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什么妈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了《换尾巴》的小故事,通过小松鼠和小兔子交换尾巴前后的不同遭遇,告诉小朋友们不要盲目地去羡慕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换尾巴》是寓言故事,主角又是小动物们,很容易可以被低幼儿童接受和喜爱。

爱国教育从幼儿开始(幼儿园的爱国启蒙教育)(1)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爱国故事。其实很多家长都很困惑,给低幼孩子的爱国启蒙教育应该怎么做?特别是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现在,跟孩子说“爱国”,有无意义?小朋友们能听得懂吗?

其实,幼儿期不仅是孩子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爱国情感就是这种品质的重要一环。家长可以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用小朋友们喜闻乐听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在他们小小的心田上播撒一颗颗“爱国”的种子,静待生根发芽,让爱国爱家这些品质助力孩子长成参天大树。用亲子共读的方式与孩子分享爱国小故事,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爱国教育从幼儿开始(幼儿园的爱国启蒙教育)(2)

抗日爱国英雄吉鸿昌的故事:《我是中国人》

九一八事变后,吉鸿昌将军坚持抗战触犯了权贵利益。1931年9月21日,吉鸿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实业”。到美国后,吉鸿昌饱尝了外国人歧视中国人的滋味:积贫积弱的中国被别国看不起,很多在美国的华人默认了这种歧视,每每露出自惭形秽的样子,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只敢伪装成仇敌日本人。有着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吉鸿昌看在眼里,痛在心头。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怒不可遏,陪同的使馆参赞却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一听勃然大怒,痛斥他:“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吉鸿昌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着:“I am a Chinese!(我是一个中国人!)”并将木牌挂在胸前,走在美国的大街上,让每个人都能看到。

爱国教育从幼儿开始(幼儿园的爱国启蒙教育)(3)

吉鸿昌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一生都坚持在抗战第一线,所以他的故事作为爱国故事来说,本身就很有代表性。《我是中国人》对比吉鸿昌的其他事迹,也更适合用来给低幼孩子作为爱国启蒙:故事典型,易于理解,所以多年来一直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启蒙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在国家还不富强、处处遭人白眼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吉鸿昌挺直了腰杆做人。祖国暂时的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丧失了最为可贵的爱国心,只要有爱国热情支撑着我们努力奋斗,祖国的强盛指日可待。

再大一些,还可以跟小朋友讲讲吉鸿昌英勇就义的故事,特别是临刑前气贯长虹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还是和《换尾巴》一样,不管是爱国故事还是寓言故事,家长都要根据自家孩子的水平,先把故事内化、再用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输出,达到亲子共读的目的。

不为了培养爱国情感等目的,即使从功利角度来说,现在你和孩子亲子共读的这些故事,以后就是他写作文的素材。

爱国教育从幼儿开始(幼儿园的爱国启蒙教育)(4)

更多阅读:
  • 小学生作文素材《换尾巴》:别人的光鲜亮丽,不一定适合自己
  • 小宝宝怎么做英语启蒙?可以让他看看我整理的这四部英文动画
  • 3岁 宝宝的幼儿园绘本分享,我们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挑了3本
  • 别人家的孩子:2岁写诗,7岁成名,看看别人家的教育是怎样的

关于爱国情感启蒙,你有什么经验分享呢?欢迎留言!

感谢阅读!我是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当什么妈 ,同时也是公务员妈妈、文学硕士、健康管理师。关注孩子和自我的成长,更新不定,选题随心,盼你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