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法自行车赛是知名的年度多阶段公路自行车运动赛事,主要在法国举办,但也经常出入周边国家(如英国、比利时,还有比邻的西班牙比利牛斯山中)。

自从1903年开始以来,每年于夏季举行,每次赛期23天,共21个赛段,平均赛程超过3500公里(约2200英里)。完整赛程每年不一,但大都环绕法国一周。近年来,比赛结束前总是会穿越巴黎市中心的香榭丽舍大道,并且经过埃菲尔铁塔。比赛全程分成许多段,从一个城镇到下一个,每一段分别计时排名。所有段成绩累计起来决定每一位赛手的总成绩。冠军为各段时间累计最少者。在每日赛事结束时,领先者将可穿上黄色领骑衫,最佳冲刺者将被赠与一件绿色车衣,山间赛事中最佳骑士将会得到一件波尔卡点运动衣,其有时被称作山颠之王。

环法自行车比赛中文解说(环法自行车赛)(1)

赛事规则

淘汰规则:在比赛中,如果选手落后于主车群太远,那么他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根据比赛各赛段的平坦程度和当天速度,环法比赛的规则手册上清楚地写明了淘汰的标准。如果选手在平地上比赛时速度低于34公里/小时,那么淘汰的速度点就是第一名选手所需时间的4%。如果比赛的速度为48公里/小时,那么淘汰的系数就会上升为赛段第一名选手时间的12%;而在高山赛段,淘汰系数上升为18%,个人计时赛上,都是统一的25%的淘汰系数。在某些赛段上,尤其是在高山赛段,如果有一半的选手面临着淘汰,主办方将会依据本规则而行事。

事故处理:如果选手在一个赛段的最后3千米中出现撞车、车胎爆裂或者机械故障,那么出事故者的比赛成绩将按照出事故时和他并肩的选手的成绩计算。如果出事故者未能完成当赛段比赛,他将被判做这个路段的最后一名。特殊情况下,比赛监督将会听取申诉。

安全守则:必须配戴头盔,即使是在山地赛段,违反规定意味着罚款。

不能借助外力参赛:参赛的自行车选手不得借助随队的摩托车或是拉着汽车车窗而前进。尽管如此,赛事的组织者对于那些受伤选手挂靠车队汽车前进的做法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禁止滑稽行为:环法赛事组委会保留了一项权利,他们可以开除损害比赛、组委会或是自行车运动形象的运动员或者车队。

禁止裸体骑行:除了禁止裸骑之外,有诸如类似违反法国法律,破坏环法赛事传统道德规范,行为不检或者其他不适当行为者,以及在出入关时走私等等行为都有可能被赛事组委会开除。

常见战术:像许多其他公路大赛一样,环法自行车赛是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优秀选手之间的较量。一个车队的经理或指导在选拔队员的时候,就明确个人的分工:每个队往往有一个有可能拿成绩的领骑(leader),剩下的是勤务(domestique)兼护航。勤务一般是没有可能拿重要赛段或全赛程名次的,而主要是为领骑服务,比如从服务车取水或食物。大部分时间,他们为领骑开路。

公路自行车赛中,赛手们在巡航时往往彼此贴得很近,形成一个主车团(peloton), 以期利用前面赛手形成的风拽(drafting,又译弹弓效应)来减少阻力及保持体力。大家自觉地交替领队。有望夺魁的车队们往往通过领队来控制车团的速度,从而淘汰弱队。而领队的车队中打头的又都是勤务。

有时,有些车队或赛手决定出击(attack):突然加速,一下子拉开和车团的距离(breakaway)。如果他们的劲敌不想被拉开,那么会派一两个勤务或加速带动整个车团跟上(chase),或单队带着领骑贴上出击者。到了一程最后,所有勤务可能都已经筋疲力竭,这时领骑才冲出阵营做最后的冲刺。这种团队配合,在山地赛段中效果最为显著。

比赛中,赛手通过别在身上的微型步话机和坐在服务车中的车队指导协调联系。服务车中还有电脑和定位系统等,提供一系列实时的比赛信息。

环法自行车比赛中文解说(环法自行车赛)(2)

环法自行车赛为多日赛,即进行多天的比赛,一般是每年7月初开始,7月底结束,每天进行一个赛段,共进行21个赛段,中间有两天休息,总赛程为3200公里左右。

赛段中按比赛形式分个人计时赛和大组赛,按比赛道路分平地赛段和山地赛段,海拔最高可达2200米。起点每年不同,大多在北方的城市,有时也在邻近的国家,围绕法国一圈后,到达终点巴黎。

因为环法自行车赛的名气,沿途的城镇都愿意成为赛段的起始站。而大赛的前奏赛(一般是第一个计时赛,不是每年都有)和第一赛段又是特别风光,因为两场比赛一般都从同一个城镇出发。大赛的前数个赛段常常穿过周围的其他国家。2007年环法自行车赛总指导Christian Prudhomme说到,“总得来说,每五年里,我们安排大赛有两年从法国出发,三年从法国以外出发。”

成为一个赛段的起始站会给当地带来游客和生意,为此,入选的城镇要向大赛的主办单位缴付有关费用。据报道,2008年,有些赛段起始城市要付41,000美元,终止城市73,000美元。

环法自行车比赛中文解说(环法自行车赛)(3)

赛事奖励

骑行衫

黄色领骑衫-总成绩领先者:环法自行车赛的先驱者《队报》的版面就是以黄色作为主色调,他的母公司组织着环法比赛,不过,让总成绩领先的车手穿黄色领骑衫主意是在1919年首次提出来的。法国人克里斯是首先穿黄色领骑衫的选手,当时观众们在公路两旁注视着长长的比赛队伍,结果,身穿黄衫的克里斯很容易就被认出。

如果两名选手的积分并列,那么他们之间的排位将由个人计时赛所用的时间决定,用时较少者排名靠前。

除个人计时赛以外,选手们在各赛段的比赛中,都会得到奖励时间。每个赛段比赛的前三甲将分别得到20秒,12秒和8秒的奖励。

在每个赛段的比赛中(包括个人计时赛),还会奖给率先到达比赛中段冲刺点的前三名选手一些时间奖励,前三名会分别得到6秒,4秒和2秒。

同时,对于各赛段比赛中段冲刺点的前三名,他们还会分别获得6分,4分和2分的加分。

绿色骑行衫-冲刺积分领先者:绿色领骑衫代表了选手在比赛中的冲刺点的积分,冲刺点的积分越多,获得的奖励积分就越高。

平地赛段:率先到达终点的25位选手将分别获得35、30、26、24、22、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和1分。

中等山地赛段:率先到达终点的20位选手将分别获得25、22、20、18、16、15、14、13、12、11、10、9、8、7、6、5、4、3、2和1分。

山地赛段:率先到达终点的15位选手将分别获得20、17、15、13、12、10、9、8、7、6、5、4、3、2和1分。

计时赛段:率先到达终点的10位选手将分别获得15、12、10、8、6、5、4、3、2和1分。

积分相同的情况下,绿衫的归属要先看哪位车手赢得的站数更多,然后再看哪位车手在中段冲刺点获胜的次数更多,最后要看选手在总积分榜当中的排名。

波尔卡红白斑点衫-山地之王:环法赛事爬坡成绩最佳者是依据选手在山地赛段累积的得分计算的,具体分类如下:

山路赛段最高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10名选手将分别获得20、18、16、14、12、10、8、7、6和5分。

山路赛段一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8名选手将分别获得15、13、11、9、8、7、6和5分。

山路赛段二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6名选手将分别获得10、9、8、7、6和5分。

山路赛段三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4名选手将分别获得4、3、2、1分。

山路赛段四级:最先到达顶点的前3名选手将分别获得3、2、1分。

如果在各赛段最后一个爬坡路段上获得上述成绩,选手们所获得的奖励分将加倍。(只限于在山路赛段最高级、一级和二级)

为了避免两个选手并列,在最高级别赛段上获胜的选手将穿红白斑点衫,然后再看在一级路段上哪位选手获胜,以此类推。

白色骑行衫-25岁以下成绩最好的车手:在2006年的环法自行车赛中,白色领骑衫的穿者限于出生在1981年1月1日后的年轻选手。

其他积分榜

战斗精神奖(感动奖):赛事委员会会在每个赛段结束后都评出最令人激动的选手。

整个车队排名:在每个赛段,排在车队前3名选手的时间总和将算作车队的成绩。

奖金

从一开始,环法自行车赛都颁发奖金。1903年第一届的总奖金是20,000法郎,自此后每年都有增长,2008年达到320万欧元(约500多万美元)。除总决赛外,每一赛段和每一排名都有赛奖和嘉奖(bonus)。每一参赛队伍也有一小笔出场费。

时至今日,世界自行车中的顶级运动员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赞助。一个由UCI认证的专业自行车运动员的起薪是36,000美元。相比之下,英超球员的平均基本工资是100多万美元,NBA是500多万美元。传统上,大赛冠军把比赛的奖金分给队友,因为自己已经有广告收入了。

环法自行车比赛中文解说(环法自行车赛)(4)

赛事起源

环法自行车赛的创办和法国历史上有名的“德雷福斯事件”有关。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是一个犹太裔的法国军官,在1894年被诬叛国入狱。虽然1896年真相大白,法国政府却不肯与之平反。事件公开后,法国社会不得不正视自己反犹太主义的传统,并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争论。进步派先锋人物,埃米尔·左拉,曾因为仗义执言而不得不远遁英国避难。

在这场争论中,一些反犹的报人和广告商不满当时法国最大的体育报纸Le Vélo的立场,决定另办一家杂志拆台。这一新杂志,L'Auto,是当今法国《队报》(L'Équipe)的前身。

而第一场环法自行车赛就是L'Auto为了推销和竞争,于1903年1月29日拟定的。最早设想的是一个5星期的比赛(从5月31日到7月5日),结果只有15人报名。L'Auto的编辑德格朗日(Desgrange)于是把赛程改为19天,并给参赛者予以补贴。最后有60人报名,其中有一些形形色色的业余人物,包括街头潦倒之辈和楞头青。

1903年的7月1日,第一届环法自行车赛开幕,最终毛瑞斯·盖利(MauriceGarin)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环法赛的总冠军。盖利是在第六赛段开始领先的,经过2397公里的鏖战他第一个到达了设在巴黎市内的王子公园的终点。他的成绩比第二名的选手博希尔(Pothier)要快3小时。

早期环法自行车赛只有6个赛段,每段平均400公里,有时一段得骑到半夜。这一近乎残酷的赛法把公众一下子吸引住了。报纸也因此得益,1903年的日发行量从赛前的25,000一下子增长到65,000,1908年到了25万,在1923年环法自行车赛期间高达50万。最高纪录是在1933年的环法自行车赛时,日发行量据说至854,000。

两次世界大战都曾中断过环法自行车赛(1915-1918,1940-1946)。1939年的比赛也没有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选手参赛。现代环法自行车赛是由Société du Tour de France主办。这是一个属于Amaury Sport Organisation(ASO)的分部。而ASO又属于一个大的媒体集团,旗下包括《队报》。

环法自行车比赛中文解说(环法自行车赛)(5)

影响扩大

从1947年简·罗比克(Jean Robic)的获胜到1959年巴哈蒙特斯(Bahamontes)的夺冠,环法赛的影响不断扩大。环法赛的冠军如1948年的基诺·巴特利(Gino Bartali),在1949年和1951年两次夺冠的冯斯托·科比(Fausto Coppi),法国选手卢森·罗伯特(Louison Bobet)在战后这些年里经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卢森·罗伯特至今仍为众人称道的是他在1953年的比赛中爬坡赛中得精彩表现。

在这期间最闪亮的明星莫过于雅克·恩奎蒂尔(Jacques Anquetil)埃迪·墨克斯(Eddy Merckx),伯纳德·黑诺特(Bernard Hinault)三人了。

法国人雅克·恩奎蒂尔在1961年到1964年四次获得环法赛冠军,成为这一时期最早显露霸主之势的车手。而博利多尔(Poulidor)屡次获得亚军但顽强奋战的精神至今仍然铭刻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比利时的埃迪·墨克斯是继恩奎蒂尔之后的又一名超级明星。他曾经五次获得环法赛桂冠,其中1969年到1972年他更是一口气拿下四届环法冠军。这位比利时车手即使没有成为环法自行车赛历史上最出色的运动员,但是他仍然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墨克斯王朝结束之后横空出世的便是法国选手伯纳德·黑诺特。他1978年在环法赛中取得了第一个环法冠军之后,又夺得过四次该项大赛的冠军。

相继称霸

在1978年和1979年两次蝉联环法冠军之后,黑诺特又在1981年,1982年和1985年三次称霸环法。在80年代前期和中期他的主要对手是曾获1982年和1983年环法冠军的劳伦特·费格农(Laurent Fignon)还有美国选手格雷格·莱蒙德(Greg Lemond)。

这三名运动员一直并肩站在这一项目的最前面,共同分享着胜利和荣誉。最精彩的胜利应该属1989年格雷格·莱蒙德的胜利了。那一次他只领先他的对手劳伦特·费格农8秒钟的时间。

崭新的时代

格雷格·莱蒙德的胜利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运动员们的赛车有了新的设计,目的是要提高速度。

没有人能比迈格尔·安杜兰(Miguel Indurain)更能证明自行车运动的不断发展了。这位西班牙选手在环法赛历史上创造了连续五次夺冠的纪录,把夺冠纪录的极限又向前推动了一步。随后出现的里斯(Riis),乌尔里奇(Ullrich)和潘塔尼(Pantani)的出现把环法自行车赛推向了无极限。

阴影与危机

与此同时许多成绩也因为违禁药物的出现而蒙上阴影。到了1998年历史悠久的环法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999年,兰斯阿姆斯特朗(Lance Edward Armstrong)的胜利,使这一著名赛事又焕发新的光芒。兰斯阿姆斯特朗又连续在1999-2005年这七年的时间里夺得环法总冠军。但是危机再次降临,环法冠军兰蒂斯2006年因药检阳性而被剥夺环法个人总冠军;阿姆斯特朗2012年被查出竞赛期间使用违禁药物类醇药物,被剥夺环法的一切荣誉,成为环法史上最大的丑闻。

环法自行车比赛中文解说(环法自行车赛)(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