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一线城市住宅供给急剧减少,有很多人迫于资产配置压力,转而选择商住房,但我想说的是,即使抢不到普通住宅的,也不要被动选择商住房,真的很危险!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类似商住房的产品已经占房地产供给的35%左右,而在一线城市,这个比例可能超过了50%,北京的新房市场基本上由商住房主导了。一个看房团下来,五个盘可能有四个都是商住房。由于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基本上由开发商主导,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开发商选择商住房一方面是适应刚需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出于自身销售策略和利润率考虑。

为什么商住房可以民水民电(民水民电管用吗)(1)

70年的住宅作为资产配置的首选,其安全性自然是最好的。但现在一线城市住宅已经日趋豪宅化了,放眼望去,一线城市400万以下的普通住宅已经难觅,一方面是因为住宅供给短缺,另一方面是开发商放出的普通住宅大多是大户型,导致房子的总价非常高,普通人难以承受。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手中资金并不十分充裕的购房者选择购买“loft”商住房。这些人可能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房但能出一笔小户型的首付,另一类有房自住,手里存款又有百十来万,想继续购买不动产,要么被限购,要么无法承当大房子的首付。

笔者想说的是,现在真的别再入手商住房了,无论开发商怎么宣传民水民电,居住成本低之类的。不但一手商住房尽量别买,二手商住房更别入手。商住房的劣势,相比各位了解了不少。比如不能落户、税费高昂之类的,其实更该重视的是商住房的产权问题。

商住房产权到期能自动续期吗?

商住房占用的是商业用地,土地使用年限也就四五十年,产权到期是一个问题。可能有朋友想说的是,《物权法》不是说到期后可自动续期吗?如果你细细看了相关条文就会发现,该规定只涉及住宅,并没有对商业用地做出明确规定。

各地方有关产权到期规定也没有明确提及,总的来说,商住房的产权到期问题目前还处于法律条文缺失状态。商住房到期后是否能够续期、如何续期都不明确。

有购房者表示,对于40年产权的商住房而言,到期后购房者基本上年老。到时候政府怎么处理这块地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

还有已经购买郊区商住房的朋友表示,他买的商住房处于郊区,基本上没有商业价值,即使是市区的商住房在二手房市场也不受欢迎,房价涨幅十分有限,他的的郊区商住房出手基本上没有利润,而且卖掉要承受相当比例的税费,商住房不像住宅,愿意接盘的也有议价能力,想转嫁税费也比较困难,顶多一半一半。“如果我一直住下去,40年后,我已经70岁了,万一房子被收回怎么办?”

随着北京限制商改住,一线城市商住房的风险正越来越大,一手和二手商住房的投资价值正越来越低。如果你不信,可以去二手房市场看看,商住房遇冷已经是事实,对于刚需来说,千万不要去当商住房的“接盘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