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一篇,“仁”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但这个东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古往今来的解释莫衷一是,要揭开到儒家的本来面目,抛开后世的解释,以经注经是最佳途径。里仁篇通篇多处讲到“仁”的用,我们尝试通过“仁”的用来接近它的体。

这一篇我们还是分成三部分解读,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仁的内涵和重要性,第二部分从君子和小人的角度阐述如何修仁用仁,第三部分由仁谈到孝、信,阐述仁在各方面的体现。

论语中持之以恒的感悟(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1)

第一部分原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为处所,引申为处于,我们为人处世始终处于仁的境界,就非常好,如果修养没有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开篇提出第一原则。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如果没有达到仁的境界,是不可能长久地处在简朴的环境中的,不能安于困境,也不可能长期处于乐境,换句话说,没有真正的修养和中心思想的人,会随波逐流,心随境转。得仁者自能安于仁道,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仁的功用、好处,希望达到仁的境界。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真正得“仁”者,能真的喜爱别人,也能真的讨厌别人。这句话单独看没头没尾不好理解,我们结合下一句一起看:苟志於仁矣,无恶也。一个人立志追求“仁”,就不会讨厌别人了。一个真正的仁者,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于坏人也会设法改变他,感化他,看所有人没有一个是可恶的。能好能恶指的是仁之体,体现仁者心念通透无所障碍,无恶指的是仁之用,体现仁者大利于世不舍一人的大气魄。这两句体用并举,看似浅显又极深切,值得细细揣摩反省。

接下来讲仁的重要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富贵每个人都喜欢,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的,是不会持久的。贫贱每个人都不喜欢,但如果不是以正道的方式脱离贫贱,是不会真脱离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离开了中心思想,还能靠什么成为君子呢?君子无时无刻都不会违背仁的精神,事业的成功要靠“仁”,颠沛困顿的时候也要靠“仁”,换句话说,得意时要依仗仁而成功,失意了也可依靠仁而安稳。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这句话古往今来各有各的解读,这里我们姑妄结合上下文来解读,孔子说我没有见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些不仁的人,真正有仁道的人不会刻意标榜“仁”,那些讨厌不仁的人,是刻意为仁,刻意让那些不仁的行为不表现在自己身上,但是有哪个人能一天到晚都这么“用力”地表现仁呢?当然我没有看到谁在表现仁上有力不足的,也许有吧,但我没看到(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孔子在这里对那些整日“刻意为仁”的士大夫们暗讽揶揄了一把。

下面开始引申讲仁的修养方法: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的过失,有不同的类型,往往跟其社会关系有关联,我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过失,就能知道仁的程度。所谓知仁,一方面是知道他人的修养程度,更进一步是自我反省,提升自身“仁”的修养。

论语中持之以恒的感悟(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2)

第二部分原文:

朝闻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放于利而行,多怨。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道和天这两个字在中国古代中有非常多的解释,有时候指形而上的本体,有时候指形而下的原则方法,有时候指表达,不一而足。在这里我们认为它就是仁的本体。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前一句说明找到仁的本体,也就是找到人生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就算早上闻道下午就死也值得。人生固有一死,而道是贯穿古今、如如不动的,一日之道如千万世之道,一日之生如千万世之生,所以必先求闻道见道,否则浑浑噩噩枉过此生,警策学人应当汲汲以求道。

而一个人立志于道,如果厌恶外部的艰苦条件,也就是精神意志被吃穿享受所牵引动摇,那么就没什么好谈的了,就算有志也是不坚定的虚志。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一个有仁修养的君子对于天下事,“无适也”——没有固定的成见和刻意的追求,不是一定就要做成什么,“无莫也”——也没有刻意要反对的,不是样样都行的老好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至于哪些应该作为,遵从的是仁义的原则,愿为应为。

接着谈到君子和小人在仁上的分野: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考虑的是德行,怕违反德性,也怕做犯法的事情,小人考虑的是财富(先秦时期土代表封地食邑),其次考虑的是利益好处。后面补了一句告诉我们一个人基于利益来为人行事,常常招来怨怼:放于利而行,多怨。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上古时期谦让就位,功成身退,这是上古的传统思想,被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孔子说以礼让的精神来治国,就没什么难的,如果不能那还要礼干嘛呢。至于为什么要礼让为国,下面给出了原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就怕没有建立自己的立身之本,这个立身之本在这里首重“仁”的修养。不怕没有知己,要充实自己有德业或事功值得让人了解 。从自身修养做起,不刻意求位也不避位,此即“礼让为国”。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是汉儒和宋儒争议颇大的一段,宋儒借了禅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传心印来解读这段,认为这是孔子传儒家心法给曾参的机锋之时。我们仅做参考,本着以经注经的原则不过度解读。曾参是个看上去比较驽钝的年轻学生,孔子过世时他才二十九岁,但为人治学极尽心极笃实,而他也确实是公认的儒家学问的 传人。

有一天,也许曾参路过孔子跟前,也许上课的时候被老师点名,反正孔子叫住他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有一个大原则始终贯穿其中,曾参回答是的。等到孔子出去后其他弟子问曾参,刚刚老师到底啥意思,曾参说老师讲的道,忠和恕始终贯穿其中。

曾子的回答解读各异,姑且挑两个有代表性的分享一下。一派认为孔门其他弟子修养程度未到,没办法和他们谈儒家的心法,所以曾参只好对他们说老师的道只有忠恕而已,让大家回归到立身处世的学问中来,先修好自身再谈其他。

另一派认为无需过度解读,就按字面意思,儒家的道总结起来确实就是两个字——忠和恕。己所欲施于人谓之忠,我想要的,也尽心帮别人成就就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自己不想要的、做不到的,别人也一样,以这样体谅的心态待人就不会苛求他人,这就是恕。这两个点可以说是一回事——将心比心,儒家的理念都由此生出,确实可以称之为儒家之道,这一派解释更接地气。

论语中持之以恒的感悟(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3)

曾子故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使人明白的意思,和君子谈事情他只看应不应该做,和小人谈事情他们只看是否有利可图。下面谈到如何修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流传深广,就不解释了。

第三部分原文: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以约失之者鲜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第三部分主要由仁引申到日常的行为中,先由仁讲到孝: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当父母有过错时,应委婉劝谏,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如果父母不听从,还是要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找机会再劝,虽然这样做很操心但不要心生怨恨。父母一定是会存在过错的,为人子女做到极力规劝,劝不动就哭、闹,如是再三仍无济于事,那也只好牺牲自己跟随父母错下去,这也是一种孝道精神。

接下来谈到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远游,每次出行都必须要安顿好父母。离开父母三年,仍如在父母面前的那种孝心感情。另外对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一方面为父母添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害怕父母年岁越高分别之日越近。

这几句都是谈孝的,孝心即仁心,编者放在这里特就孝道指点人心的仁,人们应当通过孝来达到仁,接下来又回转到谈仁。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人不会轻易出言,因为觉得行为跟不上是很羞耻的,说到就要做到,随便答应人往往不能兑现承诺,所谓轻诺则寡信。以约失之者鲜矣。凡事谨言慎行时时约束自己的人,差错过失一般都很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是指肚子话难以说出来,表示语言迟钝,放言容易,所以想迟钝些,力行困难,所以想敏捷些。这三句讲的都是仁者谨言慎行的修养。

最后两句算是结论,第一句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有仁德修养就不会孤立,必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亲近之人。不过以我们有限的处世经验,往往看到的是德孤——如果为道德而活,大多时候都不被人理解,时常会感到孤寂,这在德行学问不到火候的时候尤为明显。这时若能耐得住寂寞,甚至视寂寞为享受,反而是一种清福,宜继续前行,待做到体用兼备圆融无碍的时候,就真是德不孤必有邻来。所以可以把孔子的这句话当成对我们后学的鼓励与劝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最后一句引用来子游的话,论语往往最后都整一两句看上去不相干的话,但读透了又会觉得理所应当。子游的感慨跟前文角度不同,说行仁道固然好,但不能执着蛮干,上级有不对的劝谏多了,对方会厌烦,跟自己过不去容易招来羞辱,朋友有不对的劝多了,关系会变得疏远。

里仁篇用二十六章句来谈仁,如能仔细把玩每句和各个部分的关系,就会对原汁原味的仁道有更深切的理解。

参考资料:

1、《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2、《论语正义》,刘宝楠

3、《论语疏证》,杨树达

4、《论语新解》,钱穆

5、《论语别裁》,南怀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