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1)

讼卦卦象

接着上篇的内容,来看讼卦六爻。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不永所事”,“永”是持续。“所事”就是这件事,这件事指的是诉讼。“不永所事”,就是不把讼的状态持续下去,如果一直走下去就到师卦了。“小有言,终吉。”这个和需卦九二爻“需于沙,小有言,终吉”很像。在讼的时候,意见不合,是非难定,难免意气用事,相互责难,这就是“小有言”。“小有言”为什么会“终吉”呢?这是易经爻辞的写作手法,中间有内容省略。真实的含义是,在受到言语责难的时候,要冷静下来,忍一忍、让一让,不让事态恶劣下去。这样才会“终吉”。在讼卦的大环境里,争讼是很常见的,吵吵闹闹都很正常。初六爻和九四爻相应,是互相附和、支撑的关系,就算发生一些矛盾,也是可以调和明辨的,不会出大问题。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2)

与人和善

小象说:“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有小言,其辩明也。”有争讼很正常,但这也不是常态。虽然吵吵闹闹,不过只要双方愿意沟通,所有的不愉快都可以到此为止,很容易辨别对错得失。初六是争讼刚刚开始的阶段,只是“小有言”,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的地步。阴爻柔弱,初六的位置又在最下面,只要上面的人不刻意欺负,受点委屈,其实是有好处的,最终也会化成自身成长的养料。上面的人会欺负它吗?不会,九四爻和初六相应,不止不会受欺负,当有人欺负它的时候,上面还会帮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言语是最伤人也是最常见的,一句话没说好,可能结仇一辈子。这一爻就劝我们,别那么计较,别让事态进一步发展扩大到成怨结仇的地步,小有言,豁达一些之后,这只是小事。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bū],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自下讼上,患至掇[duō]也。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3)

不克讼

初爻是言语上的小事,九二已经真正成讼了。并且还是以下诉上,他的诉讼对象是九五。九五爻是讼卦里唯一一个正位的爻,没有任何瑕疵,既是君位又代表公正裁决的法官,权高位重,势不可敌。九二以下诉上,能赢吗?肯定赢不了。“不克讼,归而逋[bū]”,赢不了,逃回去了。“逋”,是逃亡的意思,这个字的写法是逮捕的捕,左边的提手旁换成走之底。还好这只是在讼卦,九五并不追究,要是在师卦,就是死路一条。九二败了,逃回了自己的属地。不过这是九二的个人行为,他属地的人民是安守本分的,于身于家于国都没有过失,所以说“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其邑人三百户”,代表的是原告的附加势力,“眚”,是灾祸。原告败了,跟原告相关的人没事,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是易经里第一个出现法学思想的爻。公正的法制是就事论事的,不搞株连、不搞诛心,也没有站队的那一套。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4)

自下讼上

小象说:“自下讼上,患至掇[duō]也”。九五是尊位,九二自身也很阳刚,寸步不让,非要跟上面打官司,“以下讼上”。“患至掇也”,“掇”是自取的意思。以下讼上,以弱诉强,祸患可不就来了么,小象说这是自找的。这个爻最关键的一点还不是以下诉上,是上面那么正那么明,下面的人还要找麻烦,相当于魏征挑李世民的刺一样。可是,并不是每个君主都像这位皇上这么圣明包容的,这里面的深意需要细细体会。这一爻强调的是不要逞强,九二是碰到好领导了不计较,如果碰到个睚眦必究的领导,直接就完蛋了。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六三和上九是相应的关系,这如果在其他卦里,是很好的相互支撑互相帮助的一对组合,可这是在讼卦里,上九作为九五上面的退休大佬,已经失去了最好的位置,他想要重新获得权力,就得从别人那里抢。这个掠夺的对象就是六三。六三是阴爻,本来就势弱,被上九疯狂打压逼到了墙角,只得采取“食旧德”的办法来保全自己。“旧德”就是旧情。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5)

食旧德

中国是一人情社会。在任何组织关系里,往往到最后,决定组织或者个人未来的,是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关系是靠什么维护的呢?说到根上靠的是人情和利益。短期来看,好像利益最能绑定人;长期来看,一定是人情。你欠我的和我欠你的,交织在一起算不清楚了,就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人物关系。

六三和上九就有这种人情关系在,他们的这种关系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如果上九做得太过,其他人都看不过去,就会形成舆论影响。六三打的感情牌起到了效果,它的退让,让上九也不至于太离谱,这样自己就得到了生存发展空间。爻辞说“食旧德,贞厉,终吉”。贞是“利牝马之贞”,不计较,也没有怨言。虽然没有怨言,但六三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舒服,还是有些残存的风险,这就叫“厉”。虽然“厉”,还是要“贞”;即使不舒服,也得忍下来。忍一忍,结果是“终吉”的,这一关能过去,只是心里有点委屈。爻辞里几个字,把心里活动都描述出来了,这个很厉害。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6)

爻辞最后几个字:“或从王事,无成”。这个跟坤卦六三爻的后半句几乎一样,坤卦六三爻是“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讼卦六三承继了坤卦六三的基因,在不顺的环境里懂得忍耐。坤卦的“含章”,是不吐出去、也不咽下去的功夫,把种种不顺和委屈都含在嘴里,交给时间的力量,让它自己化掉。坤卦六三的“含章可贞”就是讼卦六三的“食旧德”、“贞厉”。坤卦六三的“无成有终”,就是讼卦六三最后得善终的“终吉”。“或从王事”,“王事”原意是指政治方面的事,现代可以引申为职场里的事。“无成”才有终,有成就无终,这是最高的智慧。就像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之争,是以柔克刚,以卑就高,就像水一样,最终百川入海。

小象说“食旧德,从上吉也”,“上”是指上九,六三忍着,“从上”到最后是“吉”,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不跟上面直接冲突,结果会“吉”。这一爻整体上是说,不逞强好胜,懂得隐忍,虽然会有些困难,最终能能够解决。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7)

“不克讼”,就是输了,争不过。四爻到了上卦高位,他是和九五相争。“复即命”,输了就得认命。易经里所有的“复”,都是复卦的概念,复卦是从剥卦来的,剥极而复,眼前的困局就是剥,资源耗尽,岌岌可危。复是在剥的状况下怎么恢复如常。得罪第五爻了之后怎么和解,就是复的功夫。“即命”的“命”就是天命,代表“九五”的意志。怎么才能和解呢?做到“渝安贞”,就能和解,结果是“吉”。九四败了之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场、态度、想法彻底转变。九四是阳爻,四这个位置是阴位,这就要求九四爻把姿态放低,由对抗转为合作。“渝”的要义在随机应变,当机立断,发现不对之后马上调整,这是灵活变通的智慧。安于变通,并且守贞,结果就能够转危为安,这是“渝安贞,吉”的含义。

小象说:“复即命,渝安贞吉,不失也。”“不失”,就是不失去、失不去。能灵活变通,失败之后及时回头,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是你的东西还是你的。好,我们来看九五爻。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8)

九五是尊位,至刚至中至正,象征合理、公平、公正。不管在全卦的立场,还是在本位的立场“九五”都是赢的,这就是当位的好处。“讼”为什么“元吉”呢?小象说“以中正也”,因为中正,所以元吉。讼卦除了第五爻,其他爻统统不当位,只有九五是唯一当位的,只有他有资格当法官,来断是非,辨曲直。中是表现出来的处事行为,正是无私无畏,当位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万一他自己也卷入与其他爻的诉讼,当然也会赢。怎么都是吉的。可见中和正还有当位的重要。

上九:或锡[xī]之鞶[pán]带,终朝[zhāo]三褫[chǐ]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上九已经退位了,聪明人应该安心隐居幕后,可是他不,在不得时不得位的情况下,还要折腾,他折腾的对象是六三,从六三那争抢资源和权力。六三是干不过上九的,寄希望于上九和九五能顾念旧德,上九有没有顾念旧德,不清楚,九五肯定是顾念了。“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锡就是赐,赐予的赐;鞶带,是佩玉的皮带,古代只有当官的才能用,象征权力。“或锡之鞶带”就是位置抢过来了,可是别得意。“终朝三褫之”,“终朝”是早晚;“褫”是剥夺,在这里意思是把象征权位的官服拿掉;“三”是多次的概念。昨天赐予的官袍,到今天早上就被脱掉了;明天给的权力,到后天又被拿掉了;反复多次。谁拿掉的?九五。不是上九的东西,强行抢来,是不能持久的。上九不择手段地打压旧同志,把六三逼到墙角,虽然一时取得了权力,但不能长保,最后被褫夺公权,这个下场是很难堪的,晚节不保。

易经第31卦解密(易经详解第20篇讼卦)(9)

终朝三褫之

小象直接就点出来了,“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用争讼的手段强抢过来的权势,是得不到尊重的。上九是侵略者,侵略者都是亢龙有悔的,都是强权妄想征服弱小。几个世纪前,西方在全球范围内奉行殖民主义,这地方我发现了就是我的,靠自身的优势疯狂进行掠夺、杀戮。结果怎么样呢?被欺压的对象迟早会奋起反抗。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极其丑恶的一笔,后遗症到今天也还没有化解。

上九爻因为掠取无度,被褫夺公权,这就涉及到了法学思想。人生一定有讼,有讼就必定要有裁决,要裁决就得有公立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就是法庭。公正裁决,把问题解决了,就不会发展到下一卦师卦的地步。否则每出现一些争议就打起来,世界就乱套了。我们由这一个小点,可以体会讼卦的深意和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