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的南丹就会寒意浓浓。今年的小寒节气过后,冷雨菲菲,寒风凛凛,人撑着伞也会举步难行。一个周末,我全家6个人:妻儿、女婿、外孙狗和我,却相约去王尚移民安置点看望白裤瑶“老同”。
这个王尚安置点是南丹县委县府在脱贫攻坚阶段实施的“千户瑶寨,万户瑶乡”重大工程之一,里湖乡几千户白裤瑶贫困户被集中安置到王尚这个地方。我们驱车刚至王尚坳口,烟雨朦胧中的“千户瑶寨”就呈现在眼前。一栋栋、一排排黄白紫红相间的楼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屋前房后,低处种草皮,高地植桂树,绿化规模不亚于城市;水泥道路,穿寨走巷,一条条,一道道,有名称有路标,畅通无阻,干净整洁。
这就是瑶民贫困户安置区?一直住城市套房的儿子大声惊呼!
媒体曾有过报道,搬迁到这里的贫困户,房屋分配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口数量决定面积大小,并且不用自出分文。每家一栋,每栋两层,最小75平方米,大的200多方平米。室内客厅、餐厅、厨房、房间、卫生间、露台、电冰箱、洗衣机、电视......一应俱全。与其说这些是贫困户安置房,不如说是山中小洋楼城里大别墅,一看就感觉比城里的套房好住,我们十分羡慕。
记得十几年前我去香港旅游,看到著名影星成龙的别墅,建在半山上,两层楼,规模也跟这里的一栋差不多。导游当时介绍,成龙的别墅价值几千万元呢。
我的一名学生,一位白裤瑶老同的儿子在作文中曾感慨道:“我们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一直像在做梦一样。搬迁前住的是又矮又小的木房子,风来风扫地,月来月点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场景正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首诗里写到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老同”又叫“老庚”,就是“兄弟”的意思。汉族人喜欢这样称呼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男性瑶族同胞,感觉亲切。我们这次造访王尚,既没有政治任务,也不是采访报道;既不是走亲访友,更不是跟团旅游。之前也认得哪个“老同”,谈不上预约,纯属于“微服私访”。
我从网上了解到,这里是白裤瑶民族聚居地,是世界白裤瑶之乡。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现在仍沿用时代久远、设计科学的粮仓,依旧保持瑶王印、血手印等民族服装文化符号,沿袭古老的砍牛祭祀仪式。粘膏树、铜鼓、长席宴、吹牛角等民俗文化符号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主角,原真性、文化性很强。
没想到读新闻传播专业即将毕业的儿子,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毕业论文选题为《南丹白裤瑶文化的传播研究》。于是,全家人就陪着他来了。我们知道,这次冒着严寒和冬雨匆匆而来,又无任何预约,想要一探这个神秘民族如此之多的文化,显然做不到。这次只能说是来踩个点,感受感受冬季的瑶寨新居生活。
路上很难看到行人。好容易在一个标志性建筑物——瑶家粮仓里看到一个裹得严严实实、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的“老同”,五十多岁。我们跟他打了招呼,然后递上一支烟。刚寒暄几句,他的话匣子迅速打开了。他家是五保户,就他和老伴两人,没有孩子,两个侄女来这里跟他们读书。老家离这里五公里左右,水泥路相通,一年种一季粮食,主要是水稻,种一年够吃三年。平时三轮摩托车往来劳作和运肥运粮食,十分方便。拥有两层楼75平米,秋收过后,基本居家不出。我们问:“家里平时生活费用何来?”他笑着说:“我们享受每人每月的低保200元,基本够用。看病也有免费医保,不用自己出钱。”他养有8只鸟,鸟笼精致漂亮。他这个雨天出来,就是给他的鸟“放风”——把鸟笼挂在树上,让鸟呼吸新鲜空气,自由鸣叫,似在呼朋引伴。他说,粮食进仓之后,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养鸟。问他养鸟何用?他笑着说,空闲,养着玩。每只鸟每个月需要20元的鸟料。平时养着,碰上节日,拿到斗鸟场跟别的鸟试试斗功。斗赢了,如果被鸟商看中,就可以出手,几百元、几千上万元不等。但这样的机率很小,这里几乎家家养鸟,五、六年能卖出一只算是运气好了,主要还是养来解闷。
我们提出想到他家里看看,他很热情地领我们进去。家里一圈人围着火炉在看电视。他爱人脸上始终挂满笑容,身体看起来很好。其他几人,一个是他大哥,从老家来这里准备去吃喜酒的,另外两个是侄子,一个侄媳妇。稻谷堆放在堂屋,祭祖的香火旁画有添粮补寿的祈符。转了一圈屋子,到处挂着鸟笼,也有丝瓜瓤、干豇豆等自种作物。楼顶正在熏烤腊肉,年味已经很浓了。“老同”们安土重迁,原先大家都不太喜欢搬迁,现在住习惯了,感觉很好。他们也偶尔在屋旁开出一块菜地来,种些青菜、豌豆之类的,记忆着老家的生活。
走出五保户“老同”家,就看到不远处有一位中年“老同”在家门口做木工活。那位“老同”正在低头锯、磨五块像切菜砧板大小的木板。问:“弄这个做啥用?”“给五个孩子做画板,每人一块。”“画板?这里的孩子都学美术呀?”我们很好奇。他说:“不是的,是用来垫在白布下面图白裤服饰图案用的。这木板是用粘膏树来做,其他树不行,只有这种树做的木板才不打滑,光滑了就画不了图案。”问:“你家自己做白裤服装吗?”“做的,老婆正在家里做呢。”我们走进屋里,四个孩子正在烤火看电视,一个妇女专心致志地在一块白布上绘制着图案。我们凑近一看,白布上呈现一些纹案,她正在用粘刀醮着粘膏一点一点的涂,粘膏在文火上烤着。这种粘膏是从白裤瑶民族专门种植的粘膏树采来的,颜色通过文火熬制之后,可以从蓝到紫到黑。我们看到服饰上的不同颜色都是用这个粘膏画出来的。我们看她很费时费力的样子,就问:“制作一套白裤瑶服装需要多少时间?”。她说:“专门画、涂一块布上的纹案,需要三、四天时间。-件衣服要三块布,仅画、涂纹案,一条白裤子就差不多需要半个月时间。所以,手工缝制一套服装,光时间就不少于一个月。”难怪后来我们到瑶服专卖店一问,每套价格几千元呢!“老同”们一般自制的服装不出售,都是自家人在逢节日、红白喜事时穿戴,平时还是穿街上买来的大众服装,便宜好洗。
她家有五个孩子,四女一男,大女儿在读技校,其余四个就在家门口读小学,读书免费,学校还有营养午餐。政府给了房子,粮食自己回老家种,农闲时间丈夫出门打些零工,自己在家照看孩子,做这些服饰。看着两个大人忙个不停,有使不完的劲,小孩子们在嬉戏,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已近中午,雨越下越大,外孙孙也喊饿了,我们到里湖乡街上找吃的。突然风雨中传来震天的铜鼓声,我和儿子闻声而去,以为在搞什么活动。临近一看,原来是三个“老同”正在试鼓。他们很投入,对陌生人的到来全然不知。一位在用电锯精心打磨一个铜鼓的内壁,两个在试鼓音。试鼓音的一个负责敲打,一手拿着小铁棍,轻轻的敲打鼓侧,一手拿着鼓槌一起一落的敲打鼓面,耳朵在认真的辨听;另一个则双手提着一只风桶(木桶)往鼓孔里一送一抽,目的是往孔里送风,让风声与鼓声产生共鸣,使鼓声更雄浑、更有节奏感。旁边一群看热闹的的“老同”说,敲鼓的人就是这里的铜鼓传承人。他从铜鼓厂买来铜鼓后,必须重新进行无数次的打磨修整和试音。为了达到最好音质标准,一面鼓试上十天半月是经常的事。他们对铜鼓的热爱,做事的专一、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
里湖瑶族乡乡府所在地的王尚小学,刚获得“广西未成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也是我们本次出访的一个目的地。 王尚小学是南丹县脱贫攻坚的配套工程。目前,该校小学部和附属幼儿园的1000多名学生,贫困户子女均占85%以上,是一所以白裤瑶族学生为主的寄宿制学校。 里湖瑶乡中心小学传承下来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在王尚小学发展成了一个个别具特色的课外兴趣传承班。包括铜鼓、皮鼓、陀螺、牛角、刺绣、纺织布、白裤瑶民族舞蹈等10个兴趣班。皮鼓、铜鼓传承班约200人,曾多次参加过区内外大型活动演出。陀螺传承班学生蓝德宾还把陀螺打到了20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全运会。
每天大课间,随着56面皮鼓敲响,1000多名孩子围绕皮鼓和铜鼓,伴随民族器乐,一起跳起白裤瑶民族舞蹈《阿娅逗仄》。那场景,应该不亚于《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可惜周末没上课,未能亲睹其精彩。
除了门卫,校园静悄悄。我们征得门卫同意,进入校进行参观。新建校园,面积十亩左右,每一栋建筑都融合着新时代和白裤瑶民族气息。教学区、运动区、住宿区布局合理,地域分明;绿化、美化令人赏心悦目;校园整洁,宿舍内务井井有条。儿子说,这哪是乡村民族小学?许多城市学校都不敢与之媲美!难怪她还享有“国字”称号——全国乡村温馨校园。该校还两项殊荣:广西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雨仍在下个不停,冷风不断灌进领子,裤腿溅上泥浆,水浸进双鞋,可我们不觉脏、不觉冷,心里暖烘烘的。因为我们在此时此地看到:白裤瑶“老同”住有别墅,衣食无忧,玩着所好,学有所去,“活化石”文明传承后继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