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什么?

人类出现在地球之初,便碰到一个不可规避的难题,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长,如何通过人类行为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资本出现那天起,经济便堂而皇之地主导了主流社会的行为。

我们置身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无法规避经济学,无论购物、理财、投资,小到个人生存、企业发展,大到国家运筹帷幄,掌握经济学的“道”,将使我们的行为,更好地做出最优选择。

作者亚瑟.奥沙利文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多所常青藤高校执教。是城市经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其著作《城市经济学》风靡全球。

史蒂文.谢弗林和斯蒂芬.佩雷斯博士,都是经济学领域的知名教授。他们共同合著了这本《经济学究竟是什么》一书,深入简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五个核心原理,将纷繁复杂的经济运行规律,抽丝剥茧,揭示经济学的真相。

当你了解了世界的真相(的人都需要了解的真相)(1)

研习它,可以让你拥有更精确的决策力,多角度严谨地思考力,以及学会解读经济数据,提升判断经济政策的可行性。

原理一: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在同样的时间段里,我们获取某个事物就需要放弃一些东西。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某些看似免费的产品,实际上也有成本。经济学家最喜欢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性总喜欢逐利,爱被一些看似廉价的东西所吸引,但殊不知,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某直播平台,创立之初,疯狂吸引流量,免费且直接送钱,像不像某打车平台一个套路,当它逐步积累到行业头部时,掌握的大量流量,便开始了规则的制定,此刻便是吸金的开始,当初那些受些蝇头小利的不明真相的小白,便成了资本收割的韭菜,除非你置身其外。

如果你有15元,你会买一杯奶茶,还是买一张CD。这便是机会成本,消费的动机,取决于心理预期,哪个更能满足当下的需求。

而经济学则告诉我们,还要考虑收益与成本。比如奶茶是沉没成本,喝完就没了,可能喝时满足感很好。CD在你听完后,也许某天还可以到二手市场去流通,或是放若干年后,成了稀缺的资源,有了更高的收藏价值,也未可知。

原理二:边际原理

脑海中,提到边际,就想到一堆馒头的画面。一个几天没吃饭的饿汉,眼前一堆白花花的大馒头,你想他会怎么做?没错,吃一个时,他觉得这是人间至上的美味,看都没看就下肚了,没感觉。一连吃下5个,他这才打了个饱嗝。

这时,你怕他没吃饱,继续劝他再多吃点,第6个小时,他脸上的表情,不再愉悦;第7个小时,你看得出来,他有些厌烦;第9个时,他直接向你摆手,不吃了,不吃了,像嚼蜡一样。

用一个更直观的词来说,就是物极必反。当收益上升到一定程度,必定伴随着下降,股市的曲线图便是如此,经济运行周期也是同理。

当你了解了世界的真相(的人都需要了解的真相)(2)

原理三:自愿交换

人们所有的交易原理,是基于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除非交易能获得福利,否则自利的人是不愿意以物易物的。

这是经济学假设的自利的前提。

如果有例外,便是利他的人。这当然是反经济学的。

在市场经济,买卖双方遵循的便是双方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原则,在此基础上的自愿交换,应运而生的学科,便是商务谈判。

原理四:边际报酬

提及边际报酬,就会想到递减。

通俗点说,就是生产某一要素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后,产品产量将会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比较好理解,还是物极必反。

当你了解了世界的真相(的人都需要了解的真相)(3)

原理五:实际价值

有多少钱只是数字,我们更看重的是金钱所产生的购买力。

88年的100元,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万元。

这便是实际价值与表面价值的差异。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万变不离其宗,书中采用“情境式案例-核心关键词-手把手分析-应用场景”等路径,简明系统地帮你认清经济学的真相,走出谬误,厘清经济分析的逻辑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