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咸味的主要来源,不仅是烹饪美味的需要,更是维护生命的保障,每一个人的必须品,古代的战略性资源,后来汉武帝将之收归国有,成为国家垄断型产业,一直持续到前些年。因此,欲要揭开商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必然少不了对“盐”的探究。
1959年,在山西运城夏县,距离二里头遗址不远的地方,考古发现“东下冯遗址”。在该遗址内,考古发现了密集的圆形建筑基址群,通过对土壤的分析,证实此地是储存山西南部解州盐池的仓库,储量上限高达12075吨。
问题在于,“东下冯遗址”处于夏朝到商代前期,年代大致在前19—前16世纪,那么商代晚期的食盐基地何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东下冯遗址”的规模来看,商朝对食盐的需求很大,不是一般的盐矿可以满足。近些年的考古研究,慢慢揭开了其中的秘密,也解释了纣王为何不顾周人威胁而拼命攻打东夷。
纣王为何不征姬周
所谓“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武王克殷之后,为了政治需要,周人的确隐瞒了一些商周关系,但无论怎么隐瞒,可以肯定的是,商人从未主动攻打周人,哪怕周人已经明目张胆的造反了。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姬周犹如坐火箭般变强,迅速从一个落难部落成长为西部霸主,于是就引起了商朝的猜忌,文丁囚杀季历就是如此,后来纣王担忧激反周人而对姬昌“囚而不杀”、乃至释放。
但在此后,先是姬昌僭越称王,以及攻打位于山西长治的黎国(商人盟友,距离朝歌极近),灭掉了商朝在西部的重要棋子崇国等,后有姬发召集起义诸侯在孟津观兵,实质计划伐商,只是姬发觉得准备不足而放弃。因此,周人不是偷偷摸摸的造反,而是明目张胆的造反,纣王焉能不知?
既然周人早有造反之心,为何纣王从不武力惩罚周人,以至于最后被周人一战灭掉?原因很简单,商朝有更大的火要灭。
东夷造反战争爆发
东夷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始于大汶口文化,曾一度与夏族结盟,标志是东夷人伯益辅佐大禹治水,但夏启排挤伯益而夺得大权,为后来埋下隐患,后羿代夏标志着夏夷反目,最终在少康时才打服东夷。商朝之后,东夷一度臣服商朝,但随着商朝实力下降,东夷蠢蠢欲动。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武乙是纣王的曾祖,那时东夷就已入侵淮、岱(泰山)地区,而两地距离商朝核心统治区很近,可以说近在咫尺。
面对东夷入侵淮岱,商人有何反应,没有相关文献记载,但到纣王时期,纣王在黎国狩猎时,东夷明确造反了,甲骨文记载“东夷叛之”,接下来又记载“在十月又二,往征夷方”、“在十月,王来征夷方,在攸侯喜”、“在三月,来征夷”,甚至纣王多次亲征东夷。总之,商夷战争非常激烈,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武王伐纣时,商朝还有军队征讨东夷,所以牧野之战中才仓促武装起10多万东夷俘虏。
东夷反叛,又离商都较近,纣王必然需要征讨,但问题在于,周人实力强大且步步紧逼,纣王为何不能暂缓攻打东夷,偏偏要与东夷拼个你死我活?考古显示,因为盐路等的问题,纣王有着不打不打东夷的原因。
东夷扼住商朝盐路
商朝前期,“东下冯遗址”已经停止运营,说明商朝晚期吃的不是解州池盐,那么纣王吃的是什么盐呢?考古证实为海盐。
在山东阳信李屋、寿光双王城等遗址中,考古发现多处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制盐作坊,数量和规模都相当可观。在作坊群不远的内陆地区,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盐工定居聚落群,其中晚商文化的聚落,比中商时期骤然增至400余处以上,人口数量明显增多,说明当时制盐业的繁荣与发达。学者估计:整个商王朝控制的沿海地区,直接从事盐业生产的人数应在5000人以上,制盐作坊总数超过500个,规模非常巨大。
中科院文章《商王朝的“海洋资源”开发》中指出:夏王朝和商王朝前期开发利用的是晋南的池盐,商王朝晚期开始转向东部沿海,大规模开发了海盐资源。
然而,东夷主要活跃于山东、江苏一带,早在帝乙时就已入侵淮、岱地区,纣王时又大规模造反,必然会对商朝盐路造成威胁,甚至经常切断商朝盐路。因此,从食盐安全上讲,纣王没有办法暂缓与东夷的战争,只能与之血战到底。(上图中的人方,就是夷方,与莱夷都属于东夷)
除此之外,武丁时任命妇好攻打东夷,其中就有“取玉”、“正(征)玉”的记载,妇好墓中的玉、贝很多都是来自南方;西周初期,周人也攻打东夷,目的是为了产于南方的各种“吉金”。因此,纣王攻打东夷,除了盐之外,还与青铜、玉石、贝壳等战略物资有关。
或许,武乙时东夷入侵,并没有触及商朝痛处,故而双方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但纣王时东夷造反,切断了商朝资源输入路线,导致纣王不得不打。
最后,纵观人类战争史,主要就围绕着“资源”展开,或为了获得资源支配权,或为了掠夺资源,或为了维护资源通道等等,只不过经过一系列的包装,或贬或褒,用正义或邪恶的言辞描述,于是就将本质隐藏了,导致“纣王克东夷而陨其身”的长期商夷战争就是如此,不是纣王好战、莽战,而是商朝有不得不打东夷的苦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