的遗憾,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体验更多的大千世界。

据统计2020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说短其实并不短,如果我们每天去体验一种新的事物,按照能够活上平均寿命来计算,人的一生可以体验大约2万8千种生活。

然而事实是人们总是觉得活不够,总是感叹生命的短暂,这其中的原因是大部分的时间都被我们做了重复的或者无用的事,体验的匮乏是根本。

可悲的是,在生命还没倒计时的那一刻,人们永远不会认识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活值了的,而真正到了生命垂危之际,恍然大悟却晚已。

人生是一场体验,值得的人生就是体验生命无限的丰富性。

01 创造体验的时间

人们总是说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去旅行,等退休了,再去海边养老,等孩子大了,我们再去享受生活......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

我们忙着赚钱,忙着工作、忙着养育儿女。其实我们已经错了过很多体验生活的机会。

著名战略咨询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的生活节奏是:每天四小时打球,三小时读书,只有两三小时给老板们。

他说:我的一天估计会胜过许多人一辈子。他不是一个王志纲,他已经是若干个王志纲了:第一个是学者,做了两年的学问;第二个是记者,当了十年新华社记者;第三个是影视制作人,做了五六个大片子;第四个是房地产策划人;第五个是城市战略推动者;第六个是区域和产业整合者;第七个,参与国家战略,包括整个中国的沿边开放;第八个是老板们的导师,书院院长;第九个是生活家......

生命是比宽度,不是比长度的。

我们芸芸众生,可能没有王志纲的能力和才华,复制不来他丰厚的经历,但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用在哪里,分配在哪里。当明白生命再长,没有丰富的体验就等于白活的道理时,你还会选择等吗?

一个人有限的生命要享受无限的生活,我们要增加生命的厚度。

学会忙里偷闲。给自己计划下这一年,这个月,这一周,甚至这一天我们要拿出多少时间用于体验不同的生活,从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中挤出时间来读一本原著书、看一场经典电影、去尝试一次未曾做过的事。

走出去才能真正体验人生(才能不枉活这一生)(2)

02选择体验的方式

有两种不太明智的消费观,你是否踩雷:不消费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消费。

第一种常见于我们的父辈,因为特殊的经历,存钱给他们踏实的感觉。

就像我的父母,小的时候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差点就没了性命,工作后工薪阶层的他们,选择要两个孩子,日子不得不精打细算的过。

有一次,我们全家为去心仪已久的公园游玩,一早精心准备了水果和食物,爸爸带着哥哥,妈妈带着我,骑了1个半小时的自行车才到目的地,谁料,这个以往免门票的公园,这一天居然收费,结果可想而知,我们没有进入那个公园。

现在我和哥哥都自立了,我们常劝父母趁身体还行去旅行,去体验不同的生活,但他们依然习惯省钱的生活,除了日常生活的消费,他们不愿有更多的消费。

我怎能不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父母是想把钱留给儿女,但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苦过后更要好好体验生活的甜。

这里劝诫,明明富余却不肯消费的人们,也许是因为过往的经历带来的习惯,或者是受固有观念的影响,从现在起试着放下对钱的执念,钱是个媒介,利用这个媒介来让我们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它才更能发挥它的价值。一个只知道赚钱却不会花钱的人,和机器又有什么区别?

会赚钱是一种能力,而会花钱是一门学问。

第二种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消费才能带来持久的幸福感?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托马斯.维奇给了我们答案,他认为把钱投资在体验型的消费上而不是实物型的消费上,能让你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而这正与我们所说的丰富的体验是生命的真正意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所谓体验型的消费就是我们做的那些事,这类消费能够带来持久的快乐,这是更科学的消费观。比如消费在读书写作、弹琴唱歌、书法绘画、集邮根雕、爬山游水。无关生存,不图名利,只为安放灵魂。这亦是一种体验。

如果你正计划投资一笔钱用于消费,建议投资在体验型的事物上,比如学一项技能,开启一段旅行,体验一次身体挑战。

走出去才能真正体验人生(才能不枉活这一生)(3)

03开启体验的感官

《心流》一书感官之乐一章总结了能带来心流的六大感官,分别是:“动”、“爱”、“控制”、“视觉”、“听觉”和“味觉”。

文章中说,身体所能提供的不计其数的乐趣的潜能,通常都没有被充分开发。我们很少有人能像特技表演者走路那么优雅,能像艺术家看东西那么独具慧眼,像打破纪录的运动员那么欣喜若狂,像品酒专家那么能尝出微妙的差别。

遗憾的是很多人更愿意把精力投注在纠结的情感上,浪费在太多想不明白里,挥霍在各种欲望的羁绊中。而这也会导致我们没有精力去开发感官潜能。

湖南卫视当家主持人汪涵有本书《有味》,记录了他对“靖港香干、糍粑、油布伞、准点的星辰、鸡毛掸子等等”这些物的体验,其中有一段对雨描述:“雨之所以愿意落下,是因为它在天上,把满地盛开的雨伞,看作莲 花”。在他的笔下的物仿佛都有了生命,这般的用心体悟怎能不让人也静下来听一听雨的声音。他说:“那些小物件、小生活,一直都比我更为重要,也因为他们,我还算是个有味的人。”汪涵开启了他的感官潜能,用心体验这世间的物,他活出个人味儿来了。

走出去才能真正体验人生(才能不枉活这一生)(4)

有位哲人说:人“闲”桂花香。

深以为然。

这里的闲不是清闲,而是指去掉浮躁 ,静下心来体会的意思。做一个“闲”人,清净自己的灵魂,不被情感左右、不被欲望控制,方能在“闲”中启动自己各方面的感官,去体会那个中的美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灿烂千阳》一书有段描写父亲扎里勒给私生女玛利亚姆讲述一部特殊电影的场景。电影讲的是一个制作玩具的人的故事,他年纪大了,又没有孩子,感到很孤单,非常想要一个孩子。所以他刻了一个木偶,是个男孩,它奇迹般地获得了生命,后来老人和他的木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冒险,有个地方叫快乐岛,坏男孩到岛上会变成驴子。最后木偶和他的父亲,甚至还被一条鲸鱼吞到肚子里去了…女儿听得津津有味。这段老人冒险的经历也让我心潮彭拜,真的很想像老人一样经历冒险的奇幻人生,让我的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承载丰富的体验,以后有很多很多故事说给我那爱听故事的女儿听。

走出去才能真正体验人生(才能不枉活这一生)(5)

所幸的是,我们不是《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癌症患者,我们还有时间,尚可以把时间、金钱和精力放在生活的体验上。有人说:“船停在港湾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只有一直向前,才能不负过往。”细细品来,这句话说得真好,多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看电影、读书、旅行,赴一场不一样的人生盛会吧。唯有这般,在生命的尽头我们才更有底气说:不枉此生!

走出去才能真正体验人生(才能不枉活这一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