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头”字,有嫩芽或嫩叶之意。在古汉语的语境中,体积大的东西往往又以“马”字来形容,即便今天,形容一个人身材高大魁梧,也还叫“人高马大”,就是这个意思。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介绍马兰的:其叶似兰而大,其花似菊而紫。俗称物之大者为“马”也。就是说:马兰因为叶子像兰花,但叶子比兰花大,故称“马兰”。马兰开出的花,色呈红紫,花形似菊,故又称“紫菊”。

马兰头江南春季出场率最高的野菜(拌香干的野菜马兰头)(1)

野菜马兰头

马兰多生于湖泊或沼泽边的阴暗潮湿处,每年农历三月冒头抽芽。所以,早春二月,就有人来这些地方挖初生的马兰。这种挖马兰的活动,有一个很生动的词,叫“挑”,挖马兰在我们这儿就叫“挑马兰头”。挑回的马兰头可以凉拌,也可以晒干了烧肉。晒干的马兰头叫“马兰头干”,是烧红烧肉的绝配。凉拌马兰头。

马兰头香干

新鲜的马兰头略带苦涩,但有股子辛香气。凉拌马兰头,一般是将马兰头用温开水洗净、切碎,再加入盐来揉搓,目的是减少马兰头的涩味。切碎的马兰头和切成小碎块的香干拌在一起,浇上麻油,就是一道春菜了,这道凉拌菜的名字就叫“凉拌马兰头”。“凉拌马兰头”是一道非常好的小菜。

马兰头江南春季出场率最高的野菜(拌香干的野菜马兰头)(2)

紫菊

马兰头又叫“马拦头”,因“兰”与“栏”谐音,“马栏”倒过来念,叫“拦马”,所以在古代,献马兰头又有惜别之意——“欲识村童攀恋意,村童争献马拦头”。明朝的滑浩在他的《野菜谱 马拦头》中,第一次将马兰头写成“马拦头”,他这样写道:马拦头,拦路生,我为拔之容马行。只恐救荒人出城,骑马直到破柴荆。他说:这些个拦路而生的马拦头,我真想将它们拔掉,好让我的马过去。可是,我若拔掉这些救荒的野菜,将来那些出城来找野菜的人,一路骑马而来,找到的些岂不是些只能当柴火的小木棍了。看来,生在路边的马拦头,不仅是人爱吃的一道野菜,还是马口中的美味佳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