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孝顺父母(民间故事家有病重老爹)(1)

现代社会,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养儿防老。

大部分人的想法就是,当老了或是病了的时候,身边能有儿孙绕膝,还有孝顺的子女在身边。

但是社会上也有很多不孝子女,他们对照顾年老或是重病的父母,不屑一顾,甚至怕麻烦。

京城的崇文门外有条街道叫做花儿市大街。这条街上的百姓都是以制作通草花为生。

通草花,就是用通草(通脱木)制作的花。而通草为五加科植物灌木,多分布于闽、台、桂、湘、鄂、滇、黔等省。

这条街上有个姑娘和病重的爹一起生活,两个人也是以制花为生。

老父亲的病一直不好,已经瘫在床上很久了。姑娘很是孝顺,照顾起来也是废寝忘食。

每天姑娘找时间跟爹说说话,安慰一下爹,告诉爹,别着急,病总会好的。可是,躲开爹的时候,她还是很担心爹的病情。

一次,邻居的大妈正好召集附近的妇女们去附近的丫髻[jì]山上香拜佛。

此丫髻山应该就是今天北京平谷区的那个丫髻山风景区。

姑娘对进香这件事也是好奇,她就问大妈:“进香能治我爹的病吗?”

大妈严肃地说:“只要诚心祈祷,肯定能灵,就跟响一声那么快的。”

女孩又问:“那从这里到那座山,有多远啊?”

大妈琢磨儿了一下:“应该有一百多里路。”

“那一里地有多少步啊?”

“应该有二百五十步吧。”

听大妈这样说,姑娘就深深记下了。

隔天开始,姑娘每天伺候父亲睡下了,就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她点燃了一炷香,算好每天的步数,绕着院子磕头,为自己的父亲祈祷病好。

心里还默念因为父亲重病,无人照顾,不能亲自去山上进香祈祷。

这样的行为,姑娘坚持了半个多月。

我们再来看看丫髻山,这个山上供奉着碧霞元君。凡是王公大臣们,每年的四月份,都来进香。以鸡叫时就上殿进香的为头香。头香必须等待大富贵人家来进,普通百姓都不敢抢先。

当时有个太监张某,掐着这个时辰,想进了这头柱香,谁知他刚打开殿门,看见里面已经烧着一炷香了,香烟袅袅。

张某很是生气啊,怒斥庙主。庙主赶紧解释:“这殿门一直没开,我也不知道这香怎么出来的?”

张某觉得在这个严肃的地方说太厉害的话也不好:“那就下不为例,明天再来上头柱香,你帮我留着,不要让任何人先进来。”

庙主赶紧频频点头答应着。

第二天,刚刚四更天,张某就到了。四更天就是凌晨1点到3点。

进到殿中,看见香已经点着了。有个女人伏在地上正在礼拜。听见人声,那女人就忽然不见了。

张某就琢磨,这肯定不是鬼怪啊,鬼怪也不敢在这神灵面前想什么,这肯定是另有原因。

进香后,张某坐在山门外,聚集了一批香客,说了自己看见的,并详细叙述了女子的仪容和服饰。

一位老太太听了很久,跟张某说:“先生看到的可能是我的一个邻居女孩。”接着把女孩孝顺事迹说了一遍。

张某了叹口气:“这就是孝女啊,她的这个孝心是跟神灵通上了。”

进过香后,张某让老太太带着自己去了女孩的家。

张某不仅赠了很多礼物,还把女孩认为义女。在张某的照顾下,家里的条件也好了,女孩爹的病也慢慢好了。

后来,女孩嫁给了大兴姓张的一个富商。

莫泊桑说:“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父母的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悄无声息又无微不至的,希望我们对父母的爱也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跟我们活着一样自然。

故事来自清代 袁枚《子不语》之《孝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