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征文和女儿一起读海底两万里)(1)

这个假期,我们取消了旅行的计划,取消了课外兴趣班,也取消了很多没必要的外出和聚会。女儿开始在书房搜寻,找出了很多买回来很久却未曾看过的经典名著,然后睁大眼睛一脸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你也放假,你应该和我一起读书!”是啊,能和孩子一起放假,是一件幸运的事;和孩子一起“蜗”在温暖的家里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于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为我和女儿打开了假期极好的模式。女儿说,她喜欢这个“两万里”,虽然人在家里,心却可以随书本一起,去往远方。

小学生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征文和女儿一起读海底两万里)(2)

01 打开另一个世界

阅读的意义首先在于,为我们打开另一个世界,让我们看到不曾见过的风景。漂亮的刀片海藻、大囊海藻,在身体表层的细孔中分泌出粘液;被称为海底飞燕的锥角飞鱼,在黑夜中磷光闪闪;月形水母,撑着乳白色或玫红色的伞漫步,半球形水母则在黑暗中提着“灯笼”。这些只能在海洋公园见到一二的神秘生命,却是《海底两万里》里最平凡普通的惊喜。我们跟随有着卓越能力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前往海底森林打猎,在这片罕见的大森林里,树枝一律笔直向上,高大灌木丛中是如花朵般的珊瑚。我们和有着超群智慧的尼摩船长一起,在生长着上百万只珍珠贝的水域,发现了椰子那么大能自由转动的珍珠,清澈透明、光泽完美,真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小学生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征文和女儿一起读海底两万里)(3)

我们抛开地图的限制,随书中的团队,发现了前往地中海的秘密通道——阿拉伯海底隧道,它就在苏伊士下面,不必穿过运河也不必绕好望角。我们在海底两万里,看到了沉没的大陆——海底火山旁,是废弃崩溃的城市,屋顶坍塌、石柱倾倒,也许远古传说和神话中的古城,确实是存在的。还有,在南极冰山下面,给人惊喜也让人深感死亡威胁的“水晶宫”,着实让女儿和我又喜又惊!女儿问,书中的景象我们能见到吗?我说,跟随书本,今天就见到了啊!这也让我陷入思考:我们的人生受时空局限,很多遗憾唯有阅读可以弥补。平凡普通的我们,受空间限制,不可能前往南极,更没有机会去南极冰山之下的海底冒险,却可以从文字中了解、想象出那个未知、未见的世界。短短人生几十年,我们同样受时间限制,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穿越到未来,然而却可以通过历史书籍了解以前的世界,还可以随科幻作品畅想未来的模样。

02 崇尚、向往科学

书中景象让人着迷的同时,女儿还不忘开启她“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

妈妈,南回归线、南极圈是什么啊?这个数字为什么不是一个整数呢?地球仪上这些线都表示什么呢?妈妈,海底为什么会有压力?这个压力是怎么测量的呢,书里的描述,它应该可以计算出来吗?妈妈,密度是什么?是水的粘稠吗?书里面说海水密度大,各个海域的密度也不同,对吗?妈妈,人需要吸入氧气,却呼出二氧化碳,对吧?在南极冰层下,被困的潜水艇就要解决氧气的问题。是啊,文学和阅读的功能和意义,绝不限于文学和阅读本身。就像如今读的这一本《海底两万里》,让女儿开始崇尚、向往科学。

小学生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征文和女儿一起读海底两万里)(4)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读《三体》和刘慈欣其他作品时的感受。三颗恒星、一颗行星的星系,没有规律地运行:有时天上有三个“太阳”,炙烤着大地;有时是一个“太阳”,却寒冷无比;有时没有“太阳”,如同极夜;有时太阳不落,却遥远得像星星。还有可以遗传记忆的硅基人类,随时“脱水”的生存能力,以及借助恒星能量的星际跳跃等等,都是令人崇拜的想象力。而科幻作品并不是幻想,这样的想象力中,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诸多科学的基本原理,这就更让人心生崇敬——科学,实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伟大力量和神奇之处,甚至回想,如果当初选择理科专业,会不会成为一个很酷的人呢。如今女儿问了“十万个为什么”,我虽记得其中基本的知识和原理,却只想微笑告诉她:宝贝,等你上了中学,会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到时候,你就明白了。我深知,比这些知识更宝贵的,是孩子对科学的崇尚和向往。终有一天,她会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小学生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征文和女儿一起读海底两万里)(5)

03学会勇敢和仁爱

读完整本书,女儿问:“妈妈,你觉得尼摩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觉得他很勇敢,而且,虽然心中有仇恨,却也没有完全丢掉仁爱。”的确,我同意女儿的观点。书中的尼摩船长,是智慧超群的超级科学家,凭借出色的见识和能力,在世界各地的深海中冒险,非常勇敢。他虽然仇恨地球上的部分人类,甚至击沉他们的战舰,却也没有完全丢掉仁慈和爱——他救了遇险的采珠人,为自己船员的牺牲流泪,打捞沉船上的金银财宝去救济受压迫、受奴役的穷苦人。和作者一样,我和女儿认为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而尼摩船长同样令人崇拜、敬佩。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我们唯有满怀勇气。更何况,世界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风景,又常常在那又偏远又危险的地方,唯有有勇气的人才能到达。而仁爱之心,则让我们周围的世界有了该有的温度,让我们的脸上有了微笑和眼泪,让我们的内心有了更多阳光和色彩。

小学生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征文和女儿一起读海底两万里)(6)

培根说,读书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而我想,《海底两万里》中的勇敢和仁爱,一定可以做孩子思想殿堂最坚实的基石。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不久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张照片:地铁上,左边的妈妈和孩子在读书,右边的妈妈和孩子在玩手机,坐在一排座位上,却有着不同的教育和生活理念。

小学生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征文和女儿一起读海底两万里)(7)

我想右边的那一位妈妈一定不知道,阅读的魅力在于,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作品中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吸引,就在自己的血液里,默默地吸收了这些积极向上的能量。

而阅读对于成长的意义,则在于引导孩子,在认识更广阔世界的同时,做一个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的人,做一个能够静得下心、放得开眼界的人,从而形成美好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

-END-

董娜,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学语文教师,呼和浩特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资源库供稿人,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国家级期刊,在“我的中国梦”、“龙门杯”等全国中小学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写作指导奖、优秀辅导老师奖。

责编 |邓茜

实习编辑 | 宋佳妮

版权声明

本文系“读者·新语文”独家稿件。

可发布于“读者·新语文”旗下各大媒体平台,版权及解释权归“读者·新语文”所有。

个人或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原创稿件凡经“读者·新语文”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予信息网络传播权,“读者·新语文”将有权在系列媒体平台上使用,本平台所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