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历史功过(刘邦起于布衣终于帝王)(1)

起于布衣,终于帝王,因善于用人成就一代霸业,他就是刘邦,从亭长到帝王的传奇。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英雄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始皇帝梦想千秋万世的帝国在起义的浪潮中土崩瓦解,秦王赢子婴被项羽所杀,秦朝的国祚仅仅延续了十五年,在反秦的起义浪潮中,有一个并不起眼的地痞流氓最终脱颖而出,再一次完成了中原大地的统一,成就一代王霸之业。

他建立的朝代共享国祚210年,直到今天,我们民族的名字还以他的国号命名。他就是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地痞流氓到开国皇帝,他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谋不如张良,却最终能依靠识人用人成就一代霸业,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传奇?

历史上凡是关于帝王的身世都有一定的传奇性,刘邦的身世就很不一般,他是天神的儿子,《史记》中说有一次刘邦的母亲在大湖边睡着,梦中与神灵交合,当时的天空变得晦暗,雷雨交加,刘邦的老爹刘老太公出于担心外出寻找老婆,在大湖边看到有一条蛟龙蟠在自己老婆身上,刘媪怀孕生下了刘邦,刘邦奇人必有异象,他的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至于是真是假,暂且不论,总之,刘邦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不是个普通人。

刘邦在家里排行老三,刘老太公给他取名为刘季,意为刘家老三,刘邦是他后面改的名字,意为定国安邦。刘邦在沛县的时候,没有多大本事,当着一个泗水亭长的小官,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派出所所长,他的老爹刘老太公总是数落他,每天不知道好好干农活替家里分担劳力,只知道喝酒闹事和结交酒肉朋友。刘邦每次听到这话也不恼,只是说总有一天自己会有出息,到时候让他老人家看看。

刘邦的历史功过(刘邦起于布衣终于帝王)(2)

刘邦在沛县的确算是地痞流氓,每日喝酒闹事不假,结交酒肉朋友不假,可是他结交的朋友都是当地的英雄豪杰,后来他能得天下完全仰仗这些人的辅佐,这些人中有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等,在沛县的时候,刘邦就是靠喝酒积累了自己最初的人脉,其实也可以说他一生最强的人脉就是在这个时候积累的,刘邦喜欢喝酒,常常到武负、王媪的酒肆赊酒喝。好几次,武负和王媪都看到刘邦醉卧时他的身上常常有龙盘旋。刘邦每次留在酒肆里喝酒,买酒的人就会增加,那天售出去的酒是平常的好几倍。因为这两个原因,到了年终,这两家酒店往往就免除刘邦的欠帐。

刘邦就这样一直喝酒喝到了46岁,46岁那年,刘邦奉命押解乡民去骊山服徭役,可是一路上不断有人逃跑,刘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芒砀山的时候,服徭役的人已经跑得不够数了,秦朝法律严苛,如果误期或人数不够,那所有人都要被连坐杀头的,刘邦这个时候心一横,想着就算到了骊山也是一死,还不如就地落草为寇,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邦开始了自己的称霸之路,跟他一起在芒砀山落草的兄弟最后都是汉帝国的开国功臣,也是汉初的精英集团。

就这样刘邦一直在芒砀山里窝了一段时间,短暂的避开了风头,山里没吃没喝,全靠他的贤内助吕雉送来食物,一帮人才没有被饿死,刘邦也不是窝在山里没事干,他在心里酝酿着一件大事,只是那个时候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只能等待。

刘邦并没有等很久,次年,陈胜吴广带头的大泽乡起义爆发,刘邦出山攻取沛县,然后拉起反秦大旗,在反秦的路上,他遇见了自己一生最大的死敌,那个人就是项羽,不过在当时,他们是战友,刘邦算是投靠了项羽,是项羽的属下,楚怀王与众将约定,谁先攻入函谷关谁就是关中王,也许老天真的一直在帮助刘邦,刘邦在与秦军的交战中没有费太大力气,就进入了函谷关,秦王嬴子婴投降,当时秦军在集中精力准备一举消灭项羽,项羽的叔叔项梁在此前已经兵败被杀,秦军的主力部队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不过真的可能是天要亡秦,项羽就是秦朝的命中克星,正应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言,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一举击溃秦朝最后的力量,直接把秦朝送进了地狱。

刘邦的历史功过(刘邦起于布衣终于帝王)(3)

之后项羽带兵进入了函谷关,焚毁了秦朝的都城,杀死了秦王嬴子婴,秦朝从此永远成为了历史。但是首先进入函谷关的人是刘邦,项羽对此很不满,于是在鸿门请刘邦吃了一顿饭,这顿饭差点让刘邦去了地狱,还好刘邦善于拉关系,紧急时刻笼络了项伯,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除了项伯以外,还有一个人在这场杀机四伏的宴会上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人就是樊哙,后来的舞阳侯,樊哙是沛县杀狗卖肉的屠夫,刘邦的忠实战友,当年刘邦还在沛县当亭长耍无赖的时候,樊哙就对刘邦毕恭毕敬唯命是从,在鸿门宴上,樊哙直接是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他的气势把豪气干云的项羽都吓了一跳,在项伯,樊哙和张良的保护下,刘邦借着上厕所的机会溜之大吉。

项羽焚了阿房宫杀了嬴子婴以后便撤军回了老家彭城,重新分封了天下诸侯,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为了表示臣服,也为了表示自己绝无二心,刘邦在去封地的路上烧毁了沿途的栈道,以示再也无意东出,天下看上去是太平了,可越是平静的水面越是暗流汹涌,齐国贵族后裔田荣因不满项羽的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刘邦乘机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重返关中,很快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羽,使他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

项羽于是很放心的带兵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公元前205年,刘邦乘项羽深陷于齐国,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56万一举攻占西楚都城彭城。短暂的胜利使刘邦失去了理智,他天天与诸侯们喝酒庆祝。项羽听说自己的大本营被刘邦攻破,急率轻骑兵3万回袭彭城,刘邦联军没有防备,死伤数十万,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瓦解。刘邦率部退到荥阳,一路收集败兵,并派韩信、灌婴等在京索之战中击败了楚国追兵,得以喘息,稳住了阵脚,然后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

公元前205年冬,项羽发动反攻,围困荥阳,形势十分危急。刘邦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没有了范增的项羽就像没有了牙齿的老虎,离死亡不远了。公元前202年1月,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在垓下一战重创楚军。楚军久战疲劳后军迎战不利,汉军将楚后军与项羽前军骑士分割两半,韩信再指挥全军反击,楚军大败,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后楚军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

楚军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只身率800人突围至乌江,到乌江岸边的时候,项羽身边只剩下28骑,乌江亭长劝项羽乘船过江,逃到江东重振霸业,项羽知道天数已尽,他也不愿意做俘虏屈辱至死,最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刘邦的历史功过(刘邦起于布衣终于帝王)(4)

刘邦终于胜利了,他打败了一生中最可怕的对手,统一了天下,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实现了当年看到秦始皇巡游时自己说的那句“大丈夫当如是”的豪言壮语,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帝。

刘邦最初定都洛阳,后根据戍卒娄敬的建议,定都咸阳以东的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开基肇始,史称西汉。刘邦称帝坐稳江山后开始大杀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开国功臣先后被废杀,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兄弟卢绾吓得不行,最后无奈逃入了匈奴,汉朝的异姓诸侯王没有一个得到善终,这是刘邦最被后人诟病的地方,滥杀功臣,甚至他还猜忌萧何和樊哙,逼得萧何往自己身上泼脏水避祸,他逝前还打算杀了忠直的樊哙,因樊哙同是吕氏之婿,刘邦担心樊哙日后会帮助吕氏作乱。

后因陈平的保护以及刘邦的驾崩,樊哙才躲过一劫。可能帝王之心最重猜疑吧,除了自己以外,对谁也不放心,公元前195年,刘邦杀白马为盟,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之盟”。刘邦在打败了所有的敌人,杀完了所有有威胁的功臣后,带着一生的荣辱兴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他弥留之际,吕后问他:“ 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有气无力地说:“以后的事你也不会知道了。”

刘邦的历史功过(刘邦起于布衣终于帝王)(5)

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评价刘邦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