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苏州一定要去百年老店去品尝下苏式茶点,品下不一样的饮食,今天我们介绍下苏州的百年而不衰的美食老店,找到那难忘的味道。

来到苏州,观前街是一定要去的地方,走入观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门面就是苏州百年老店"陆稿荐"肉铺。以"酱汁肉"名扬姑苏的陆稿荐在苏州老字号中也可称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陆稿荐初创,当时是一家普通的肉铺。店主陆某将店设在苏州东中市崇真宫桥晚,专营生、熟肉。

苏州人走油肉的正宗做法(苏州百年美食老店之)(1)

为什么会取名"陆稿荐",今天我们就普及下这个百年老店的传奇历史。

相传某年四月十四日"轧神仙"前夕,有个衣衫褴楼、背一条破草荐、手捧两只叠在一起的旧陶钵的乞丐,走进肉店求宿。陆老板见其可怜,遂发善心允他在灶门空地上蜷宿一宵。那乞丐把草荐铺在地上,两只陶钵合叠当枕,呼呼入睡。次日凌晨那乞丐不辞而别。等到烧火伙计烧肉时发现灶前有条破草荐,于是随手撕碎往灶堂一塞付之一炬。不料一阵异香散发开来,店里人都惊呼"香得来、香得来"。陆老板知后觉得奇怪,暗忖昨 日那乞丐莫非是仙人化身,那两只陶钵合叠恰是个吕字(叠 口为吕)。悟到此,陆老板连忙把未曾烧掉的破草荐留下来, 每天抽出一根放在灶内,烧出来的肉异香扑鼻,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带都闻到阵阵肉香。一传十、十传百,顿时生意兴隆。陆老板灵机一动,干脆将肉店的牌号改名为"陆稿荐",还将吕纯阳化身乞丐借宿留草荐的事大肆渲染。从此,这家陆稿荐肉店长盛不衰。

卤汁抹上,使酱鸭皮红带甜,肥嫩可口,色、香、味俱佳,称之为"秘制酱鸭"。还有苏州一年一度的传统时令产品"酱汁肉",也是陆稿荐的名产。酱汁肉加工时用肥瘦均匀的条肉,切成小方块,加红曲、砂糖、香料等复制而成,其色红似樱桃,其味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其他如砂仁腿胴、酒焖汁肉、百叶包肉等也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品。据成稿于1934年的《醇华馆饮食脞志》载:"苏州从前有陆蹄、赵鸭、方羊肉之称。陆蹄谓陆稿荐之酱蹄。熟肉店以陆稿荐、三珍斋两家最为驰名。其出品以酱鸭、莲蓬蹄为上,酱蹄筋、酱肉次之。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观东之者陆稿荐。

苏州人走油肉的正宗做法(苏州百年美食老店之)(2)

随着岁月的流逝,店主倪松坡年老体弱,无力继续经营所有企业,于是,将观前街陆稿荐分给二子倪柜香经营。倪柜香接管后,生意仍然颇好。民国年间,自观前街拓宽后,近火车站的梅村桥建成,平门开放,交通便利,各地来苏的客商游人可直达观前,使观前游人骤增。陆稿荐的熟肉生意更为兴旺,声誉亦日益扩大。因此在同业中相互竞争更为激烈。观前街陆稿荐为防他店冒牌,特地用以麦穗为底座加添"大房"两字并注明"只此一家,并无分出"的标记,向民国政府登记为注册商标。 陆稿荐店主因店中营业久盛不衰,渐渐放松了管理。平时只顾自己烧香拜佛,加上夫妇俩又吸上了鸦片,恣意滥用店内经费,店中业务一度衰落。后由其子倪肇鸿接手,他熟悉店务,锐意进取,接手不久,经营即重呈起色。1935年倪肇鸿病逝。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大房陆稿荐干1956年公私合营;1958年"大跃进"时期,其后方工场改为平江区食品厂;"文革"时期,改为苏州熟肉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上级批准,恢复大房陆稿荐原名。1981年经江苏省商业厅批准,陆稿荐在观东醋坊桥换原址扩建了1833平方米面积的三层生产、营业大楼。1985年春节,门楣上闪耀着"陆稿荐康熙二年创建"招牌的大楼建成。陆稿荐开始继续以新的姿态供应各种久负盛名的传统苏式卤菜,满足大众的需要。

这个百年老店,味道独特 ,值得品尝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