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浆和灌浆的区别?

套筒连接的上下层预制墙体的安装缝,有2种密封形式,坐浆和灌浆。

装配式同层灌浆规范 装配式建筑之灌浆(1)

灌浆(连通腔灌浆法)

灌浆法的工艺流程包括:测量放线→钢筋调直→基层清理→洒水润湿→设置标高控制垫片→墙板安装→设置斜支撑→调节水平位置→调节垂直度→封仓→养护→灌浆。

采用灌浆填实时,套筒连接区应采用强度不低于85MPa的高强灌浆料,非套筒连接区(如窗下墙区域)采用强度不低于40MPa的灌浆料。为避免加大现场管控难度,出现不同强度浆料使用位置错误,建议套筒区和非套筒区的灌浆料采用统一强度,以减少现场实际管控难度。外侧封堵和分仓应采用封浆料。

坐浆

坐浆料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0MPa的浆料。坐浆法的工艺流程包括:测量放线→钢筋调直→基层清理→洒水润湿→设置标高控制垫片→铺设坐浆料→安装定位角码→墙板安装→设置斜支撑→调节垂直度→灌浆。

✔ 优缺点分析

灌浆工艺中,需要提前使用封浆料对墙板底部四周进行封仓,由于该工艺对封仓的深度、强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施工难度较大;且容易出现密封不严而导致灌浆时底部漏浆的隐患。而在坐浆法工艺中,墙板安装前直接使用坐浆料铺设底部,通过抹刀修正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断面后能保证底部接缝的饱满,操作上也简单直观便于控制;坐浆法更省工期和节约成本,但坐浆法对坐浆料的性能要求比较特殊。

装配式同层灌浆规范 装配式建筑之灌浆(2)

什么叫正打?什么叫反打?各有什么优缺点?-

反打工艺是预制墙板的外表面处于底模面,可保证外表面浇筑质量的平整性;正打工艺是预制墙板的内表面处于底模面,与“反打”正好向反。

正打与反打工艺在加工工序和工艺上有较大差别。反打工艺先浇筑外叶板,布置保温板及拉结件,再浇筑内叶板;正打工艺则反之。面砖和石材一体化生产只能通过反打工艺实现,即通过预铺各种花纹的衬模使在浇注外叶墙混凝土墙体的同时一次将外饰面的各种线型及质感做出来。

装配式同层灌浆规范 装配式建筑之灌浆(3)

正打工艺用磁盘把所有埋件和注浆孔出浆孔吸附在模台上,降低了表面收光的难度,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但因在现有的加工管理水平及工人素质条件下,采用“正打工艺”的预制墙板,其灌浆套筒的通畅性不易保证,因此预制剪力墙墙板不宜采用“正打工艺”。如构件厂采用正打工艺,应制定专项技术和管理方案,且在构件出厂之前进一步检查套筒的通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