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鼎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饱含深情,在洞察历史中揭示规律,在把握大势中昭示未来,是铭记光辉历史、开创美好未来的宣言书,是闪烁历史智慧、照耀前进道路的航标灯,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动员令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教学五个一?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五个一(理论学习从五个一)

教学五个一

蒋鼎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饱含深情,在洞察历史中揭示规律,在把握大势中昭示未来,是铭记光辉历史、开创美好未来的宣言书,是闪烁历史智慧、照耀前进道路的航标灯,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动员令。

“七一”重要讲话强调了一个宏大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七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以“庄严宣告”起势,以“四个伟大成就”彰显伟大功绩,以“九个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明确前进方向,把我们党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通篇闪耀着大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光芒,鲜明昭示了党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逻辑起点。一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七一”重要讲话提炼出一个伟大精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十分重大而庄严的日子,立足精神之本、回溯精神之源,第一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32字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揭示了我们党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政治品格,既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动力之源。

“七一”重要讲话闪耀着一份人民情怀。在7000余字的讲话中,“人民”二字出现了86次;在讲话结束时,用“伟大、光荣、英雄”热情歌颂中国人民。时光回溯到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也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赞颂:“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在这两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在这两次重大意义的讲话中,都以“中国人民万岁”结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人民”在心中的分量,充分体现了人民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的崇高境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矢志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情怀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七一”重要讲话提出了一个殷切期望。在讲话中,专门用一整段充分肯定青年,并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三个“不负”,令人想起去年9月在考察岳麓书院时勉励青年学子的三个“不负”——“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这一以贯之的殷殷期待、谆谆嘱托,充分体现了对当代青年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殷切期望,集中体现我们党百年来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的光荣传统。对青年的深情寄语,与庆祝大会上青少年们“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交相辉映,奏响了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青春礼赞。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七一”重要讲话发出了一个时代号召。代表党中央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一时代号召,与毛泽东同志“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著名题词一脉相承,与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办实事、开新局”一脉相承,体现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相通。这一时代号召,中心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诠释了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体现了初心和民心相连。这一时代号召,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既与我们党百年征程的宏大主题相呼应,又是我们党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的光辉指引,体现了我们党一定能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姚昕玥]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