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让个人有了自由支配工作时间的权利,工作场景比较多元、工作地点也不固定,相对全日制劳动用工更灵活,获得收入的渠道也更多,是现在比较受年轻人喜欢的一种工作模式。

同时,灵活用工也为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和劳务风险,这里所说的成本很大一部分就是指的社保和公积金成本。

灵活用工多应用于零售、互联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岗位,为企业提供弹性的用工模式。

那么这些企业灵活用工人群的社保谁给缴纳呢?

第一种:企业编制问题

企业将多出来的员工外包给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这些企业会顺便将社保外包,所以这个灵活用工的人群社保还是有原来企业通过第三方公司缴纳。

第二种:自由职业的灵活用工

由于自由职业,企业和就业人员之间不属于雇佣关系,国家没有强制企业缴纳社保的规定,所以这部分人员的社保一般来说都是自行缴纳的。

在平常的劳务关系中,劳动者需要缴纳20%-40%的劳务报酬,并且还要去税务代开发票给到企业,需要额外缴纳增值税和附加税,税率是比较高的。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代扣代缴劳动者个人所得税,并且有些劳动者是不会给企业提供发票的,因为不想交税,也不清楚税务代开发票的流程,这样一来,企业就无法获得合法的税前扣除凭证,面临企业所得税调增的风险。

于是,灵活用工平台应运而生。

灵活用工平台作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替劳动者申报个税,一方面又能给用工单位开具专票,对双方都更有利。

同时,灵活用工平台通常与多地政府签订委托代征协议,能对劳动者视为个体工商户进行核定征收,税负是非常低的,通常月收入10万元以下,个税税负只有1.5%左右。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比企业社保高(灵活用工是什么)(1)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采用灵活用工平台化结构的优势是可以摆脱冗余、层层压制的部门结构,破除部门复杂层级,释放多余人力,做到压缩企业成本支出,以项目制为输出单位,提升企业人力效率。

如此一来就需要企业采用灵活用工 合作制的支持,将员工从高成本的全日制用工转化为弹性、低成本的灵活用工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灵活用工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实现多场景应用,有数据表明,中国的灵活用工市场正日趋壮大,近年灵活用工市场份额逐步上涨,呈现22%的五年复合高速增长,企业日益增高的灵活用工需求不言而喻。

但从目前灵活用工的社保制度情况来看,只有更多缴费才意味着更多保障。

目前,社会保障的制定也要兼顾考虑提高全民社保的参保水平,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群体。

对此有专家提出,通过设立养老金个人延税账户,建立个人主导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将有助于解决灵活用工的社保问题。

灵活用工的社保有什么区别?

灵活用工是企业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灵活地按需雇佣人的全新用工模式,包含非全日制、个人劳务、自雇者、劳务派遣等多种形式。

灵活用工作为今年人力资源圈的热门模式,在个税改革和社保入税的背景下,灵活用工成为了企业成本上升的优解方法,愈来愈多的企业在灵活用工模式中获益。

那么灵活用工的社保大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

由于灵活用工的社保存在职业不稳定、劳动合同不规范等特点,灵活用工人员一般按两种模式处理社保关系,如果是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挂靠到单位的话,即可按劳务派遣处理,如果不能挂靠平台,只能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和接续灵活用工社保关系。

根据现有政策,灵活用工的社保缴费基数,根据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决定,最低不得低于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超过社平工资的300%。灵活用工线上讲座报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