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建笔记个人 一建学习笔记14(1)

C.采用插放架直立运输时,应采取防止构件倾斜措施,构件之间应设置隔离垫块;

D.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3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

(3)存放要求

1.预制构件多层叠放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等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

2.预制柱、梁等细长构件应平放,且用两条垫木支撑;

二、预制构件安装

1.临时固定措施、临时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固性。

2.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两道;对预制柱、墙板构件的上部斜支撑,其支撑点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构件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1/2.

3.预制柱安装要求

(1)宜按照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安装,与现浇部分连接的柱宜先行安装。

(2)预制柱的就位以轴线和外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边柱和角柱应以外轮廓线控制为准。

(3)就位前,应设置柱底调平装置,控制柱安装标高。

3.预制剪力墙板安装要求

(1)与现浇部分连接的墙板宜先行吊装。其他宜按照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

(2)就位前,应在墙板底部设置调平装置。墙板以轴线和轮廓线为控制线,外墙应以轴线和轮廓线双控制。

(3)当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时,夹芯保温外墙板应在保温材料部位采用弹性密封材料进行封堵;墙板需要分仓灌浆的,采用坐浆料进行分仓;多层剪力墙采用坐浆材料时,应均匀铺设,厚度不宜大于20mm。

4.预制梁和登合梁、板安装要求

(1)安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的原则。

(2)安装就位后应对水平度、安装位置、标高进行检查。

(3)临时支撑应在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三、预制构件连接

(1)预制构件钢筋可以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焊接或螺栓连接、钢筋机械连接等连接方式。

(2)采用钢筋套简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预制构件就位前,应检查下列内容:套筒、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和深度;被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

(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按检验批划分要求及时灌浆,灌浆作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当连接部位养护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2)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旁站监督并及时形成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3)按产品使用要求计量灌浆料和水的用量,并均匀搅拌,每次拌制的灌浆料拌合物应进行流动度的检测;

4)灌浆作业应采用压浆法从下口灌注;浆料从上口流出后应及时封堵,必要时可设分仓进行灌浆。

5)灌浆料拌合物应在制备后30min内用完。

学习一建笔记个人 一建学习笔记14(2)

知识点 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工程施工一、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与应用

由混凝土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称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其特征是在型钢结构的外面有一层混凝土外壳、型钢混凝土中的型钢,除采用轧制型钢外,还广泛采用焊接型钢,配合使用钢筋和钢箍。型钢混凝土可做成多种构件,能组成各种结构,可代替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型钢混凝土梁和柱是最基本的构件。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

型钢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下述优点:

(1)型钢混凝土中型钢不受含钢率的限制,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可以高于同样外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一倍以上,因而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对于高层建筑,构件截面减小,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经济效益很大。

(2)型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已形成钢结构,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能承受构件自重和施工荷载,可将模板悬挂在型钢上,模板不需设支撑,简化支模,加快施工速度。在高层建筑中型钢混凝土不必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就可继续上层施工,可缩短工期。由于无临时立柱,为进行设备安装提供了可能。

(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延性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明显提高,尤其是实腹式型钢,因而此种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4)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较钢结构在耐久性、耐火等方面均胜一筹。最初人们把钢结构用混凝土包起来,目的是为了防火和防腐蚀,后来经过试验研究才确认混凝土外壳能与钢结构共同受力。型钢混凝土框架较钢框架可节省钢材50%或者更多。

学习一建笔记个人 一建学习笔记14(3)

知识点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一、地下防水工程的一般要求

(1)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防水混凝土的适用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

(3)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二、防水混凝土施工

(1)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其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2)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宜小于2min。

(3)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并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三、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1)水泥砂浆防水层可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不应用于受持续振动或温度高乎80°℃的地下工程防水。

(2)防水砂浆宜采用多层抹压法施工、应分层铺抹或喷射,铺抹时应压实、抹平,最后一层表面应提浆压光。

感谢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