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十九世纪是美国从一个年轻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经济霸主的重要时期。伴随着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登上头号资本主义的宝座,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甘示弱,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浪潮下行动起来,想要在这个时代分得一杯羹。美国这台国家机器也在这个时代飞速转动着它的齿轮,一路高歌猛进。然而转动得过快,难免会"摩擦起火。"也是在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如日中天的时代,它们的社会肌理却"长出了糜烂的脓包",美国也不例外。

所以我们也不必惊讶当时批判现实主义之风占领文坛的速度。马克·吐温作为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从他幽默风趣的谈吐和文字之中,我们却能够品读到那个时代的一股苦涩之感。他的作品《镀金时代》,就如它的名字那样,写的是美国在十九世纪飞速发展之下的社会风气。他用文字告诉读者:白昼必然会有黑夜随行,幽默当中也会有说不清的哀怨与嘲讽。

马克·吐温的童年与社会现实

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叫做汉尼拔的河边小镇,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他的几个儿子搬到了这里,其中有一个8岁的少年顽童,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多年以后这个不起眼的少年将会用他的文字将这个小镇连同他的想法与思考带到美国乃至世界的文坛之上。当然,这个孩子就是马克·吐温,这个小镇带给他的是8年的珍贵的童年时光。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1)

马克·吐温故居

这个时候的马克(为了简介以下皆以此代称)还不为人知,他也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萨缪尔·兰亨·克莱门。在当时,他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律师,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机,马克不得不一边上学一边打工,除了上学,他做过印刷厂的学徒工,给报社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也因为在报社打工的关系,他曾经在报社上发表过自己的文章,竟然也因此收获了新的订报户,这可以说的上是他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2)

马克·吐温

因为家庭生活拮据,而且父亲早逝,马克的童年时光过得并不像普通儿童那样舒服,但是马克也因为这样的求学打工经历,品查到了美国社会最真实的状况,也让他从小就看到在资本主义大发展资本家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潜藏着的暗流涌动,而他本人面对生活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如意,竟然也以毅力和"马克·吐式的幽默"坚持了下来。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3)

工厂中的儿童

十九世纪的美国初涉工业化的领域,这样的尝试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工厂机器的轰鸣,给美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不管是上层政客还是发家于民间的资本家们,都信心满满地准备在这个时代大干一场。不过社会上关于市场垄断、环境污染、下层民众生活水平、收入差距等等问题也暴露出来。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4)

十九世纪在美国出现的火车

上面所提及到的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我们再次回归到马克·吐温本身。从他童年及青年时期的种种经历带给他的是辛酸,也是往后他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而他本人性格里面的那种幽默感又赋予了这些文字独特的表现力,使人读之忍俊不禁而又体会到一种哀怨和无力之感。

密苏里州在当时是美国的一个蓄奴州,在那里马克·吐温亲眼看见奴隶和下层民众遭受压迫以及资本家们的嘴脸。也是因为此,马克·吐温的作品中对于黑奴制和现实社会的批判风格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些文字当中,他将自己对于种族歧视和压迫行为的批判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5)

黑奴制下的奴隶

因为这样的童年经历,马克·吐温看到了最真实的美国,看到高速运转的国家机器所显漏出来的种种弊病,文字也许在他心目当中,是一种与社会的暗面抗衡的武器

幽默与讽刺之风并存

文学,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虽然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情感复杂,但是可以折射出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心理和思想上的表现,我们从中可以推测出社会现实对于人们造成影响和当时人所作出的反馈。而文学风格,则是这面镜子的外在装饰和镜面形状。

马克·吐温的文字,就像一面装潢浮夸的平面镜。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是他的作品的最大表现力所在,而这些诙谐的语言,却直击这个社会的痛点。幽默与讽刺并存,可以说是他个人的性格加上本人的经历与思考而造就的一种文学风格。

不管是在今天还是过去的美国,幽默这种品质都是在社会中弥足珍贵的一种精神,只要你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就很容易通过语言来博得美国人的"欢心"。马克·吐温的文字恰恰就有这样很讨好的精神。当然,这样的一种幽默不仅源自于他的性格,也是与美国西部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美国西部文化中的那种直率和豪放被马克·吐温很好的运用在了文字当中。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6)

(美国西部文化)

辛辣讽刺的语言主要见于马克·吐温后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因为这个时期的马克·吐温不仅见识更加广博,也参透了美国浮华糜伪的社会风气。在当时美国宗教中那种伪善的仪式和刻板的学校教育尤为让他反感,所以他撰写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儿童向小说,不仅在于博取孩子们的笑容和缓解他们枯燥的学习,而且也表达了对于这种仪式和教育形式的批评。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7)

《汤姆索亚历险记》插图

马克·吐温曾说:"不要让学校影响了我的学习。"既有一定的幽默感,也有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的体现。他的作品占据当时美国文坛的一方天地,引起民众的热烈反响,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精神的财富。

《镀金时代》对于美国社会的审视

选择这篇文章来作为本篇论述的对象,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对于美国当时的人物心理和人性的缺失进行了最为直接的刻画。小说主人公受到物欲的侵蚀而投身于物欲横飞的社会,忘记了亲情和良知,就是一种生动的表现形式。

《镀金时代》这部小说,描绘了政客、商人在冠冕堂皇的表面之后大肆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真实黑幕,以及一个个在金钱和利益下丧失理智和良知的人。在作品中,美国的议员和政客们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商人和资本家们一心追求利益而抛下道德,表现出美国的"发展黄金期"不过是一个个谎言堆砌而成的空壳。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8)

十九世纪:美国的"镀金时代"

投机倒把的小市民、道貌岸然的政客、不择手段的商人是这部小说的主要演绎者,透过他们,我们可以回溯到当时的历史中去。南北战争暂时解决了美国的种族问题,让资本主义可以在美国的社会中大行其道,矿藏的开发引来了无数追逐利益的人,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是无尽的利益,美国人的"美国梦"也开始深入人心,所以就出现了小说中典型人物那样的种种行径。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9)

美国梦

不过小说中仍然不失在黑暗的社会风气的一股清流的描绘。女主人公露丝和其男友腓力普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为背德的金钱和利益所迷倒,最终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成功。这反映出马克·吐温对于美国梦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于社会中仍然有着代表正义和道德的人的存在的信心。也因为这样的人物形象塑造,避免了过于压抑的气氛和单一的格调,同时也鼓励人们以正当的途径来奋力追逐自己的理想。

将这部小说放在今天,它其实也告诉我们的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暴露出一些社会问题,但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并且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十九世纪的美国步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社会也开始了转型的过程。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减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病的不良影响,从中寻求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正解。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之风的兴起

前面也提及到,十九世纪是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大活跃的时期,但随着这样的活跃也反映出西方国家发展历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也催生了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初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文字来反映社会问题,表达出当时人们心理上的不满。

诚如美国的发展历程那样,资本主义的日趋强大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生活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腐朽文化逐渐侵扰人心,一部分人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们的不幸之上。为了反映人们的不平等待遇与强烈不满,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文学出现,并且佳作连连。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10)

美国资本大财阀的写照

马克·吐温当然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另外英国的萨克雷、狄更斯、法国的福楼拜、俄国的果戈里、别林斯基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数是对于他们国家现实的直接描绘,注重内容的真实性,追求细致的生活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改良。

巴尔扎克说:"一个人习惯于使自己的心灵成为一面明镜,它能烛见整个宇宙,随己所欲反映出各个地域及风俗,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欲念。"这样的心理表现于这些批判性文学当中。不过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尽管这些现实主义的文学指出了社会的黑暗之处,但是却不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也没有明确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这点上看,文学的局限性又从中体现。

现实批判主义的书可以出版吗(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镀金时代与美国荣光下的阴影)(11)

巴尔扎克

时代造就文学,而文学也能反映时代,不过仅仅是停留在了反映时代的层面,它并不能作为直接运用于社会的一门学问和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社会中文学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毕竟人是会思考的动物,能够思考就使得我们必须去汲取一些营养价值含量高的文化,才能避免思想层面的退化。

结束语:马克·吐温的作品除了幽默讽刺的风格之外,另外一种艺术张力在于,他通过一个个在现实生活中看似光鲜亮丽的人物,来进一步描绘潜藏在他们背后的真实面貌,从中来展现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大发展之下的阴暗的一面。从马克·吐温的文字当中,我们能够避开纷纷扰扰的传闻和流言,看待一个最为真实的美国。

而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史,似乎找不出第二个像美国那样万事顺利的国家,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相比,美国短暂的几百年发展历程微不足道,却能够捷足先登,确实是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但是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繁荣的社会里,它也有它的不足,也有人性之中的暗面。不管是十九世纪还是今天,任何一个美国人都喜欢实实在在的财富,不相信浮华之谈和形式主义的空中楼阁,为此他们可以去顽强的奋斗,放下沉重的包袱,着眼明天。其中我认为最值得借鉴的,唯独是:着眼明天,顽强奋斗

参考文献

马克·吐温《镀金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屈选《走向革命的美学和艺术》

《美国文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