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谈到孩子教育时,提及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不知道哪个脑残人士提出来的,但的确戳中了家长的教育痛点!口号一经提出,广为流传,被父母们无条件的认同,有的虽然嘴上不认同,但私底下都在暗自较劲,心里想:我家的孩子上的课外补习班和兴趣班是很少的,自己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还是很宽松的,上课不累,不像某某人家的孩子学的如何多,父母要求如何的严格等等。而实际上,大部分家长都在心里暗暗的较劲,还是在想,我家的孩子千万不能落后,如果别人的孩子提前学了什么,你家的不会,就已经落后了。所以,终点在哪儿,不重要,关键必须跑步前进,最好能够抢跑,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希望抢跑,导致所有的孩子不得不一起提前跑了。这就是目前课外补习的真相,也体现了家长最强烈的心理焦虑和危机感:我没有指望我的孩子比别人优秀多少,但是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落后太多!

小孩子能爬楼梯吗(我的孩子比别人学的晚)(1)

提前发展的最大坏处不仅仅是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简单,更深层次的是破坏了儿童发展的根本顺序和规律,从而导致效率的极大下降,真正有百害而无一益。很多人都错误的理解了教育专家编写的小学课本,认为内容似乎比较简单,因此尽量让低年级孩子多学习高年级的课本内容。实际上每一个阶段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是经过无数专家和权威人士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符合了大部分孩子的智力发展阶段,是符合儿童最佳教育期的理念的。可悲的是,家长们不放心,害怕孩子学的太少,对升学不利,所以决绝地投入课外补习的大军当中,而且补课的年龄不断的提前,开始向幼儿阶段蔓延,无可逆转。

心理学家们用无可辩驳的实验告诉我们,最终的结果是,早学和晚学的效果可能是一样的,而且,晚学或者说适龄的学习,效率还大大高于早学的孩子。很多人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这个实验可能有趣的多!

小孩子能爬楼梯吗(我的孩子比别人学的晚)(2)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一直以来,希望研究孩子学习阶段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到底是先学的孩子技能好,还是后学的孩子技能高。毫无疑问,在实验进行之前,很多人都一致认为,一定是先学的孩子技能能力更强,这个判断和现在的家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果不相信,很多火爆的补习班早应该倒闭了!然而,实验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格塞尔为了避免不同实验孩子的个体能力的差异,专门选择了一对同卵双胞胎,两个都在出生后48周左右。我们分别称为A宝宝和B宝宝,分别给两个宝宝训练爬楼梯。其中A宝宝进行更多的强化训练,比如肌肉训练,手脚动作和爬行技巧等等,每天坚持练习10分钟,训练的效果一开始似乎是明显的,A宝宝很快学会了爬楼梯,而且动作熟练,爬行速度较快。反之,B宝宝则不给于任何专门的爬楼梯训练,让他自己玩,顺其自然。在训练开始的阶段,A宝宝和B宝宝一起比赛爬楼梯,结果,专门训练过的A宝宝明显爬的更快更好,而B宝宝动作缓慢,爬行速度较慢,比不过A宝宝,乍看起来提前训练的效果是很棒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宝宝的爬楼梯能力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到了第55周左右,A宝宝集中练习了7周,而B宝宝才训练了不到2周,几乎是自然练习的,然后,两个宝宝再次进行爬楼梯比赛,结果令人意外了,A宝宝的爬楼梯速度并没有明显的进步,而B宝宝的爬楼梯速度快速提升,几乎和A宝宝爬的一样地快!根本看不出来,更多的训练给A宝宝增加了多少能力和速度。而B宝宝,随着自身生理和心理能力的逐步成熟,已经很快赶上了A宝宝的训练技能。 因此,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提前的训练没有给A宝宝带来任何优势!

小孩子能爬楼梯吗(我的孩子比别人学的晚)(3)

更惊奇的是,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长,在继续同样训练的基础上,A宝宝的进步速度开始变慢,而B宝宝的速度明显加快,经对比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提升效果! 这是真的吗? 格塞尔开始也无法确信是偶然,还是特例。于是,他继续开展了几百例同样类型,不同训练技能的实验,结果无一例外的反复证明了提前学习最终的无效结果,而只有在儿童的身心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之后,才会出现最佳教育期,而此时的学习效果才是最佳的!

双生子实验的结果用事实打败了很多人的误解和偏见。不知是否能让焦虑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多了一点信心呢?不必着急,顺其自然,静等花开,也许花会开的更美更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