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

其一:缘起缘灭

路人甲:堂堂大清,文字狱何等慑人,写出这玩意儿,你就不怕杀头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写书?

曹雪芹:历经沧桑见真纯,何况这真善美的事情,又有哪个不会喜闻乐见呢?虽不免瑕疵,却也将真事隐去,借通灵之说,以述说那一番梦幻。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路人甲:过去的也就过去了,何必执着,什么了不起的事,都如过眼云烟,那些事,那些人,因何值得你去耗费如此心血呢?

曹雪芹:我的一生自是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我自不可取,只是正能量需要宣传,并发扬光大。如今虽自窘迫潦倒,但每每念及当日之女子,心儿何曾不颤抖得厉害?一一细考较去,她们的见识,她们的举止,都在我之上啊,她们一个个要么被泯灭了,要么远去了。何我堂堂须眉,幸赖她们保全而得余生,诚不若彼裙钗也。

路人甲:沧桑的过往似乎也并不全是你的过错,你的无能啊!

曹雪芹:怎能不是呢?男儿当自强,无才补苍天,我也是辜负了天恩祖德,生于如此富贵之家,只顾吃好穿好,锦衣纨袴,祖上的期望,我何曾放于心上;父兄的教诲,也是经常充耳不闻师友的规劝,也被抛诸脑后。如今一无所长,一事无成,不怪我自己,又怎怪得了别人呢?天作孽,游客数;人作孽,不可活啊!

路人甲:虽说有钱难买少年穷,如今你也算是拥有了一笔财富,记录了下来,也是功德一件,曾经的罪过,也算减去一半了。

曹雪芹:我的罪本来然不可免却,编此一集以告罪天下,切不可因为我的罪过,自护己短,埋没了闺阁中历历之人。写此一集,未尝泯灭了她们,也就是略可欣慰了。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2)

路人甲:富贵祸害人,贫贱造就人。相信如今的贫贱也未能妨碍你的笔墨。心中有真情,文字自成丘壑。

曹雪芹:我虽也曾不学无术,下笔无文,如今晨夕风露,阶柳庭花,瓦灶绳床,去也能够映照往日烂漫,我又何妨用假言村之言,敷衍出那一段故事,使闺阁昭传,悦人眼目,破人愁闷,不是非常好吗?是梦,是幻,是真,是假,大家也不必拘泥。领略她们的性情,体会她们的情感,不涉纲常,略有新意,尽可宣扬开去。也算聊我一桩心愿。将来,因此书招惹罪过,我独自承担。我之罪固不可免也!

其二:女娲补天的隐喻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3)

红楼一梦,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女娲炼石补天,大家都愿意相信它的真实性,不是历史的真实,也是情感的真实;

女娲冶炼“顽石”补天,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单剩一块,却通灵性……我们似乎就只能相信这是小说,于浪漫中寓以荒唐。作者又说于荒唐中寓以趣味。而这趣味则需要细按……

大荒山,荒唐山;无稽崖,无稽之谈。脂砚斋的解读也确实有趣啊。把谐音艺术发挥到极致,也真是《红楼梦》的伟大。

如果贾府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山峰,贾府也就必定是荒唐山无疑了。除了贾政,贾府的男人哪个不荒唐,可是这贾政,人们又说他名字的谐音是假正经。于荒唐的人群之中,夹杂着一个正经之人,也确实是一件蛮荒唐的事情。

还是冶炼石头正经吧。顽石,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金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十二钗副册、又副册人数。顽石自当男儿,贾府一位位男儿也却自顽劣啊。此处冶炼似乎应当是锻炼贾府之男儿吧,天都要塌下来了,大家不成器不行啊。总要为家族付出点牺牲吧。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4)

只是却又沾惹上了贾府那些优秀的女子,致使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巾帼不让须眉,大厦将倾,她们都贡献出了她们足够的能量。

“女娲补天”的故事也确实是暗示贾府倾颓之时,此当指贾府在大母神的指示下所付出的努力啊。

想那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除掉派不上用场的那一块,数目也就是三万六千五百。台湾欧阳丽娟教授说,这三万六千五百是可以理解成天的,也就是贾府百年的基业。而最终毁于一旦,宝玉这块顽石,就是那独独无法出力、无法派上用场的那一块吧。

贾母也是太溺爱宝玉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宝玉最像荣国公,荣国公开山鼻祖,宝玉根正苗红,又怎能不好好保护,而让其作为炮灰,作为牺牲品呢?贾府将来的兴起也是未可知的。

宝玉生性柔弱多情, 闺中厮混久了,全无一点男儿的血气方刚。贾府家败如山倒,有的只剩宝玉的青埂峰——情根峰——堕落情根。情根峰下,荒冢一片。曾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如今归于死寂,一切富贵繁华,悲欢离合,均如梦幻,如泡影。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5)

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独自无财不堪入选,苟全性命于末世,此等不肖,自怨自叹何益?日夜惭愧悲号何补?宝玉之出家也似乎不干不净,只因情根难了,自感罪过深重。

小说以神话开头,实则是对结局的隐喻。无奈顽石顽固不化,未见红尘,更看不破红尘,再次遍历炎凉,方只伫欢欣不伫愁。心静如水,记录下那些遍历之沧桑。

其三:滚滚红尘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6)

情根深种——女娲孕育了顽石的基因,顽石日夜悲号,历经精神的阵痛,如今却也到了转世的时候。

只是不知道这一僧道远远而来,是命中的定数,还是有意为之。二位气骨不凡,风神迥异,乃神仙莫是。只是这神仙也好说说笑笑,爱高谈阔论吗?谈的是那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八卦,还有那人间的爱恨情仇,富贵荣华的美好。无论形象与话语也确实迥异。

唯一的解释,一僧一道似乎是有意打动顽石的凡心——补天不成,与其枉自哀叹不绝,在那青埂峰遭受风吹雨淋,何不去经历一番那人间的富贵荣华,潇洒走一回。或能有所领悟,看淡沉浮,也不枉女娲当初所赐予的那份灵性慧根。

这富贵荣华也确似精神鸦片啊,又有哪种精神不想安享于物质世界的温柔之乡呢?刚刚一听说,顽石补天的雄心壮志,及其由此产生悲愁,也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乃口吐人言:“适闻二位谈那人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二位仙行道体,必有补天济世之才,利物济人之得,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

富贵是如此诱人,顽石之心是如此之急切又恳切。云山雾海,可得长生,将珠仙草天分不足,也知道修成人形,得以成仙。顽石虽蒙受女娲之恩,却也自甘堕落。想那孙猴子,却也是石头所变,全无红尘挂念,一心降妖除魔。二书若有相通之处,如此细按,似乎也深有趣味哈。

这也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吧。还是少胡诌,少穿越,言归正传。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7)

静极思动,无中生有,这也是万物转变之规律,顽石一心想着富贵,哪里会去管那人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磨,究竟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宿命。过程重于结果,我们生活过,精彩过,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这似乎就是顽石转变后的人生哲学。

顽石终是无财,笨拙不堪,缩成扇坠大小,虽也属个宝物,还是没有实在的好处,混迹人际人间,也终是会被埋没。一日买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顽石有特异灵性又如何,世人眼中玉石都是有灵性的,肉眼凡胎,哪里能够识别。所以神仙也好异数,愚弄得了世人,方是妙法,才能堪称神仙。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人间俗之不能再俗的话语, 篆刻于其上,又从娘胎带出,俗世之人才会敬仰其奇妙。

宝玉屡次摔玉,贾母等屡次劝阻、痛骂,均是不敢轻慢此等宝物啊。奇妙的东西,是因为它在人们心里是未知的存在。未知向来会令人有所惶恐,又难以探索,唯有敬仰之,珍视之,乃至崇拜之。

好事多磨,痴心人梦想也终成真,一块顽石,从此降临人间,落到了那温柔乡,碰上个情痴公子作了主人,见证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富贵,也见证了富贵生活后手不接的无奈,更见证了家破人亡,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的炎凉世态。当然也见证了那一款款的人间真情——不说惊天地,却也泣鬼神。

只是万境归空,仿佛一场春梦,顽石丢失了温柔乡,被打回原形。不同的是身上多了一行行的字迹,也就是那部充满离合悲欢,遍处书写着炎凉的《红楼梦》。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8)

顽石从此不在悲号,仿佛通了佛性,默默了留下偈子一首,曰: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是司马迁的志愿,如今也成了顽石的志愿。滚滚红尘走一遭,顽石境界提升了。但是满纸荒唐言,又有多少人会懂得,又有多少人会记去作奇传呢?

“身前身后事芒芒,欲话因缘恐断肠。懂得的难以言传,言传的不算真正懂得。多情儿女,肝肠寸断,也道不尽、更难得真正道出这绝妙的《红楼梦》。

其四:情根深种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9)

顽石经历劫数,写成奇书,虽想倩人记去作传奇,却也只愿世人当那醉淫睡醒之时,或避世消愁之际,把此一玩,换换眼目,也省去一些寿命筋力。可谓历经沧桑,有所企图心,却也淡然。

痴心遍历炎凉后,只贮欢欣不贮愁。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伤时骂世,自然也就不是其旨意了。反而是那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此乃空空道人读后之所悟。

空空道人也应当是有一番真感悟,书中谈到:“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如此叙述,似属改变了空空道人人生的信仰,由道教转入佛教,如此改变也算脱胎换骨、沧海桑田了。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0)

《红楼梦》终究也是情根深种,无论是万境归空,还是白茫茫一大地真干净,最终却也过不了一个情关。连僧人也叫情僧,可见还是没有看破红尘。后孔梅溪把之改为《风月宝鉴》,也似乎是一种呼应,人间哪里风月不关情。

因此,空间道人对于《红楼梦》总结也是十分到位的,其说《红楼梦》大旨不过谈情,又是实录其事。也就深合作者身世与意趣了。大家读《红楼梦》换换眼目,怡情养性,不要被世俗功利遮了眼目,人间最贵是真情。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1)

只是无奈人生有限,天地无情,美好总是那么容易失去,瞬息间乐极生悲,人非物换。一部《红楼梦》也就是一曲情殇,充满了对美好人生的惋惜与哀叹。孔梅溪把之改名为《风月宝鉴》,其意思也当属人们要吸取故事中的前车之鉴,情感不能过于偏执,不可只记得看它的正面,忽略背面,要好珍惜生活。

此也属茶余饭后的人生哲学吧。醉淫睡醒之时,或避世消愁之际,把此一玩,换换眼目,也不至于在假大空的迷途之中走得过远,陷得过深。其中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她们不是班姑、蔡女、西子、文君,但是她们仿佛与我们的生活更近。她们的真性情,她们的美好,就足以令我们受用一生。

其五:甄士隐沉沦之苦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2)

作者说甄士隐神仙一流人品,其实甄士隐何尝如此呢?

毕竟,甄士隐他还是人,不是神,他听明白了一僧一道的话语,却没有洞悉其中的因果,于是就说了这么一番话语:“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

其它话语尤好解,其话语中“沉伦之苦”这四字,解读其中含义,似乎就要费一番思量了。

原来甄士隐一生看似淡薄,其实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沉沦之中。毕竟人间红尘乐事,总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似乎就是甄士隐最大的遗憾了。

古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不能断定甄士隐心底彻底摈弃了儒家的思想,就不能否定这一对对他存在影响。开放的作者不也是说那将珠仙草仅修成个女体吗?作者说女儿好,其实潜意识还是有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要不然也不会说那是甄士隐唯一的不足。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3)

甄士隐在美好的家庭彻底破灭之后才悟道出家,可见那个时候他才真正看穿了人世间的意见,得以位列仙班,进入太虚幻境。

太虚幻境一开始是不欢迎甄士隐的,在梦中,刚想踏入太虚幻境,他不是一下子就被一声霹雳惊醒了吗?只是霹雳没有惊醒梦中人,也怪那一僧一道没有在梦里点播他啊。只是告诉他一句玄机说:“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娇生惯养笑你痴,没有儿子,也就只好把女儿当宝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甄士隐也就仅仅只是把甄英莲当宝而已。

陶渊明天赋性情再淡泊 ,他曾经也为五斗米折腰。人老了才记得含饴弄孙是最重要的。有儿有女年轻的父母,谁不想为儿孙创立千秋不败之基业。这是中国的传统,更是中国的文化。

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自是不需要对未来有什么盼头。将来甄英莲嫁个好人家,她也就心满意足。只是他哪里知道甄英莲及其一家的悲惨下场。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得不如此说。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4)

甄士隐看不破,所以也是希望得到指点的,希望从那一干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如梦如幻的生命得到一点启示,对现实有所警醒,面却那终身沉沦之苦。

天机不可泄露,天机也早已泄露。只是大多数人肉眼凡胎难以洞悉。人类的悲哀,最多只能以历史为鉴。

有位作家说,我们写日记,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长年累月,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联系,洞悉其中的因果。如此说来,我们记录着天机,却无法洞悉天机,这就是人类的智慧吧。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其实也别太相信宿命论吧。热爱生活的甄士隐,纵观其一生,大多数时候过得也挺幸福的。上善若水,从善如流,甄士隐何尝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其六:屌丝逆袭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5)

娇杏名字取得好,可是却又怎样贾雨村运气好。

含酸落魄文人,以卖字撰文为生,却也能够得到葫芦庙的收容,真乃我佛慈悲,难得糊涂。

这还算了,住在势利街,人情巷子里,似乎是唯一的大善人——甄士隐,又是那么看重他, 也就真是人间难得几回闻了。多少望族会如此眷顾一位屌丝。

甄士隐在经济上救助贾雨村倒是其次,甄士隐欣赏看重贾雨村,乐于跟其交往,为之消解远离家乡孤身在外的孤寂感,才是贾雨村真正幸运之所在。

那年中秋,甄士隐家宴用毕,却又另准备了一桌佳肴于书房专门款待贾雨村,若不是贾雨村那时有些自卑,又有那么一点清高,说不定甄士隐也会请他一起享用家宴。

贾雨村孤独寂寞,却也踌躇满志啊。娇杏对他一顾两回头,一方面激发了他的自命不凡之感,更也是激发了他的自尊心。男人不有所成就,不出人头地,连自己欣赏喜欢的女人都不敢接近,怎不会孤寂一生呢?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6)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几番吟诗,几番抒怀,迫于生活的无奈,贾雨村终究还是放下清高,不想提钱财,却也还是提起来钱财。脂砚斋口口声声夸贾雨村英雄汉,如此,一分钱也逼死英雄汉,这话不假。

甄士隐也懂得人,善于尊重人,贾雨村不提,他每有此心,也不想讲啊,却不敢讲。所以贾雨村一旦提及钱财的事情,甄士隐立马责怪他因何不早说。甄士隐每有此心却不敢唐突。 其爱惜贾雨村如此,真是令人感动。

有了盘缠。贾雨村进京参加考试一举成名,回到乡里,又迎娶了侥幸。真是双喜临门。屌丝逆袭,取得的成功是那么耀眼。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7)

能成为林黛玉的老师,也就更是其命运中的最大的侥幸了。与荣国府扯上瓜葛,皇亲国戚,贾雨村也真是醉了。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侥幸吧。甄士隐家的丫头对他一顾三回头其含义应当就是暗示其侥幸的生活即将开始,后来贾雨村几起几落,也就是与娇杏对于一顾两回头相呼应吧。这只是侥幸在眷顾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奸邪的贾雨村最终也应当难逃脱悲催的下场。

其七:苍凉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8)

人的一生,最好别大彻大悟,大彻大悟是要付出代价的。

一生一世一双人,再加一对儿女,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不用考虑多少,也不用感受多少,小康生活,多好。

人生何必要有那么多的感悟,感悟多了,尽是沧桑。 还是那份无感的生活最幸福。

除了缺个儿子,甄士隐家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但是甄士隐似乎也看得开,生活过得安宁而幸福。

抱着甄英莲玩耍,救济落魄书生贾雨村,深处势利街道,人情巷,却禀性恬淡,每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神仙一般的生活, 敢问又有多少人会比甄士隐幸福?

甄士隐这样过一生多好,可是造化弄人。 一切似乎都是宿命论。甄士隐无感的生活,自那一僧一道出现后,就被彻底打破。不知道这是宗教的厉害(洞悉天机),还是宗教的厉害(害人不浅)。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19)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总觉得那一僧一道不怀好意。后来去林黛玉家,也是不干好事,丢下也似乎是恶毒的诅咒。甄士隐家也真是一步步地往厄运里钻。

甄英莲被拐,整个宅院付之一炬 ,遇上最世俗的风俗(封肃),甄士隐下世的光景日也就渐浓厚一切似乎都按照着一僧一道的预言发展。

佛家人参禅,是悟道,最终得了禅机,开悟成佛,那是玄之又玄的奥妙。一僧一道再次出现,道出的却是炎凉,对红尘俗世充满了揶揄: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生,却是没有什么好执着啊。功名、金银、妻妾、儿孙,我们对这些是多么地珍视之,还不是到头一场空。

甄士隐家败人亡,也算富甲一方的望族,最终沦落街头,转眼成了乞丐,人人见而嘲笑感叹之。一僧一道的吟唱,甄士隐又怎不能立刻注解得出来? 而且更比《好了歌》更为深刻。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20)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

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 ,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 为他人做嫁衣裳。

随着跛足道人一声“解得切”,甄士隐也当是立马就猛然回忆起了那年来到太虚幻境前的梦境吧。还有一僧一道那年远去时所吟唱出的那首颇具神秘气息的诗歌。

人生在世,富贵无常,生死难料,乱哄哄一片,但到底又有什么意思呢?

红楼梦解读50回(珍爱红楼梦第一回全解析)(21)

所以一僧一道说的是玄机,是梗概。甄士隐解出的是苍凉。

一位热心的神仙般的人物,那么热爱生活,命运却令他寒了心。

但是一声“走吧”却也令他不再对红尘有所留恋。悬崖撒手,做一位干干净净的出家人。也算是看透了人间的富贵与悲凉,也算是一种解脱。

这就是大彻大悟,这就是牺牲了最大的代价换来的大彻大悟。至此,讨论甄士隐的一生到底幸不幸福,也就真的有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人的一生到底该怎样生活,才能够获得到更大的幸福呢?

欢迎关注作者珍爱红楼梦。加个hutashi1983 喜欢,我们就一同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