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我们春节期间恰好在东北,就着实地体会到了这种寒冷。人如果不戴帽子在户外不消几分钟,就会有耳朵只要一碰就会掉下来的感觉。戴口罩呼出去的气会在眼镜镜片上冻成冰,真的让人寸步难行。当然,呼出去的气体还会有可能落在你的睫毛上,让你体会一下睫毛被冻住的感觉!就像下面这个动物保护博主这样。

雪碧瓶胀气后怎么打开(雪碧罐会被冻得胀裂)(1)

在大年初一,我们还遇见了一件更为有趣的事,那一天的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24度。当天晚上,我们都听到“嘣”的一声,但不知道是什么声响,第二天早上起来时,才发现原来是听装的饮料瓶给冻得炸裂开了。

可是,大家如果仔细想想这个事情,感觉哪里不对劲了呢?我们通常不都是说热胀冷缩吗?那这个瓶子怎么会被冻得胀开呢?

显然,这和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了。那么,要么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不准确,要么是我们之前一直信以为真的那个说法不准确?我们眼镜都贴上去了又看了看,感觉应该不会是看错吧?!

雪碧瓶胀气后怎么打开(雪碧罐会被冻得胀裂)(2)

那让我们回到我们嘴里常说的那句“热胀冷缩”的俗语吧,这句话不对吗?是的,不对。我们身边的很多俗语,是我们的先人在过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归纳的一些东西,但由于受有限的观察对象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未必就恰好是永恒的真理,而很可能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此而已。

热胀冷缩这个自然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它确实是对的。但是在自然界里,有少数物质的脾气就非同寻常,它们不是热胀冷缩的,而是冷胀热缩的。拿我们最熟悉的水来举例,在大多数温度范围内,它也遵守着热胀冷缩的规律,然而,温度在4摄氏度以下的水就会变个“脾气”了,0摄氏度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大约要增大1/10,那么重量不变体积变大,就会密度就小,也就会漂浮在水面上了。有孩子可能会好奇这是为啥,这背后的知识就得依靠将来学的化学这一学科来解答了。

从这件有趣的小事上,我们能获得两点的启发。一个是,我们需要对我们常说常用的一些俗语或所谓常识,始终要保持一点必要的科学的质疑精神。这可以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做出合理的判断。另一个就是,保持开放的重要性。国家疫情后的放开,使得国内和国外的人员得以在大的地理范围内流动与互动,这就促进了体验、想法与知识的交流与碰撞。否则,水的这个特殊的“脾气”,对江南地区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只是一行书上的文字而已,而不会成为一段美好且有趣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