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姐妹群里看到两张微博截图,其中提到医生一直在为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做心理治疗,可是每每有所进步都因为妈妈一句否定,压回原形,气得医生跳脚。有些父母永远不知道他们这样怀疑、否定的方式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强到极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磨炼心理承受力为名的否定)(1)

强到极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磨炼心理承受力为名的否定)(2)

“孩子心理承受力太低才会得病,平时多管教多说几句,遇事就不会那么脆弱了。”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没有之一。

我非常同意博主这句回复,很多父母认为从小给孩子一点点压力和否定,既能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又能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舍不得给予孩子一丝的认可和信任。就连群里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也有姐妹说出自己类似的顾虑,担心总是表扬孩子,会让孩子骄傲自满,特别是长大以后走向社会,谁会总表扬他,那孩子心理落差不就更大吗?

我必须要明确的是,不断用言语打压否定的方式,结果肯定适得其反,孩子不仅不会因此反向激励自己,获得足够的自信,相反,他们即便被逼着表现出优秀的一面,也会因此落下深深的自卑烙印。

这些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本不是靠长期打压磨炼出来的。

幼小的心灵需要精心呵护

孩子如同你我一样,都有自尊心,同样需要被周围人的认可、接纳和包容,特别是幼小的孩子,心灵脆弱,更需要成年人的精心呵护,不断浇灌,才能茁壮成长。

更重要的是鼓励

有些父母担心表扬多了,孩子就飘了,这个顾虑我能理解,但必须明确的是,真正对孩子有所帮助的,是有的放矢的鼓励,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表扬、赞美。表扬和赞美是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自家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但是一旦气到极点,一时恨不得丢出去不管了。这种表扬对孩子来说,他们是茫然的,一旦父母在某一刻不再基于爱,对他们无限制接纳和认可,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改进无门。反而有的放矢的鼓励,会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哪里是被认可的,哪里错了没有做好,要如何改进。

中文博大精深,从字面本意上看鼓励和表扬,都有对人的认可、赞美之意,这里主要是用两种词汇去区分“漫无目的”、“有的放矢”的认可,举几个例子来说:

“你太棒了”、“你是天才”——这是漫无目的的表扬

“这次比赛你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非常用心,在参与的过程中,你做得非常棒,继续加油”——这是有的放矢的鼓励

鼓励也好,表扬也罢,每个人都喜欢。然而表扬的方式就像一颗糖,偶尔给孩子吃一颗,的确让人开心,但是吃多了伤牙,鼓励则像一股暖流,流入孩子的心窝,深刻体验到自己被认可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我认同。

提升心理承受能力要一步步迈上更高台阶

心理承受力的锻炼是一小步一小步积累起来的体验,每次挫折和犯错都是孩子成长的好机会,但是挫折中带来的不良体验,不应全盘丢给孩子独自承受,而要由父母告诉孩子怎么面对挫折,引导他们尝试迈过这个坎儿,再遇到同类事情,孩子就知道怎么处理和面对这样的压力或者挫折,他们才有心理的力量去承接更高级别的挫折事件,随着遇到的挫折程度增加和他们处理经验的积累,心理承压力就这样逐步提升了。

对于想锻炼孩子提升心理承受能力的父母,我们既不能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经历任何风雨,也不能用过度打压和否定的方式,这样会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导致他们只会自我否定,自我屏蔽。


希望以上的解读,能让更多的父母们明白,只要选对了方式方法,对孩子的认可,不会让孩子骄傲自满,反而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自信,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小超人,他们会给父母们不断带来成长的惊喜!

强到极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磨炼心理承受力为名的否定)(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