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月8日电(记者袁全、张梦洁、岑志连) 监护仪的“滴滴”声不绝于耳、医护人员在各个病床间游走,不时有患者家属的电话打进来询问患者的情况……这是1月5日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重症监护病房看到的一幕。当前,上海正在经历新冠“重症高峰”,各级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正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

“81、83、82、83……我们这里的患者,超过80岁以上的占到了接近40%之多。”1月5日早上10点,仁济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在查房间隙,统计患者年龄。皋源表示,目前外科楼三楼的重症监护病房单元床位已经全部收满,以高龄老人、重症肺炎患者居多。每天下午,仁济医院重症救治专班都会对重症、危重症病例进行多学科会诊。

“从去年的12月27日开始,我们发现,收治患者逐渐以新冠重症为主,‘重症高峰’逐渐到来,目前正处于平台期,将持续一段时间。未来随着急诊量、120出车量下降,重症高峰将迎来‘拐点’。”皋源说。

“你现在恢复得还蛮好的,每天能趴多久?”查房过程中,皋源向一名接受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患者询问道。“现在每天能趴11个钟头,从晚上8点钟趴到早上7点钟。”患者说。据皋源介绍,该患者有“白肺”症状,每天进行俯卧位通气后,痰量明显减少,呼吸顺畅了许多,也有精神了。“经过一线治疗中的反复验证,俯卧位通气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患者的临床预后。同时我们也加强免疫调理、营养支持,让病人能够撑过关键的重症期,进入恢复阶段。”

住重症监护室的真实感受(在重症监护病房)(1)

1月5日,皋源现场询问一位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感受。(新华社记者 袁全摄)

皋源表示,重症患者的最大特点是肺部受损非常严重,无法维持正常氧合。“对我们重症医生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避免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病人死亡。这是一场持久战,医生要一直帮助病人维持生命体征,等着肺部慢慢修复,期间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并发症,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防止继发性的损害,这对病房里的每一位医生而言是每一分钟都存在的考验。”

皋源建议,高危人群更加重视预防“轻转重”。“尽早使用小分子药物、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分诊分流、使用俯卧位通气等治疗方法……这些努力的目的都是尽量减少重症患者的数量。”

住重症监护室的真实感受(在重症监护病房)(2)

1月5日,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查房巡视。(新华社记者 袁全摄)

下午3点,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邢顺鹏走到病房接诊台前,拿起电话,和患者家属沟通。“由于目前进重症监护病房探视很不方便,我们就在每天下午的3点到4点接听患者家属来电,告知家属病人的身体状况。如果病人病情较重或者发生了变化,我们也会主动打电话和家属沟通,让他们了解病人现在的状态,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

邢顺鹏表示,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内医生和患者的比例达到1.2:1,护理为3:1,医护几乎都是“阳”完一轮康复后第一时间返岗,每天高负荷运转。“当前处在抗疫的紧要关头,距离春节还有半个月,让患者平安健康回家过年既是所有家属的心愿,也是全体医护的目标。但这个年,我们医护一定会坚守在岗位上,守护好每一位患者。”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