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文章由作者原创,首发在 [右右细毛和爸妈] 头条号,欢迎转载、扩散。但请注明出处,附带文尾作者介绍,谢谢!


孩子2、3岁,非常爱说“不要不要”;一天到晚缠着你问问题;不配合你为他们穿衣服;不肯安分地坐在小椅子上;踮着脚够高处的物品;自己不肯走路非要你抱着,急于施展新能力的他们非常难对付2、3岁的孩子,能有多顽皮?|“不要不要”的口头禅怎么破。家长口里的“不准”、“不行”,也会随着孩子的“不要不要”的增加而增多。

基本安全保障和吃、睡、礼仪规则还是需要,“这妈妈小小年龄,管孩子规矩真多!”从小懂规矩,越长大越有用但其他的是不是也“不准”呢?我们是不也要束缚住孩子的手脚,继续焦虑下去呢?

不建议小孩子爬楼梯(家长不准的口头禅)(1)

01:家长的“不准”,对孩子成长来说有多可怕

门球场,孩子好奇,想靠近看看。奶奶一把抱开,还一边骗孩子:“你看那牌子上写了字的:小朋友不准进来”。

无奈一起玩耍的我家双胞胎,已经进入门球场了,还各自找了把椅子坐下,饶有兴致地看爷爷奶奶打球。我不想去阻止。

这奶奶实在没办法,问我:“门球不会打到孩子吧?”

我没有正面回答,只转身告诉我家双胞胎:“宝贝,爷爷奶奶打的这个叫门球,速度很慢的,球也比较低,不会伤害到你们。但是我们没穿专业鞋子,就不要进入球场内,在这看台看就好啦,好吗?”

那个孩子也想坐看台上,他奶奶说:“脏死了,不要坐这里,会生病。”孩子最终被他奶奶拖走了,依依不舍看着我家双胞胎。

安全和健康问题,确实需要顾及,但是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呢?

你的“不准”,让孩子害怕,怕脏、怕危险,最后可能对人也会害怕吧。

不建议小孩子爬楼梯(家长不准的口头禅)(2)

细毛有天突然撕下了一页纸,是他的涂鸦本,正反面都写满了。然后他撕碎,听着撕扯的声音,非常开心。开始一页一页撕了半个本子。右右在一边看着,也加入了撕纸游戏。两个人玩得无比嗨。

我妈看了急了:“不准撕”。

我说:“没事,你们撕。娭毑(外婆)是要你们待会自己收拾桌子,自己扫干净,倒垃圾桶,可以做到吗?可以的话,妈妈允许你们继续玩。”

孩子都点头同意。最后也确实和我一起收拾干净了。

已经用完的本子,不是报纸、不是书籍,换种玩法,又何妨?

你的“不准”,在压抑孩子那跳跃的灵魂。

不建议小孩子爬楼梯(家长不准的口头禅)(3)

我家双胞胎1岁11个月时,就要吵着和我一起洗碗,我让他们一起洗。搭个凳子站着,夏天,换个衣服的事情,洗衣机一搅就好。两个小伙子干得有模有样。

当时我父亲是强烈反对的,怕割伤他们的手,怕水弄湿衣服要换。
但是孩子一直没弄伤过,他们自己也很小心。衣服倒是会湿,但是夏天及时换一下就好,没那么容易感冒。孩子把做家务当娱乐了,怎么不行不好不准呢?

以“孩子太小”、“孩子要做功课”为理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你的“不准”,养出了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读书郎”。可在现在的家庭中,以及他将来的家庭生活中,会不会低能、不能自理、手忙脚乱,或者变成懒惰到底了呢?

不建议小孩子爬楼梯(家长不准的口头禅)(4)

右右、细毛自己发明了新游戏,把一个塑料盒,放在对着房间的窗台上当“篮筐”,把气球往里面抛。“篮筐”倒了,知道踮脚去扶正。

开始长辈不准孩子这么玩,觉得篮筐、篮球都有。

但是我觉得,孩子怎么玩,只要自己高兴,不会伤到自己,不会伤到别人,不会太破坏家里物品就好了,不是嘛?
你口中的”不准”,孩子眼里不有趣,还真的在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不建议小孩子爬楼梯(家长不准的口头禅)(5)

你的“不准”,其实都是你的焦虑: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弄脏自己、弄脏家里。你的焦虑,不但不能帮到孩子,还会让自己和孩子都越来越不快乐。

02:家长不要被自己的“不准”所绑架,学会不焦虑

家长最焦虑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美国耶鲁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阿诺·格塞尔博士(Dr. Arnold Geisel)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主要研究“外在因素是否会影响婴儿行为的提前发展”。

当一对46周大的同卵双胞胎婴儿都还不会爬楼梯时,格塞尔博士等人对其中一个开展了为期6周的爬楼梯训练。6周训练结束后,那个婴儿果然可以顺利地爬楼梯了。与此同时,另一个完全没有接受任何训练的婴儿,在6周之后也可以爬楼梯了,而且爬得和他那个受过特别训练的兄弟一样顺利。类似的结果也在其他实验中得到证明。

不建议小孩子爬楼梯(家长不准的口头禅)(6)

可见,教育训练和孩子的自然成长都会使得孩子获得某项能力,获得的时间点和获得能力的效果也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孩子能力的发展不会因为教育训练而提前获得——我们无法使孩子的发展加速。

孩子总会长大的。家长不要被自己的“不准”所绑架,学会放松下来只有父母不焦虑,孩子才能更快乐。

03:结语

作为家长,在安全、基本礼仪的基础上,少些“不准”,少些焦虑。孩子更快乐,自然也会更好发展。

(图片均来自网络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右右细毛和爸妈,2岁双胞胎男孩家庭,

爸爸IT男,善于筛选育儿知识,去伪存真

妈妈认真女,爱学习爱思考爱实践爱总结,

说故事分享生活,倡导家庭共同成长。

关注我,一起轻松趣味育儿!

原创声明:文章由作者原创,首发在 [右右细毛和爸妈] 头条号,欢迎转载、扩散。但请注明出处,附带文尾作者介绍,谢谢!

#育儿经##家庭教育##聪明孩子养成记##育儿##生命早期1000天#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