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炳东

1941年11月初,日军调集日伪军5万多人,在日军12军团司令官土桥一次指挥下,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沂蒙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妄图彻底摧毁山东的抗日中枢,消灭驻守在这里的山东首脑机关。罗荣桓带领部队、机关,不仅突出重围,而且创造出一种新的战术——翻边歼敌。

讲述罗荣桓一生的电视剧(罗荣桓带队突围)(1)

当时,山东的首脑机关都在清坨寺东北留田村,三大机关有近3千人,驻扎在附近,而战斗部队只有特务营,和山东分局特务连。11月5日,2万多敌人分11路向留田合围过来,最近的一路只有六七华里了。当时为突围,各种意见都有。罗荣桓一锤定音:“我们应该向南突围!”

这使大家很意外,因为敌人的大本营就设在留田南面的临沂城。罗荣桓分析各个方向的利弊:东面是敌人故意给我们留下的口子,北面有日军顽军密布,西面是临(沂)蒙(阴)公路,已成为敌人戒备森严的封锁线,南面虽是敌人大本营,但大部敌人已参加合围我沂蒙山区,兵力空虚。再者,敌人持强自傲,根本不会料到我们会向其大本营突围。

事情果然如罗荣桓所料,部队机关,穿孔插隙,越过敌人两道封锁线,没费一枪一弹,没伤一兵一卒,机关于6日安全转移到蒙山南面的黄埠前一带。罗荣桓这次指挥,得到上到延安下到普通一兵的称赞。

敌人留田合围扑空后恼羞成怒,即以大部分兵力在沂蒙山中心区设立据点,除对我军小部队进行残酷、严密的“清剿”外,还对我基本区则实行大规模的“三光”政策。无恶不作。杀了3500余人,抢粮160万斤,烧毁房屋四分之一,捉走壮丁近万人,奸污妇女难以计数。当这些消息传来,更伴随着敌人的宣传:这些灾难都是八路军带给你们的,“皇军”一来,八路军就跑了,你们不和八路军来往,就没有这些亏吃。

讲述罗荣桓一生的电视剧(罗荣桓带队突围)(2)

日军扫荡

这些传到罗荣桓那里,罗荣桓认为无论从政治方面还是根据地建设,必须反击敌人,为百姓讨还血债,振奋群众斗志。罗荣桓等人决定,将机关一部分老弱病残转移到滨海地区,调集部分部队在外线打击敌人,他和朱瑞、陈光、肖华、陈士榘等率机关干部和部分主力部队返回沂蒙山区,打击日伪军的烧杀破坏和伪化活动,镇压奸细叛徒。

临出发前,罗荣桓集合部队唱歌。负责带队的指挥员迷惑不解,前天晚上留田突围前,规定行军不准说话,不准咳嗽、不准发出任何声响。昨天在这一带住宿,规定严密封锁消息,行人只准进,不准出;今天怎么叫唱歌呢?

“对!唱歌,叫大家放开嗓子唱歌!”罗荣桓看出带队的指挥员有些疑惑,加重语气说。大家使劲唱完几首歌后,罗荣桓走到队伍前高声说:“刚才叫大家唱歌是唱给日本人听的!日军不是要找我主力决战吗,我们用歌声告诉他们,我们就在这里,你们来吧!今天我们不但要唱歌,还要白天行军。你日本人要打,就来吧!”

到了晚上,罗荣桓、陈光派出师特务营副营长黄国忠带部队去埋伏:“敌人在蒙山北麓的垛庄一带抢劫很多牲口、物资,要运到费县,必经石岚,你带上两个连在石岚打他们的埋伏,要打得狠,声势大,动作快,打了就撤。”11月9日黄昏,经过半小时的战斗,消灭了300多名敌人。

第二天,沂蒙山中心区的日伪军果然纷纷外调。罗荣桓等领导旋即率部队挺进山区,一面从机关中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地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一面指挥部队打击敌人。11月14日上午,侦察员报告,青砣寺的一股敌人到附近的龙口村骚扰破坏,企图建立伪组织。罗荣桓命令肖华带两个连去消灭敌人。

讲述罗荣桓一生的电视剧(罗荣桓带队突围)(3)

肖华带领部队直奔龙口,把敌人团团包围。此时一个日军、一个翻译正在戏台上拉开嗓门,一唱一和地说:“八路已被‘皇军’统统消灭了,这里是王道乐土,你们都是顺民……”“啪、啪!”两枪,两个家伙被击毙。战士们一拥而上,不一会儿就把这股敌人消灭殆尽。

12月1日,部队驻东蒙山大沟一带,凌晨3点钟,东北方向响起了枪声,并阵阵逼近,罗荣桓令值班参谋通知部队紧急集合准备战斗。但他却一动不动地坐在灯下看地图。秘书、参谋都熟悉他的脾气,在没有弄清情况之前,他绝不会轻易决定行动,所以谁也不会惊动他。当值班参谋跑来报告是我们的游动哨和朱满出动的日军遭遇时,他才从容地站起来命令作战参谋通知各部队的行动的路线和集合点。

讲述罗荣桓一生的电视剧(罗荣桓带队突围)(4)

当罗荣桓正要带部队向邱阳出发时,又听见东面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罗荣桓想到,东面五彩山地形险要,如果守不住,机关部队会受到威胁。于是,他即刻命令机关火速向西北方向转移,自己带警卫员骑马直奔五彩山。到五彩山时天已大亮。山上有特务营3连1个班,带有一挺轻机枪。罗荣桓亲自指挥这个班,打退了鬼子的几次进攻。躲在一块石头后面督战的敌军官,拔出手枪打倒一个朝后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其余的转身又向山上冲来。罗荣桓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干掉那军官!”警卫员端起马匣子,瞄准日本军官的脑袋“呯呯呯”就是3枪,那军官一头栽倒在地上。日本兵像撒了缰绳的马,飞快往回跑。

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扫荡”之敌纷纷外撤。罗荣桓等领导指挥部队一面尾随截击敌人,一面集结兵力不断袭扰留在我根据地内的残敌。在整个反“扫荡”期间,沂蒙区外围的滨海区、鲁南区、泰山区和胶济线之张店、周村等地部队积极出击,配合沂蒙区的“反扫荡”斗争。到12月28日,日军以死亡2200余人的代价撤出沂蒙山区。

反“扫荡”结束后,罗荣桓要到滨海区师部驻地。在向东路过十字路(今莒南县城)时,正逢敌人“扫荡”滨海区,到处都是敌人。这是担任前卫的一个营遇到敌人,与罗荣桓一行失去联系,罗荣桓身边只有李燧英(济南军区副司令员)、警卫员和骑兵连的一部分,大约30多人。因敌情不明,又是深夜,罗荣桓一行人就宿营在白家岭村对面一个小山村里,第二天拂晓,哨兵突然发现从白家岭村出来一股敌人,猛扑过来,先头少数敌人已接近小山村。这如何是好?

罗荣桓正思索,李燧英问到哪里去?罗荣桓果断地说:“向西去!”命令大家穿上缴获的日军雨衣,骑着马,插入沂、沭河中间的敌占区向南奔驰。经过沿河日军据点时,少数留守的敌人还以为是自己人,摇着日本膏药旗打招呼。在敌占位不停地驰骋一天,行程百多里,黄昏后抵达滨海根据地。

讲述罗荣桓一生的电视剧(罗荣桓带队突围)(5)

左二为李燧英

经过亲身反“扫荡”的体验,善于思索的罗荣桓提出“翻边战术”理论。就是:敌进我进,不与武器装备占优势的敌人正面硬抗,而是翻过敌人前沿、正面,插入敌人后方,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薄弱点,速战速决速撤,力求全胜。

各根据地反“扫荡”的战斗很多,提升到这样理论高度却极少,主席评价:“山东放上一个罗荣桓就活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