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前三岛”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海外三神山”

蓬莱、方丈、瀛洲是战国、秦汉时期传说中在渤海或东海中的三座神山。那个时候还没有黄海的概念,渤海与“东海”是相连的,而且分界与范围也没有当今这样严格。尤其是上古时期,由于科学落后,对洋流、台风、海市蜃楼等海洋气候天象等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识进而产生神秘的迷信思想,在海上对方位的把握还是比较原始粗疏的,因而近海渔民船夫演绎敷衍出了种种传说,作为今人我们要充分理解这种历史的局限性,不能太生硬古板,非要用今天的概念和观念去套古人古书。“三神山”传说与海市蜃楼有一定关系,但是我们知道,海市蜃楼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神山”,而是对某一处地方的大范围甚至全面的折射。既然单独说“三神山”,当是某种现实的反映,就是海中某处的确有三座山岛。

现代学者王献唐认为蓬莱、方丈、瀛洲三个名称来自东夷,其实并不尽然。笔者认为这三个名称(解释详见下文各节)仍然是古代汉语的词汇,并非东夷词汇。反倒是淳于、祝其、琅邪、食其等等用汉语词法难以解释得通的词汇,语源为古东夷语的可能性更大,只是汉语将其音译,就成了双音节的单纯词。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陶符可能是古东夷语的文字记录。

蓬莱南王可以爬的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1)

大汶口文化的文字记载了古东夷语的词汇

蓬莱南王可以爬的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2)

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画,是符号还是文字?

如果三神山有现实的原型或所指,那又是指什么地方的三座山岛呢?如今胶东半岛有蓬莱市,蓬莱以北渤海中是长岛,面积较大可以定居的小岛就有十几个,远远超过三个,而且这些岛都容易到达,考古发现从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的多个遗址,说明这些岛上五六千年以来一直有居民,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可以排除三神山的可能性。辽东半岛的长兴岛一带情况也差不多,岛屿数量过多,靠近大陆,海市蜃楼不常见,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在当今渤海,找不到符合三神山条件的三座岛屿。《列子 汤问》云“勃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又云龙伯之国有大人钓走了驮山的巨鳌,所以两座山漂走了,就剩下三座山。其实龙伯之国就是《山海经 海外东经》里说的奢比即奢龙亦即赣榆(原书作肝榆,后世至今均为赣榆),是黄帝任命的东方诸侯。《管子 五行》说“黄帝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奢龙辩乎东方,故使为土帅”。而笔者《山海经证真》已经证明大人国即今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其北的奢比之尸即在今连云港云台山向北至赣榆区一带滨海地区。

因此笔者认为三神山传说原型来自连云港沿海一带,而当今江苏连云港海州湾黄海深处恰好有“前三岛”。因为附近的秦山岛上常常可看见这三岛的海市蜃楼,具备了传奇的特征,加之距离大陆较远,航行难度较大,加深了其神秘感。更为重要的是,笔者从古文字学的角度研究发现,此三岛形状轮廓恰好具备了三神山名称的基本特征,因而颇疑其即文献传说中的三神山原型。

三岛轮廓可参考谷歌地图,比例尺为万分之一时,在电脑屏幕上可看清三岛的轮廓。其中平岛(平山岛)为两头大中间细的细腰蜂形。而达山岛(达念山)与车牛山岛都是近乎四方四正的形状,不同的是二者的植被。达山岛(达念山)基本上为林木覆盖,而车牛山岛上树木稀少,多为荒草。所以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平岛即瀛洲,车牛山岛即蓬莱,达山岛即方丈。

平岛(平山岛):即瀛洲。正如笔者《字觉:汉字树图梳理与“无理字”初探》书中所言——从文字学角度看,嬴从女从盈,象细腰蜂及女性丰胸细腰肥臀之S形。该岛正为细腰之“嬴”形,故名瀛洲。瀛洲这个名称,只能用于轮廓两头大中间细的狭长状岛屿,不是随便什么轮廓的岛屿都可以叫瀛洲的。


蓬莱南王可以爬的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3)

平山岛细腰葫芦的轮廓符合瀛洲的特点

达山岛(达念山):即方丈或方壶。该岛形状方正且小,故名。植被多为林木,荒草不多,说明该岛地下水源丰富,可以满足树木的生长。正因为淡水资源丰富,故而有“壶”之称,不可能把一个缺乏淡水的岛屿称为壶,加之轮廓方正,所以叫“方壶”。至于也叫“方丈”,是说其面积很小,好似一丈见方。


蓬莱南王可以爬的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4)

达山岛符合方丈(方壶)的特征:轮廓四方,淡水丰富似壶

蓬莱南王可以爬的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5)

达山岛水源丰富林木茂盛可供定居

车牛山岛:蓬莱。该岛荒草茂盛,树木稀少,说明该岛地下水源欠缺,无法满足树木生长。对于相距不远处于相同气候带的三岛,这种植被上的差别只能是地层构造和岩层土壤结构不同所致。而蓬、莱都是常见的荒草野草,其实并无神秘或者美好的含义。至于山东烟台的蓬莱,海滨蓬草莱草茂盛的地方很多,故而烟台滨海地区有蓬莱不足为奇,然而烟台蓬莱毕竟不是在深海的岛屿,是海滨半岛而已。


蓬莱南王可以爬的山(就是传说中的蓬莱)(6)

车牛山岛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2

人们往往在秦山岛看到三岛折射过来的光影,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当时人以为仙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