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这位少有人了解的明君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在位近一年,洪熙元年五月去世,葬献陵(今北京昌平天寿山明十三陵)。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1)

明朝仪仗队。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2)

明仁宗朱高炽。

在《大明风华》这部剧中,明仁宗朱高炽的形象略显窝囊,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父亲朱棣的时候,在真实的历史上,朱高炽确实比较害怕自己的父亲朱棣,其实也很好理解,主要朱棣自己就是造反夺取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他自然要防止手下人尤其是他的几个好儿子学他,所以就多敲打敲打自己的太子,更为重要的是,朱高炽并不受老爹的喜欢,甚至在靖难之役还在进行的时候,就准备废掉朱高炽,换上第二个儿子朱高煦,而在朱棣登基之后,朱高炽太子一派和朱高煦汉王一派双方的斗争更加激烈,到了永乐十年之后,朱高炽逐渐处于下风,所以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显得有些不安与紧张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3)

明朝军队。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4)

明成祖朱棣。

但你能说这位皇帝就是一个窝囊无能的人吗?当然不能,早在靖难之役刚刚开始的时候,朱棣率兵袭击朝廷军队,而朱高炽就在朱棣的大本营北平(今北京)留守,很不幸遭到了南军大将李景隆的重兵围攻,士兵像蚂蚁一样附在城墙,向上攻击,而朱高炽并没有害怕,而是鼓励守城军民并且亲自参战,在朝廷50万大军的围攻之下,居然奇迹般地坚持到了朱棣主力回援,然后两面夹击李景隆,并最终将其彻底击溃。朱棣登基之后,屡次发动对于漠北蒙古势力的北伐,当朱棣出征在外时,就委派皇太子朱高炽监国,《明史·仁宗本纪》说他监国时"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虽然这可能有史官故意称赞皇帝的成分,但也反映出,朱高炽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5)

明朝军队。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6)

明朝军队。

朱高炽执政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实际是十个月左右),这一年可能做不了什么太大的事,但是朱高炽依旧做出了一件值得后人称道的事,那就是释放那些依旧被关押的建文帝旧臣。靖难之役朱棣获胜后,在南京大肆捕杀迫害建文帝朱允炆的拥护者,这场报复十分惨烈,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明成祖朱棣诛杀了建文大臣方孝孺的十族的传言,虽然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但是也反映出当时被杀或者被捕的人确实很多,这些建文忠臣(比如铁铉、齐泰、黄子澄、练子宁、方孝孺)自己被杀,家人大部分没入官府为奴,亦或是被发配到边远地方充军,朱棣死后,朱高炽下令把他们全部放回原籍。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7)

亲征的明朝皇帝。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8)

明朝皇家卫队。

所以说朱高炽是一位比较仁厚的皇帝,他在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曾下诏说:"刑者所以禁暴止邪,导民于善,非务诛杀也。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朕深悯之。自今其悉依律拟罪。"朱高炽认为,刑罚是为了制止暴力和邪恶,引导民众向善,不是为了刑杀而刑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皇帝是十分温和仁义的。明仁宗朱高炽和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在位的11年间正是明朝休养生息的时期,虽然此时的明朝处于对外政策内缩状态,但是由于之前的永乐皇帝实行的对外扩张政策以及大兴土木,有这么十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对于明朝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9)

明朝仪仗队。

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皇帝)(10)

明宣宗朱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