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安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里程碑的一年,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经济总量稳居第十名,这是安徽建省以来第一次跻身十强省份,对于从江南省分裂出来的安徽取得这个成绩可喜可贺,毕竟隔壁的江苏常年位居第二强省,一母同胞的安徽没理由一直这么弱。2020年前三季度,合肥GDP7182.3亿,全年GDP破万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意味着安徽将拥有第一个万亿城市,GDP破万亿代表着这个城市已经产生质变,无论是吸纳、辐射能力,还是在争取国家政策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安徽合肥进入全球百强城市(安徽跻身十强省份)(1)

2020年前三季度,合肥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位列全省第一,前三季度GDP达到7182.3亿,去年合肥普查后三季度数据6759,全年9408,四季度9408-6759=2649,占比2649/9408=0.2816,按照今年前三季度7182.3计算,达到一万亿,第四季GDP要达2817.7,占全年比重2817.7/10000=0.2818,与去年第四季度占比基本一致!所以合肥第四季保持目前的发展,全年GDP破万亿基本无悬念!

安徽合肥进入全球百强城市(安徽跻身十强省份)(2)

芜湖第三季度经济复苏开始明显加强,相比前两个季度,第三季度的芜湖显得相当强势,跟第三名的滁州差距在第三季度越拉越大,安徽第二城的位置还是极其稳当的。

安徽合肥进入全球百强城市(安徽跻身十强省份)(3)

滁州作为安徽最大的一匹黑马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不仅紧追芜湖,跟阜阳的差距也没有缩小的迹象。成功对接南京江北新区跟苏滁州产业园的落地,为滁州添加了源源不绝地发展动力,滁州未来的定位就是安徽的苏州,第二产业极其发达。滁州位于南京跟合肥的中间地带,合肥跟南京如果效仿成渝发展一体化都市圈,那么滁州就真的起飞了。

阜阳越来越有皖北大哥范了,依托充沛的劳动资源跟土地资源,阜阳正源源不断的接受来自长三角的产业转移,虽然阜阳的经济总量全省第四,但是阜阳的人均GDP在全省仍然是倒数,较为贫瘠的教育资源是限制阜阳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门槛之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阜阳最主要的产业类型,这也符合阜阳当地的实情,产业升级对于阜阳来说还毕竟遥远,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重中之重。

安徽合肥进入全球百强城市(安徽跻身十强省份)(4)

马鞍山、宿州、蚌埠、亳州、六安、宣城等城市也保持着健康的发展速度,作为安徽的中坚城市,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仍然较小,整体影响力较小。马鞍山、宣城等皖南城市主要还是受限于人口数量严重不足,较少的人口数量撑不起较大的城市体量。宿州、亳州、蚌埠等皖北城市的快速发展让我看到了一个减弱版的苏北,较多的人口、较低的城市体量,安徽想要真正屹立强省之林,皖北是必须是重中之重,只有皖北脱贫了,安徽才有底气说自己是强省。

安庆这座古城,安徽的前省会。不仅经济总量被滁,州、阜阳超过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全省最慢,昔日的长江五虎已经彻底没落了。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发展方向是安庆目前需要考虑的事。

安徽经济总量最低的五个城市,也是前三季度GDP没有过千亿的五个城市,淮南、淮北、铜陵、池州、黄山。其中淮南、淮北、铜陵都是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一直困扰着这三个城市。黄山跟池州则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头等要务。这五个城市都有着一个共同点:人口稀少。寿县划入淮南、枞阳划入铜并陵目前来看并没有根本性解决这两个城市发展困境。

总体来看,安徽各个城市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有城市都崛起了,大安徽才真正崛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