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1)

世界上有一只叫Alice的鲸鱼,叫声频率为52赫兹,因其独特的声音频率在1989年被发现,而正常鲸鱼的叫声频率在15-25赫兹,这对Alice来说,它的叫声得不到所在鲸群认可。但是Alice的声音却被美国海军监测到,随后科学团队接手,并从1992年开始一直追踪着Alice的叫声,一直到2004年。2004年Alice的声音消失在大海里,在Alice身上看到孤独的人追问起Alice时,大多数认为Alice可能永远沉入大海。然而过了6年,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在2010年人类再次监测到52赫兹的叫声,虽然这和89年Alice的叫声同一频率,但这很大可能是另外一只Alice。

第二只Alice的叫声也是52赫兹,无法融进身边的鲸群。但它的境遇比第一只Alice好一些,有一个海洋博士费恩是它的知音。费恩博士为了陪伴Alice,和自己的人类女朋友分手了。费恩博士为了帮助Alice,在2015年和他的科学家团队为Alice做了手术,对Alice头盖骨发声窦进行改造,将窦内部一个类似“小舌”的结构切开,加宽了“小舌”的直径距离,使Alice的发生频率落到48赫兹,最终这只Alice遇上频率在26-49赫兹的鲸群。

一、鲸鱼的叫声除了生存所需也是求偶技能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2)

鲸鱼是海洋界的哺乳动物,鲸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须鲸,一类是齿鲸,齿鲸是有牙齿的鲸。须鲸的体型巨大,种类少,牙齿被须替代,须在进食的时候起过滤食物的作用。须鲸科下有蓝鲸、灰鲸、长须鲸、座头鲸,座头鲸是最会唱歌的鲸鱼。Alice是什么鲸无法证实,但被认为是须鲸,由于Alice的叫声独特,声音模式类似蓝鲸,但蓝鲸的频率在15-20赫兹。灰鲸的频率在20-200赫兹,所以有一些专家认为Alice是由蓝鲸和灰鲸交配诞下的,但是灰鲸早在18世纪就在北大西洋地区灭绝。随着Alice沉入海底,“Alice为杂交的”这个说法也无法考究、证实。

1、鲸鱼唱歌原因复杂,求偶靠叫声完成

须鲸中最会唱歌的是座头鲸,座头鲸经常唱歌的原因并尚不清楚,但是一到繁殖季节雄性座头鲸会唱得更动情,这时候的唱歌主要是为了吸引雌性。座头鲸的一首歌曲通常由6个基础旋律,即使在千米之外也能探测到。虽然鲸鱼爱唱歌的原因无法完全确定,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鲸鱼的求偶行为需要靠叫声来完成。

2、叫声除了围猎,也具有认路定位功能

除了莫名其妙唱歌外,鲸鱼还依赖叫声和回声系统进行捕食。座头鲸的气泡捕鱼法非常独特,座头鲸会在鱼群下方利用巨大吼叫声向上驱赶鱼群。另外,鲸鱼在暗黑的海底认路也依赖于回声系统。鲸鱼的回声系统定位如果出现问题,会造成迷路。一旦迷路,当海水退潮,鲸鱼就可能搁浅,搁浅对鲸鱼来说相当可怕,搁浅的鲸鱼会因脱水和自身体重导致呼吸困难而死亡。如果是鲸群一起活动,带路的领航鲸回声定位有误的话,那么整个鲸群都会搁浅。可见,叫声对鲸鱼来说也是生存的基本技能。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3)

鲸鱼搁浅

3、鲸群靠叫声识别伙伴

正常须鲸的叫声频率在15-25赫兹,费恩博士在2015年追踪到在地中海与太平洋交界的中间海域的有一群须鲸,叫声可以达到49赫兹,这群鲸鱼的叫声频率和Alice的频率最为接近。这群鲸鱼是由于气候变化,北太平洋冰雪融化,鲸群才游到这片海域。第二只Alice最后在博士科学团队的帮助下,做了小舌手术,发生频率降到48,与这群鲸鱼叫声的交织在一起。鲸群的首领接收到Alice的叫声后,带领鲸群游向Alice,Alice很快便融入这个群体,不用在海洋中独自歌唱。

二、鲸鱼是否会感觉到孤独?

1、Alice的孤独感是人类的共情还是真实存在?

人类是一种会感觉到孤独感的动物,看见Alice的报道后人类出于共情心理,得知Aliced的叫声频率与身边鲸群格格不入时,那些同样有着孤独体验的人将Alice想象成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并开始关注Alice。在动物界中其他动物是否会有孤独感,人类并不能切身感受,但作为哺乳类动物情感系统存在相似性和同理的迁移性。

从人类视角来看,脱离群体而独自生活的动物会产生孤独感,就像当人类看到落单独自生活的猫咪,就认为猫咪是独居动物,而这个观念目前是被绝大多人认可的。实际上猫咪的居住区划分生活区和狩猎区,在狩猎区有交集的猫咪会共同守卫属于它们的公共生活区,生活在这片公共生活区中的猫咪也有聚会、有它们的社交制度,所以猫咪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独居动物。那些没有融入公共生活区的猫咪是独自生活、独自狩猎的状态,这些猫咪基本上属于流浪猫的范畴,但它们会通过和猫咪交战以融入公共生活区。脱离社群独自生活的猫咪是否会产生孤独感无法确定,但它们渴望被触摸、渴望陪伴的情感一定是存在的。网上有一个视频拍摄的就是一只家养猫咪在室内被它的铲屎官抚摸时,室外的流浪猫不自觉地就凑上来想要蹭那只手,那种渴望被抚摸的心情很直白地表现出来。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4)

流浪猫看见铲屎官抚摸家猫,下意识凑上脑袋

2、群居动物有陪伴性需求

鲸鱼是群居海洋生物,聚在一起的鲸鱼通常会居住在一起,互相玩耍、互相模仿对方的歌声和尾声,并形成自己的家庭。行为相近的鲸鱼家庭还会形成鲸鱼宗族,并慢慢演变自己的叫声语言和文化。这些鲸鱼派系的形成最初就是靠声音划分的。一般正常鲸鱼的声音频率在16-49赫兹,也就是说大多数鲸鱼在这个声音频率内都会找到和自己相似频率的鲸鱼,并形成派系。当然也有些鲸科喜欢独居,比如露脊鲸,成年雄性抹香鲸也是独居的偏多。而Alice所属的须鲸是群居型的鲸鱼,因为须鲸有迁徙的习性,每年都会穿越世界上各大洋,迁移非常远的距离,从热带繁殖区到基地地区的进食区,不停迁进迁出。长须鲸偶尔会有组成上百头大群一起迁徙。须鲸的迁徙是成群结队的,而Alice是独自游行。

3、可以被听见的叫声却没有回应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5)

动物的听觉覆盖频率范围要远大于发声频率范围,须鲸的听觉频率范围在7赫兹至22千赫兹之间,Alice的频率是52赫兹,是在鲸鱼的听觉频率范围内的。但是Alice周围都没有鲸鱼,说明这个频率被鲸鱼群接收但不被认可。繁衍和求偶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的生命属性,另外鲸鱼也是通过模仿习得生存技能,当Alice看到周围的鲸鱼都是结伴而行,它自然也会通过叫声来吸引同伴。Alice不断发出52赫兹的玩耍、求偶信号,是它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本能需求,倘若需求得不到满足,Alice必然会出现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这些都是和孤独感有联系的情绪因素,这些需求和情感是哺乳类动物的生命体征,因此认为“Alice是孤独的鲸鱼”是人类一厢情愿的认识也未必就更科学。人类可以把Alice想象成孤独的样子,当然同样可以赋予它即便独自在海洋中游行也自得其乐的勇敢无畏形象。

三、鲸落于海,万物以生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6)

当2004年再也没有监测到Alice的叫声后,关注Alice的人们普遍认为Alice已经沉入海底。一只鲸鱼沉入海底的时候,会将自身尸体作为养料给哺育海底生物,在营养匮乏的海洋中形成一个小型生态圈。这个过程有个诗意的名字,“鲸落”。鲸鱼落于海底会经历四个阶段: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7)

鲸落细节

第一阶段,移动清道夫阶段:盲鳗、睡鲨、石蟹、鼠尾等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循着味道赶来分食掉鲸尸的软组织,鲸鱼尸体90%会被蚕食掉。这个阶段根据鲸鱼的个体大小,持续4—24个月。

第二阶段,机会主义者阶段:体型较大的生物酒足饭饱之后会剩下食物残渣,这些残渣以鲸尸、鲸骨为主,对于一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完全足够了,鲸尸还会成为无脊椎动物的栖居环境。这个阶段会持续2—4年。

第三阶段,化能自养阶段:当鲸鱼的软组织、骨骼消化完后,鲸的骨骼中还有丰富的脂类,厌氧细菌大量进入,通过分解脂类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是有毒气体,经由某些细菌转化又可以给贻贝、蠕虫和海蜗牛等生物提供营养,维持它们的繁衍生息。这个阶段大约持续50—100年。

第四阶段,礁岩阶段:当鲸体内所有的有机物都被耗尽后仅剩的骨骼会化为礁岩,成为深海生物们的聚居地,成为一些生物在深海里的“绿洲”。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8)

我国南海4月份发现的鲸落

一头鲸鱼死亡能够养活海底众生15年,并在海底提供复杂的生活环境,还能促进一些新生物种产生。鲸落的形成和消失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中还有许多秘密有待人类探索。然而自然鲸落其实极为少见,全球观测到的仅有不到50个,主要原因是海洋污染和海洋生物捕杀的人类活动造成鲸鱼数量锐减。另外,当鲸鱼知道自己生命快结束时,会独自游到深海的海沟处,平静面对死亡,而深海的海沟基本上是人类难以接触的地方,因此难以观测到。今年4月份,在我国南海首次观测到罕见的鲸落现象。根据鲸落的整体形态特征,初步估计是热带斑海豚,小型海豚属于齿鲸目。鲸鱼是有灵性的,生于海、死于海、反哺海,鲸鱼以一种悲壮而浪漫的方式在海洋里出生、重生。

鲸鱼受了很严重的伤需要人类帮忙(鲸鱼发出52赫兹叫声与同伴格格不入)(9)

鲸落四个阶段

网络上关于Alice的故事有多个版本和多个结局,有些结局是将两只Alice当作同一只而进行的文学创作。由于1989年的Alice没有更详细的信息,这个故事便有诸多谜团供人类想象。Alice是否孤独被当作人类的情感想象的素材,但作为一个需要繁衍后代的生命个体来说,如果从出生到鲸落身边都没有伴侣存在,这种孤独是不需要想象也存在的。Alice一直唱着52赫兹的鲸歌,可以歌声当作哀伤的,也可以当作勇敢而快乐的,看法归于每一个同样孤独的人类。但这个故事更多地启示我们,应该保护好海洋和海洋生物,如果鲸鱼不面临灭绝的境况,或许会有更多不同频率的鲸鱼各自高歌求偶,快乐游弋于海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