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公文的完成,仅有思想观点还不行,还要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把相关材料组织好、阐述好,用以说明或证明观点,这是“写”的重要任务,集中表现在语言运用上。

十五个公文文种的口诀(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1)

关于文字表述的重要性,在机关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是基本功的基本功。如果,你连语言表达都不清楚、事情都说不明白,还能在机关混个什么名堂?有这么六个故事,可以说明文字表述的重要性:

一词之误,引发战争。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凿、通航,地处红海沿岸的埃塞俄比亚,其战略地位愈来愈重要。

1889年埃塞俄比亚由分裂实现统一。意大利与之签定了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万王之陛下在其与其他列强或政府发生的一切交涉中,可以借助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但条约的意大利文本,却将“可以”改成了“必须”。

条约生效后,意大利宣布埃塞俄比亚受其保护。此举引起了埃塞俄比亚的强烈不满,宣布废除条约,于是两国爆发了战争。最后意大利战败,被迫于1896年在亚的斯亚贝巴签定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

一字之差,被动挨打。1930年4月初,爆发了“蒋冯阎大战”,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战前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联合打击蒋介石,商定在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围歼驻豫蒋军。

冯玉祥的一位作战参谋在传达部队调遣命令时,把“沁阳”搞成“泌阳”了。沁阳字豫北,临近山西,泌阳在豫南,紧靠湖北,两地相距数百里。

结果,冯玉祥的部队开赴到了远离战场的泌阳,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战机,让蒋军赢得了战场主动,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最后以失败告终。

一点之别,强盗变小偷。古时,有个人抢东西被抓进县衙门,状子上写的是:“大门而入,大门而出”,显然是明火执仗,强盗行为,罪为严惩。

但罪犯的父母求情,行贿于县太爷,该“父母官”竟将“大”字右上角添了一点,使“大”字变为“犬”字,这样就成了“犬门而入,犬门而出”,是鬼鬼祟祟,窃贼勾当,无须重罚。一点之添,使个明火职仗的强盗变成了小偷。

十五个公文文种的口诀(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2)

一笔之勾,坏事变好事。清末重臣曾国藩,奉命率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开战之初,他被太平军打得一败涂地,有几次差一点丢了脑袋。因此,机关人员(师爷)给清朝中央政府写战况报告,如实描绘战争之惨状,声称湘军时常处在“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境地。

曾国藩审查报告稿,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这还了得!如果朝廷看到这个报告,定会认为自己指挥无方,湘军打仗无能,降职撤职事小,弄不好还会掉脑袋的。

曾国藩毕竟是文坛高手,他略一沉思,用笔轻轻一勾,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变成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就是笔下生花的妙处,原本被太平军打得狼狈不堪的湘军,跃然纸上的却是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气概和形象。

果不然,朝廷看过战况报告后,并没因为他们打了几个败仗而怪罪,反而对他们“屡败屡战”的顽强精神大加赞赏,重重给予褒奖。

一句之改,死人变活人。解放战争前夕,国民党云南省政要员卢汉手下关押着一批著名民主人士。特务头子沈醉奉命带了一批人去云南,准备杀掉这些民主人土。当时,卢汉正在与共产党秘密联系,进行谈判,不愿杀害这批民主人士,就拍电报请示蒋介石。

老蒋当时口述了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卢汉见了电报非常为难,云南讲武堂的老师李根源给他出主意,将电文改一下,他一听感到是个好办法,随即大笔一挥,将电文改成“罪无可逭,情有可原”。

沈醉来到一看,老蒋这分明是不杀之意嘛!就这样,这批民主人土逃过了一劫。后来,沈醉回去跟老蒋汇报,老蒋一听当下大骂“娘希匹,但电令已出,覆水难收,只能怀疑自己当时脑袋发晕或是秘书记错了。

一诗之添,冷落变相助。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有一次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位盲人身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可过路的人如同没看见般脚步匆匆,盲人处在冷落无助的尴尬境地,好长时间过去了,手里那乞讨用的破盆子里依然空空如也。

十五个公文文种的口诀(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3)

诗人拜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走上前去,在盲人牌子上加了一句诗歌:“春天来了,我却看不见她。”这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心,改变了面前冷落的惨景,过路人于是纷纷伸出温暖的手相助。

手中有妙笔,腐朽化神奇。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文字表达能力是多么重要,说“妙笔生花,一字千金”并不为过。

这六则故事,虽然都不是眼前之事,但讲的都是公文中的文字问题,对我们这些从事机关工作的同志来说,应当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警示。有些老同志经常讲一句话,叫做“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讲的是公文准确用词的重要性和不可移易性。

机关公文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如果用词不当,即使是一字之差,甚至是一个标点的误用,也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结合自己这几年从事机关工作的体会,我觉得写好公文要注意“三个不得”:

一、系于全局,关乎大计,“儿戏”不得

公文具有政治性、政策性,稍有不慎,后果难以想象,前述三则故事就是佐证。

第一则故事,把“可以”改成“必须”,使一个国家的主权受到侵犯,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最终导致两国兵戎相见。

第二则故事,“沁阳”与“泌阳”,虽然相差一字,但结果完全两样。若按计划准确行事,部队开赴沁阳,则冯、阎两军会师可合围蒋军;而部队却被一纸错误的命令调到了泌阳,打乱了战略部署,致使阎、蒋单打独斗,冯军只好在数百里之外望而兴叹。

第三则故事,由“大”变“犬”,尽管也只差一笔,然而这一笔之别,罪降数等,没有性命、牢狱之忧,略加小罚便可了事。

第四则故事,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表述的意思大不一样,前者强调的是指挥无方、将领无能,后者强调的是愈挫愈奋、勇气可嘉。

十五个公文文种的口诀(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4)

第五则故事,把“情有可原,罪无可逭。”中的前后两句倒了个顺序,意思大为不同,关键时刻挽救了一批民主人士的生命。

第六则故事,只有添了一句诗“春天来了,我却看不见她”,却让人们顿生怜悯之心,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这六则故事都是因为文字问题导致了政策的变化、方向的错误、轻重的颠倒和意境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到,机关工作同志在办文的时候,一定要从一字一句、一笔一划入手,使公文在政治上正确、政策上对头。

政治上正确,就是要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思想观点要体现、合乎上级的精神,不能有丝毫之违背。

政策上对头,就是要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方向明确,又可具体操作。

具备了这两条,我们的公文就不会出现政治方向的误导和政策规定的偏差。

二、遣词造句,拟稿行文,“草率”不得

毛主席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非下苦功夫、细功夫、长功夫不可。起草公文除了在政治上正确、政策上对头外,最重要的是要把办什么事说清楚、讲明白,实际上就是学习一些形式逻辑。

现实中也确有一些同志该说的事情说不清楚,该讲的话讲不明白。有个单位的领导发现机关大院里养鸡的比较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便吩咐一位秘书写一则通告,让养鸡的把鸡都杀掉

这位秘书马上写了一则通告,贴于宣传栏里。

没过多久,领导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不断,责问养鸡何罪之有?

领导莫名其妙,仔细询问才知是这则通告引来的麻烦。

原来通告是这样写的:“凡养鸡者,一律杀掉。”不是将鸡杀掉,而是把养鸡的人统统杀掉,闹了一个大笑话。

十五个公文文种的口诀(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5)

“机关工作无小事,一字一句总关情”。起草公文必须深思熟虑,详加推敲,这样才会出质量、上水平。

高智同志在回忆给毛主席当机要秘书的经历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1961年1月,河南省委有关农村工作给毛主席和党中央有一个报告。毛主席让他以中央名义起草一个批语,转发各省市。高智把文件反复看了几遍,吃透了精神后,就用中央的口气写了一段批语。其中他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两句话的语次仔细琢磨了好久。最后确定把“相信群众”放在前面,认为不首先“相信群众”,是谈不上“依靠群众”的。

他把批语呈送毛主席审阅,并把“相信”和“依靠”两词的安排次序作了详细说明。毛主席点头说:“是的,不相信,又怎么依靠呢?”说着,欣然写了“照发”二字。

这里讲的就是形式逻辑问题。从这件事,高智体会到:秘书起草任何东西,要勤动脑,善思考,吃透和领会,才能提高文字质量。这确实是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专心校对,细心修改,“马虎”不得

公文中常出现错字,有的是因为没有校对出来,有的是校对出来后没有修改过来,但归根结底是责任心问题。责任心强,就会疾“错”如仇,疾“漏”如仇,反复进行校对,一定要把错字找出来。反之,就缺乏高标准、严要求,草草了之。许多重大错误就是这样发生的。

比如,“对于上级指示,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在微机上用“五笔字型法”录入时,常常把“执行”录成“招待”,就变成了“对于上级的指示,我们一定要坚决招待”。对这类错情,若校对不出来,或没有修改过来,形成正式文件上报下发,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公文的校对、修改是个技术性问题,但在工作中也确有因对技术性问题重视不够,而引发政治性问题的。如何提高公文的校对、修改质量?我体会,应注意三个环节:

十五个公文文种的口诀(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6)

一是“目视”。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发挥视觉的校对作用,发现毛病及时修改过来,这个环节,有时容易“走神”,这就需要有点毅力,有一股不受任何干扰的劲头,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所讲的要“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一意校公文”。

二是“口读”。由前至后朗读一遍,发挥听觉的校对作用,把错误找出来。乔冠华曾讲过:“我起草文件的经验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事情多么急,天色多么晚,我总是在写好后,从头到尾再念几遍,听一听,像不像话。”这个办法很有效。

三是“换位”。换一个人看一遍、念一遍。往往有些错误,由于自己形成了一种“定势”,看几遍都发现不了,而换一个人马上就可能发现。公文的校对、修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抓紧了、抓好了,公文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