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把茜草当成染料植物进行栽培利用的历史相当悠久,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有一篇叫《货殖列传》,对当时土豪们发家致富的心路历程做了深刻的总结。里面提到“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里的“茜”指的就是“茜草”,而“卮[zhī]”指的是茜草科的另外一种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栀子花和果实。想致富,先种茜草栀子树。

《汉官仪》也有记载:“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可见当时茜草和栀子都是重要的染料,如果能种上千亩的栀子茜草,千畦葱姜韭菜,那么在当时果断就是大户人家了。

红姑娘的诗词(诗经里的茜qiàn草)(1)

诗经里的茜草

茜草染成的衣物并非达官贵族的专属。《诗经·郑风·出气东门》曰:“出其闉[yīn]阇[dū],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这是一首描述劳动人民追求忠贞爱情的诗歌。前面说过,“茹藘”本是茜草,这里指代红色的佩巾,整首说的是:纵使东门外美女如云,我只想要那位衣着朴素,佩戴红巾的女子,那才是我的心上人。

《诗经》里还有另外一首关于茜草的诗歌:“东门之墠[shàn],茹藘在阪。其室则迩[ěr],其人甚远。” 大概意思是东门有块平地,茜草蔓生在坡上,你家虽然很近,但我却感觉你远在天边。这首诗歌是女子所唱,不难从中发现各种对“负心汉”的埋怨。“室”还有墓穴一说,这么理解画风就180°大转弯,从幽怨的爱情歌变成了凄惨的哀悼歌。

若是能在野外遇到茜草,也很容易和其他藤本植物区别开来。茜草的小枝四棱中空;四片披针形的叶子在节上轮生,还有着夸张的长叶柄,就像是伸出的一把把长矛;而且茎和叶都密生着倒刺,摸着手感相当粗糙,还有可能让你手指挂彩。

红姑娘的诗词(诗经里的茜qiàn草)(2)

重要的红色染料

单看茜草,你很难把这种杂草一般的植物和华贵的茜素红联想在一起,而且,让衣物大放光彩的不是它们的枝叶或果实,而是深埋在地下的根。正是用这种黄褐色的根提取出来的茜素红,在合成染料还没问世、连天然染料也匮乏的古代,赋予了衣物鲜艳生动的红色。

茜草根中主要含有的色素成分是茜素红,但使用浸泡等手段,不容易紧密着色。为此,古人会先把采集到的茜草根加水发酵,再依靠媒染法,即用铜、铝等金属盐(主要是白矾)作为载体,使茜素红和织物纤维的结合更牢固。不过,因为媒染剂,温度甚至水质的不同,茜草染出的红色深浅也会从橙红、粉红到绯红不等。

红姑娘的诗词(诗经里的茜qiàn草)(3)

国外的各种“茜草”

在胭脂虫红还没被介绍到欧洲的年代,茜素红染成的织物,一直备受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喜爱。欧洲用的茜草和中国用的茜草不同,是另一个物种,学名为Rubia tinctorum,正式中文名叫“染色茜草”,常用“欧洲茜草”或者“西洋茜”来称呼。它们分布也很广泛,从中亚到南欧都能发现,我国则常见于新疆地区。

从欧洲茜草根部提取出来的茜素红,之前被作为食品添加色素使用,但研究发现其有致癌风险,已被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禁止。目前商用的茜素红,多半用来给织物染色,还有制作成“深茜红”(madder lake)绘画颜料。如果你是生物汪,可能还知道“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实验”。

红姑娘的诗词(诗经里的茜qiàn草)(4)

日本人也用茜草染色,不过他们一般使用的是东南茜草Rubia argyi,又叫日本茜草或者东洋茜,茜草在日本被称为“赤根”,用茜素染色的技艺称为“茜染”;日本传统的“和色”中,也有一种“茜色”,指的是暗红色,一般用来形容夕阳西下的天空,给人一种惆怅落寞之感。

红姑娘的诗词(诗经里的茜qiàn草)(5)

1869年,德国化学家卡尔·格雷贝和卡尔·里伯曼从煤焦油中提炼出了蒽[ēn],之后氧化成蒽醌[kūn],然后碱熔成茜素红;就这样,茜素红成为第一个被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它的问世,给传统的植物染料带来了巨大冲击。能规模生产且价格便宜的合成茜素红,一下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使得天然茜素红的需求一落千丈。当时法国大片大片的欧洲茜草田只能改种其他作物。而今,茜素红仍然被当作一种染料在织物上应用,但在其他人工染料的夹击下,它的“盛世”已经是过去了。

红姑娘的诗词(诗经里的茜qiàn草)(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