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活的111(制造)

先来看“制”字: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1)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2)

这个“制”字是以刀“美化”树木。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3)

这个“制”字是以刀“剪裁”动物毛皮。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4)

这个“制”字是以刀“削砍”植物上的部分组织用以制作衣服,或者就是“像美化树木一样来剪裁衣服”。

再来说“造”字:

现在主流解读“造”是“造舟”“造房”,笔者认为是错误的。例如: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5)

看看其他一些“造”字吧: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6)

除了房子和舟以外,还有“口”不断向上之声音。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7)

这个“造”字除了房子外,还有行动的符号“行”,以及与“足”有关,也有“口”不断向上之声音。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8)

这个“造”字有舟,有“兵器”,中间还有“口”,口旁还有一个长长的指示符。

连体字制造(汉字自己会说话111)(9)

这个“造”字有一个“大人”和“足”,还有“口”不断向上之声音。

总之,古代“造”这个字,笔者认为是“大人物前来制作现场调研时,说话声音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其声音也越来越大”,表达的是“视察观临并讲话”的场景。

所以在流传下来的词语中有“造访”、“造次”等等,都是这个意思。比如半文言的四大名著中经常有“休得造次”之语,就是他人提醒“造次”之人,不得“像有身份的人那样随意讲话和作出动作”。

所以,“造”之原始意义已经发生变化。我认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制造”二字的连用所导致的。

“制造”的原始意义,可以从上述解读中得出:领导造访制作现场制度化、经常化就是制造的原意。但是,由于这种情况发生在大规模制作“舟”“房”等“工程”的过程中,所以“制造”二字变渐渐演变为现在我们所常用的“制造”之意了。

明白了“造”的原始意义,有助于阅读半文言文、文言文。

《易经》中“飞龙在天,大人造也”,指的就是“大人到制作工程现场的场景表现”。

我致力于解读文字,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来源:古代智慧明明就在那里,由于读不懂文言文而难以获得,太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