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电影,聊聊生活。

韩寒在介绍自己的电影《四海》时提到,随着电动化时代的到来,希望通过电影将内燃机的轰鸣声记录下来,以后可能会听不到了。

世界那么大后来怎样了(四海再过些年)(1)

其实,何止会遗忘内燃机的轰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电动化的取代,我们遗忘的,大概是这个真实的世界。

你有多久没好好看过花花草草和大树

我们的目光,80%的甚至更高比例的时间,都在电子产品上,手机也好,电脑也好,都占用了我们大量的目光聚焦时间。小区里的花什么时候被种下,什么时候生出了幼苗,什么时候长出了茎,什么时候生出了叶,什么时候开了花,几乎一无所知。

形容一下什么是绿色?你首先想到的怕是翡翠绿,因为电子产品经常使用这样的色调,来增加本身的美感。

世界那么大后来怎样了(四海再过些年)(2)

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感知越来越迟钝,甚至会逐渐丧失,我们所获得的所有自然描述,都来自电子产品给我们的固有概念,想象力随之匮乏。有人说,现代人们的想象力是越来越丰富了,你看看人们的创造。是的,创造的更多的都是电子产品,这是一个循环。

朴素美学,不应该仅仅是韩寒的坚持

朴素美学的呈现在电影《爱情神话》中,呈现在《四海》中。浮躁的世界,从来不缺乏高雅和高尚。而快速呈现高雅和高尚的路径,就是高品质生活的打造,而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快速方法,就是缔造精致。这样的一个高雅循环,被消费主义层层包裹,裹挟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循环中从生到死,从有到无。

唐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唯迎笑于一时,惟雅俗之共赏。

世界那么大后来怎样了(四海再过些年)(3)

朴素美学的意义在于,将这个聒噪的高雅循环打破,剥开消费主义的裹挟,将一时的迎笑,带向雅俗共赏的世界。《四海》是这样一部电影,你看他是在讲江湖,而实际上是在讲我们。没有经历的人,是没有共情的。而非科班出身的韩寒,在讲故事方面,实在差强人意。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产生共情,是韩寒需要精进的学问。

人生里有无奈,有心酸,更有死亡

没有人的一生是毫无波澜的,如果有,那一定不是人,那是神。波澜的定义,不是惊涛骇浪,我们往往喜欢将波澜感受为惊涛骇浪,似乎只有这样,才配的上波澜。

你在道路上看到了一位美女,这位美女让你心神荡漾,但是你已经结婚生子了,这是波澜。在你平凡的生活中,你无数次想过逃离,这也是波澜。

世界那么大后来怎样了(四海再过些年)(4)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生,表面上看似乎波澜不惊,实际上早已经惊涛骇浪。这一生,没人没有遗憾。说出来的那些,是可以告诉别人的。更多的是从未说出来的,那些,才是真正的遗憾。充满了多少心酸,就有多少说不出来的人生故事。哪有人会把心底掏出来晾晒给众人看,傻子也会有所隐瞒,要不然,为什么思想和精神会错乱。

死亡,是终结吗?

哪有那么多不死不休的故事,有的只是平铺直叙的人生

人们喜欢听故事,更喜欢讲故事,似乎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必须有故事。每一个失败的背后,都必须有八卦。传播的快感,必须以故事为叙事方式。我们的人生,真的充满了故事吗?

。。。。。。

世界那么大后来怎样了(四海再过些年)(5)

看看,所有的故事,在没被真相之前,都充满了谈资。一旦抽丝剥茧,又充满了平凡和不甘。

韩寒在讲故事吗?好像讲了,又好像没讲。觉得讲了的,看的是自己。觉得没讲的,自己在被看。

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吧,感受一下那花,那草,那树,那人。

蚍蜉和蝼蚁,也应该有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