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元769年,41岁的白季庚终于娶上了媳妇,新媳妇陈氏只有十五岁。要是放到现在,老白就该到监狱里洞房花烛了。
41岁娶妻,算是晚婚的模范了。老白娶妻如此之晚,是因为他容颜丑陋,穷困潦倒吗?非也,非也,白季庚相貌堂堂,而且文武双全,还在朝廷做大官。另外老白平生只娶了这一个媳妇。
新媳妇陈氏和老白还有另外一层亲戚关系,她是白季庚的外甥女,白季庚是妻子的亲舅舅,老白的岳母是他的亲妹妹,怎样,这关系够不够乱。
当年齐襄公和妹妹文姜的爱情故事闹的是满城风雨。白季庚熟读史书,像这种皇家八卦花边新闻是不会不知道的。
齐襄公后来下场极惨,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白季庚吸取教训,含着泪看着妹妹嫁到陈家,等着她的女儿慢慢长大,刚到及笄之年,就迫不及待的娶回家里。
在这门惊世骇俗的婚事上,也足以证明了白季庚、他岳母妹妹一家强大的心里素质。尤其是老白的妻子陈氏,不知多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说她闲话。
陈氏也不是吃素的,面对种种并非空穴来风的讥笑,年轻的小媳妇那是相当的彪悍,骂的赢就骂,骂不赢就打,打不赢就寻死觅活,跳井、上吊、抹脖子,逼着丈夫舅舅替自己出头伸张正义。
没用多长时间,陈氏就把丈夫一家老小,以及左邻右舍都拿捏的服服帖帖。
白季庚成婚三年后的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喜得贵子。
这孩子天赋异禀,聪明绝伦,简直就是个天才儿童,其实想想也是,在这样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还没有被复杂的家庭关系逼疯,肯定是天才。本来天才和疯子之间就只有一步之遥。
又过了四年,年近半百的白季庚又有了第二个儿子。老白的命确实不错,这个儿子又是个天才。
白季庚欣喜之余,给两个天才儿子一个取名叫白居易,小儿子就叫白行简。
虽然白行简的知名度不如哥哥白居易,但他写过一篇名为《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的少儿不宜文章,声情并茂,历千年而弥新。
只可惜这篇文章的原件(敦煌藏书)被法国人抢走了,法国人如此放荡不羁,不知是不是被白行简的大作影响所致。
白行简固然有名,但比起他哥哥白居易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可能是近亲结婚的原因,白居易年纪轻轻的就口舌生疮,手上都是硬茧,而且头发全都白了。
白居易说这是自己刻苦学习造成的后遗症,可古代三更灯火五更鸡,比白居易读书刻苦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谁把自己弄得未老先衰,十几岁就顶着一脑袋白头发,当然喜羊羊除外。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偏偏就有个漂亮女孩儿,喜欢这个满腹经纶,满头白发的少年才子。
这个女孩儿名叫湘灵,比白居易还要小上4岁,她一见到这个满头白发的小哥哥就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当然白居易也喜欢湘灵,关键是这丫头长得太漂亮了。白居易曾经写诗称赞湘灵是“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见过夸人漂亮的,没见过夸的如此婉约的。
虽然后来白居易说自己少年时多么刻苦的读书,但情窦初开,他要是能静下心来读书才怪。
每天夜里,白居易静静的坐在书桌旁,他在听,听谁在悄悄敲打他的窗户。多年以后,白居易还对那段日子刻骨铭心,并作诗回忆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当时把狐狸文化发扬光大的蒲松龄先生还没有出生,所以这个半夜来敲白居易书房门的,除了湘灵,绝对不是狐仙,虽然小姑娘的美丽绝不在狐仙之下。
红袖添香夜读书说说罢了,能够坐怀不乱的有史以来也就柳下惠一人而已,白居易做不成柳下惠,他67岁时还要“三嫌老丑换蛾眉”(《白居易集·卷34》)呢,更何况血气方刚时。
不过少年时的白居易还不懂的“真正的爱情只相信眼泪”,竟然天真的向老娘陈氏提出要迎娶湘灵。
这一下就如同捅了马蜂窝,陈氏对白居易和湘灵的亲事坚决不同意。如此看来白家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因为子曾经曰过:“贫不择妻”。
如何解救陷入情网的儿子,陈氏绞尽脑汁。声明断绝母子关系不行;儿大不由娘,万一弄假成真了怎么办。不让儿子吃饭也不行,白居易都19岁了,虽然还没有考中科举,可毕竟从小就有神童之名,即使做不了官,可做个私塾先生还是绰绰有余。换句话说,白居易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养不养的起老娘不好说,可凭他的本事,养个不要彩礼的漂亮媳妇还不成问题。
如果是一般人,儿子如此坚持,父母大都妥协同意了,可陈氏岂非常人能比,她把天才儿子叫到膝前,感情真挚的循循善诱道:她之所以不同意这门亲事,主要还是白居易学业未成,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先立业,后成家。等白居易考中了进士再谈婚嫁也不迟。
30多岁的陈氏老太太话虽然说的有些胡搅蛮缠,可也并非全无道理。
到底姜是老的辣,白居易被老妈一开导,犹如醍醐灌顶,打消了心头的杂念,闭门只读圣贤书。
湘灵也善解人意,从此不再主动打扰刻苦攻读的白居易,每天晚上都会悄悄的来到书房窗外,却不肯把情郎哥哥叫出来花前月下。哪知这一等就是八年。
时间是爱情的腐蚀剂,虚伪的爱情架不住时间的检验,可是白居易和湘灵的爱情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贞元十四年(798),26岁的白居易进京赶考,他自负学富五车,断没有考不中的道理,一旦金榜题名,自己和湘灵的婚事就指日可期了。
欣喜之余,白居易欣然命笔,为心上人写下《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三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踌躇满志的白居易竟然落榜了。
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榜上无名的白居易把对湘灵的相思转化为读书的动力,在他29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
衣锦还乡的白居易回到老家,跟母亲见面后旧事重提,打算迎娶湘灵。
白居易是新科进士,而湘灵只是个村姑。陈氏嫌贫爱富,却又不便直接拒绝,便现身说法,痛说家史,跟儿子絮絮叨叨的讲述她和舅舅丈夫的幸福婚姻,才符合优生优育学。
对老娘的一番谬论白居易不敢苟同,却也不能当面反驳,他老爹白季庚去世将近十年了,陈氏一个人拉把着两个儿子过日子不容易,白居易不想惹老娘不高兴。
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秋,32岁的白居易在长安做了官(校书郎),又一次和老娘提及他和湘灵的婚事。
这一回陈氏又改变战术,她让儿子做一道选择题:要老娘还是要湘灵。
要老娘这门亲事想都不要想,要湘灵陈氏给自己准备好了后事,发誓让白居易喜事丧事一起办。
白居易又一次妥协了,但他对湘灵的思念依旧刻骨铭心。先后为心上人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三首诗。
此时的白居易已经32岁,他思之念之寤寐求之的湘灵姑娘也已经28岁。
两年后的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和友人陈鸿、王质夫游览仙游寺,有感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下了千古名篇《长恨歌》。
诗中的最后几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明写唐明皇,实际暗指他和湘灵的爱情注定有缘无分,遗恨终生。
公元808年,37岁的白居易迫于母亲的压力,迎娶了监察御史杨虞卿的从妹为妻,两个人到是门当户对,婚姻是不是幸福就从不得而知了。
而此时的湘灵也已经33岁,她苦等白居易20年,终究落了个有花无果。
白居易和新婚妻子同床异梦,为湘灵写下了《夜雨》、《感镜》等诗篇: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无夕不思量。
不知白居易的新婚妻子读了这几句会有何感想。
白居易40岁时,他的母亲落井身亡,白居易回家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却又被人诬陷陈氏死因不明,白居易难辞其咎。
因此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做司马,赴任途中,白居易遇到了漂泊江湖的湘灵,禁不住泪如雨下,为湘灵写下了《逢旧》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8年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已经年过半百的他对象湘灵旧无法忘情,专门派人去符离(安徽省宿县)寻找终生未嫁的湘灵,却只留下“佳人已逝,鸳梦难温”的遗憾。
从此唐朝诗歌界的“扛把子”白居易彻底放飞自我,努力装出一副“人不风流枉活一生”的假象,努力掩盖自己为情所困,对湘灵相思入骨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