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李 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每天一首最美古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每天一首最美古文(每天读一阕唐宋词心更唯美)

每天一首最美古文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李煜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望江南》这个词调的早期作品如白居易的几首,就是回忆江南旧游的。李煜用这个词调来表达对故国繁华的追恋,可能不是偶然采用。原作二首,内容相近,这一首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来了。二句似直且显,其中却萦纡沉郁,有回肠荡气之致。

以下三句均写梦境。“还似”二字领起,直贯到底。“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往日繁华生活内容纷繁,而记忆中最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游上苑”。上苑,皇帝的园林。在无数次上苑之游中,印象最深的热闹繁华景象则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后一句语本《后汉书·马皇后纪》:“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唐诗中也有成句(苏颐《夜宴安乐公主新宅》七绝首句),用在这里,极为贴切。它出色地渲染了上苑车马的喧阗和游人的兴会。

紧接着,又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在实际生活中,上苑游乐当然不一定都在“花月正春风”的季节,但春天游人最盛,当是事实。这五个字,点明了游赏的时间以及观赏对象,渲染出热闹繁华的气氛;还具有某种象征意味—一象征着在他生活中最美好、最无忧无虑、春风得意的时刻。“花月”与“春风”之间,以一“正”字勾连,景之秾丽、情之浓烈,一齐呈现。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从表面看(特别是单看后三句),似乎这首词所写的就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实际上作者要着重表达的倒是另外一面——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但作者却只在开头用“多少恨”三字虚点,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托。正因为“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景象在他的生活中已经不可再现,所以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的凄凉越不难想见。由于词人是在梦醒后回想繁华旧梦,所以梦境中“花月正春风”的淋漓兴会反而更触动“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悲慨。这是一种“正面不写,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说:“此首忆旧词,一片神行,如骏马驰坂,无处可停。”上面所说的反面用笔的手法之所以成功,和这首词一气直下,略无停顿,最后在似无可煞的情况下陡然收煞的写法很有关系。正是由于这个结尾,留下了大段空白,这才引导读者去吟味思索那些意兴淋漓的描写背后所隐藏着的无限悲怆。如果在这下面再接上“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往事已成空”一类句子,便觉兴味索然。

(刘学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