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范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范文(糖尿病的护理)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范文

1、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2、病因

1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

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损伤胰岛组织。

2肥胖

肥胖者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或活性下降,故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易导致糖尿病。

3精神刺激、创伤

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它们具有拮抗胰岛素作用,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3、好发人群

1肥胖或超重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2高脂饮食者。

3久坐不动、缺乏活动者,例如出租车司机、办公室文员等。

4长期过量饮酒者。

5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糖尿病病史者。

6病毒感染者也可能有发病风险,例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者。

7妊娠期妇女易发妊娠糖尿病。

4、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就是俗称的“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常伴有软弱、乏力,许多患者有皮肤瘙痒的伴发症状,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

典型症状

Ⅰ型糖尿病

1起病较急,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诱发起病,可有家族史。

2典型者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三多一少症状。

3不典型隐匿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遗尿,食欲可降低。

4 4.20%~40%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

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年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有较强的Ⅱ型糖尿病家族史。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且隐匿,病情相对较轻,体重超重或肥胖,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脂代谢异常。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健康体检而发现血糖升高,仅约50%患者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妊娠糖尿病

妊娠中、末期出现,一般只有轻度无症状性血糖增高,分娩后血糖一般可恢复正常。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发病年龄小于25岁。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发病早、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身材多消瘦,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

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

部分病人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常常与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多数病人停用后糖代谢可恢复正常。

伴随症状

Ⅰ型糖尿病

可伴有视力模糊、皮肤感觉异常和麻木,女性患者可伴有外阴瘙痒。

Ⅱ型糖尿病

部分患者可长期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血糖升高,或因并发症就诊才诊断为糖尿病。

5、检查

1尿糖测定

2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

4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6、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糖代谢障碍,蛋白质过多分解消耗有关。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使蛋白质,糖,脂肪代谢异常有关。3潜在并发症:与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5 知识缺乏:与缺乏糖尿病的有关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的 知识。

7、护理措施

1口服用药

了解各类降糖、降压、降脂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剂量服用过多造成血糖过低或者剂量服用过少造成血糖控制不佳,需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如果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

2运动

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3血糖监测

可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在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主要监测空腹血糖或者餐前、餐后两小时血糖,并进行记录。

特殊注意事项

Ⅱ型糖尿病因血糖调节功能差,易伴发低血糖,须随身携带糖块。当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可以及时补充糖分,如果没有缓解,需立刻急诊就医。此外,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如下:

1准确执行医嘱,按时注射。使用胰岛素笔时要注意笔与笔芯相互匹配,每次注射前确认笔内是否有足够剂量、药液是否变质等。

2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5~30℃)可使用28~30天,无须放入冰箱,但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剧烈晃动等。

3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与轮换,胰岛素釆用皮下注射时,可分别在上臂、大腿和臀部等部位轮换注射,尽量每天同一时间在同一部位注射。如病人参加运动锻炼,不要选择在大腿、上臂等活动的部位注射胰岛素。

4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确定合理的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避免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饭等。

饮食调理

1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主食定量最简单的办法是一餐一拳头大小的米饭。

2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颜色种类要多样。

3常吃鱼、禽,蛋类和猪肉类适量,限制加工的肉类。

4奶类、豆类每天都应适当进食,加餐要合理选择。加餐一般建议糖尿病人选择奶类、坚果类或者水果类。

5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6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建议先吃蔬菜,后吃主食。

7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比例后,按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4kcal,每克脂肪产热9kcal

8体重低于理想体重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伴有消耗性疾病者,能量摄入可适当增加10%~20%,肥胖者酌减,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

9成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25~30g/d。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6g以下。

10戒烟限酒。

11合理餐次分配,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比例后,按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4kcal,每克脂肪产热9kcal,将热量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并根据个体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

8、健康教育

1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2经常运动,防止肥胖,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五天,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