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0时02分,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现场再救出一名幸存者。该名人员为女性,已被埋压超131个小时,是救援力量在建筑废墟逐层剥离的救援过程中发现的,目前已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搜救出1名受困者救出时无生命体(凌晨又救出一人)(1)

搜救出1名受困者救出时无生命体(凌晨又救出一人)(2)

搜救出1名受困者救出时无生命体(凌晨又救出一人)(3)

△5月5日0时许,救援人员救出第10名被困者。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搜救出1名受困者救出时无生命体(凌晨又救出一人)(4)

△5月5日0时许,救援人员救出第10名被困者。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5月5日凌晨,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举行,通报事故救援最新情况。按照专家组讨论研究的方案,目前的救援工作采用逐层作业、逐层探测的方法。每揭开一层,再反复多次探测,确保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幸存者,如果确认没有新的生命迹象,再进行下一步作业。

中建五局总工程师李凯介绍:“救援中,在预估可能有被困者的位置,我们采用人工作业,避免对可能存在的幸存者造成伤害、对遇难者遗体造成损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人工作业,是对遇难者遗体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一旦发现新的生命迹象,将停止作业全力施救。”

截至目前,事故已救出10名被困者,发现5名遇难者。

身陷绝境88个小时

她靠这些办法自救

5月3日凌晨4时15分,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救援现场,一名女孩在被埋压了88个小时之后,被成功救出。她是21岁的小圆(化名),是此次事故中被救出的第九名幸存者。

“把女孩救出时,她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比较好。”长沙消防救援支队现场抢险救援攻坚组指挥员文鹏介绍说,小圆在那片倒塌的狭小空间内被困了88个小时,已经超过了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其出色的自救能力是最终获救的关键。

获救后,她把自救办法告诉了参与现场救援的消防员。

搜救出1名受困者救出时无生命体(凌晨又救出一人)(5)

△5月3日4时15分许,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近88小时后救出第九名被困者。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有计划地饮水,保持体温

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倒塌事故发生时,小圆正在出租屋里复习考试,没想到一场灾难会猝不及防地降临。她连人带床从4楼掉到了楼下。幸运的是,楼板没有完全塌下来,而是在她头顶形成了一个三角区。

她身边还有半壶水,这无疑是最珍贵的保命物资。水很有限,她每次只喝一小口。就这样,直到被救出,她的半壶水还有余量。

在等待救援的3天多时间里,除了半壶水,她身边的一床被子在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感觉冷的时候我就赶紧把被子包裹在身上。”小圆告诉消防救援人员。

时刻关注附近救援情况,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等待救援期间,小圆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在终于听到离自己不远处有动响后,她利用一块硬物敲击身边的墙体,以此发出求救信号。

但也不是盲目呼救,一直敲。“听到外面声音比较嘈杂时,我就不敲,因为敲了外面也听不到。感觉救援人员距离比较近或是安静的时候,我就有规律地敲,很快就得到了回应。”她对参与救援的消防员说。

保存手机电量,保持冷静

事故发生后,小圆所在的空间狭窄封闭,手机一时间失去了信号。她说,即便手机没有信号,但一样能看到日期和时间,“我非常清楚自己被困了多久,所以不至于惊慌失措。”

“我不会经常去解锁手机,想知道时间了就看一眼。”小圆告诉救援人员,通过这种方式尽量节约手机电量。就这样,在她被困88个小时后获救时,手机的电量还没有全部耗完。

灾难面前,生命有多脆弱便有多坚韧。现场消防救援人员介绍,小圆做的这些都是科学有效的自救办法,为她赢得了更多珍贵的救援时间。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

来源: 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