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2019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工作推进会在珠海横琴湾酒店举行。人力资源部领导、省级博士后管理部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人员、流动站设站单位专家代表围绕“如何提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招收和管理水平”进行了充分交流,并通过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推动校企联合、推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密切产学研结合以及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健康发展。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干啥的(集思广益献策献力)(1)

2019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工作推进会现场

会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霄主持。中国博士后制度于1985年建立,今年已是第34个年头。活动现场,他用一组组数字,对博士后制度在我国人才队伍成长壮大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王霄介绍道,“30多年来,我国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22.5万余人,目前在站人数6.6万人,每年基本保持2万人左右数量进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332个,分布在49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723个,目前共有96位两院院士具有国内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

时隔三年,人社部、博管会再次开展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的评审工作,共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99家,工作总规模已经达到3723家。另外,国家把工作站博士后人员进站年龄从35岁放宽至40岁,也充分体现了对工作站博士后招收工作的支持。

活动现场,北京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范德尚提出,能否建议将国家有限资源抓成有力拳头,从而吸引全球博士毕业生齐聚中国;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陈荣华表示,发挥市场意识解决博士后实在困难是关键;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干部田圃提出,应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资助支持以及整合人才资源三方面推动博士后流动站的充分运用。

面对博士后所提出的发展困惑,珠海市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邓练兵表示,工作站需注重自身定位,人才招聘要有清晰目的。通过调研发现人才需求,利用优势展开合作交流,最后达到成果转化目的。最后以大横琴科技公司对博士、博士后的补贴力度举例,希望进一步推动横琴招才引智工作进展,从而吸引高端人才扎根珠海、扎根横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文峰做总结发言,他从明确制度和倾斜政策、优化服务环境和手段、探索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情况进行了归纳。并从内部形势和外部形势分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临的形势,以及提出如何让工作站长期发挥博士后平台在引进人才、建立高校良性互动、保持活力,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引导和服务等思考问题。

下一步提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从尊重博士后意愿、选择合适工作平台、开辟高校教师生源、推动创新实践开展、突出政策引领、加强人才服务、努力创造环境等方面展开工作。夏文峰建议道,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建设为人才服务的大电子平台。为了引导设站单位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年底将启动对2015年以前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客观标准以及如何实际的反映设站单位的工作进展将会成为评估工作的考量。

最后,夏文峰呼吁道,“希望各方加强和工作站的联系,建立层层联系机制,继续完善国家——设站单位三级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博士后分级管理体制的作用。”

主办单位:

横琴新区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珠海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指导单位: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