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品味语言艺术,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实效性,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合理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积极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和原因分析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研活动中就有不少教师发出“自己感觉语文课越来越不会上了”的感慨,实际上这种声音大多都是授课教师针对阅读教学如何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探寻阅读有效策略而言的。
阅读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探寻有效阅读策略、发挥阅读指导功能,是上好阅读课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阅读指导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没有找到阅读的有效策略,导致对阅读教学的整体目标和课时目标把握不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指导不够;给予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时效性和指向不明;对教材、学材和课标中课外阅读的理念挖掘不深。而学生课外阅读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不会选择课外书,漫无目的;二是学生对课外读物不感兴趣,非常被动,不愿动笔,不愿动脑,不善积累;三是对课外阅读内容读得速度慢、质量低,收效甚微;四是课外阅读的方式单一,容易产生疲倦感;五是学校课时任务重,容易忽略课外阅读。
针对上述问题,怎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这个“1”,探寻课外阅读有效策略这个“n”?成为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1 n”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1 线上自主选择单篇文章分享”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在低年段拼音学习结束、教学新的生字一段时间后,开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带拼音的单篇文章,进行课外阅读分享;对中高年段学生,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单篇文章和同伴进行分享,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如,教师每天晚上规定学生看20分钟的课外书,要求看完以后主动给爸爸妈妈讲述大概内容,有时可以和父母一起共读一本书。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的读书效果,鼓励每一名学生,带动全班学生主动读书,学生可以在QQ群每天晚上分享自己喜欢的短文,教师随机抽查并针对读书情况进行点评。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最初,学生参与读书分享人数较少,随着对阅读内容体会的深入,参与的学生会越来越多,最后会变成全班学生的读书分享活动。又比如,每到周日晚上七点到八点,教师可以统一在群里组织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第一次由教师主持,后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每周可让学生自主报名当主持人,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主持人由最初的一两个到后来的人数剧增,由最初的唯唯诺诺到后来的流利自如,甚至风趣幽默,这无不是线上读书分享给学生带来的收获。
在每一次的分享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认真仔细地点评,从读准字音、熟练朗读、情感把握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与帮助,学生既提高了自主选择单篇文章的能力,又体验到了阅读分享的快乐。
(二)“1 线上同一篇文章读书分享”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尝试让学生在线上分享同一篇文章。即每周选择两个晚上,群内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刚开始,部分学生只能评价字音的对错,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多数学生评价同学读的文章时,能和自己做比较,找出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不仅仅局限于字音,还可以上升到文章情感等诸多方面。同时,每周日晚上群内分享,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家长由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得心应手;由最初的不感兴趣,到后来的迫不及待;由最初的听众或旁观者,到最后成为阅读的受益者和孩子的指导者。此后,阅读展示活动可以由家长志愿者负责整理、编辑,留作素材,这些过程性的阅读资料是阅读探究路上最好的财富。
(三)“1 线下个人读整本书分享”
学生经过线上读书分享,逐渐会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兴趣,为了能有效推进线上、线下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线下读书分享活动。
1.课前分享阅读内容
为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每节语文课前,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短篇文章的分享,简单说说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应该考虑阅读哪些方面;同时在分享期间,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畅谈听后的感受。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技巧,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听、说、评的阅读能力。
2.课中分享阅读心得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他们一边读书一边勾画甚至做批注。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字词勾画入手,引导学生读书,一本书读完后,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分享,学会分清主次,学会流利表达,学会快速浏览。学生真正理解了整本书的主旨后,再通过细读每一篇章节,逐字逐句逐篇有感情地朗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学生会对分享整本书的心得比较感兴趣,就会达到阅读的预期效果。
3.营造亲子读书氛围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培养这颗读书的种子,部编版教材把“课外阅读链接”也编进教材,纳入课程。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浓郁的家庭学习氛围,提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举行由教师发起的“亲子悦读沙龙”等分享活动,使家长进一步感受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阅讀指导经验。在亲子阅读分享活动中,一位孩子的妈妈这样说:“参加亲子读书活动以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注意力也更为集中,文明礼貌和社交礼仪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还有一位家长把孩子平时的读书视频进行了编辑与整理,然后分享在班级群里,她兴奋地表示,每天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一起阅读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4.创新阅读评价方式
为了使读书分享活动发挥更好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对课外阅读活动进行必要的创新。一是根据阅读内容创编课本剧,在读书活动中集中展示,并引领所在年级学生喜欢上阅读,并邀请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活动进行点评。二是举行读书卡制作比赛——评估学生的读书、理解、运用能力。三是开展圆桌读书会——观察学生读书积累的效果,培养学生临场发挥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检测读书效果;统计参与的人数与次数,评估是否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是开展“我爱读书”汇报表演——针对学生读书的成果展示,比如故事演讲等,聘请学校阅读课教师做专业性的评价与引导;阶段评估阅读兴趣如何,参与人数多少?以手抄报、课本剧、创编故事、书写感受汇集成册等方式检阅阅读成果。五是开展线上比赛——读书擂台赛,可请评委现场点评,对学生在读书擂台赛中的阅读表现进行指导、点评;通过学生填写线上问卷,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喜欢阅读,并随时跟进调整比赛。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创新阅读为学生带来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地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同时,学生也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从学习任务变成兴趣爱好,爱阅读,乐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