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间谍,或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影视剧里那些光鲜亮丽的形象:香车华服,俊男靓女,随身携带各式高精尖设备,走路带风,动辄把阿尔卑斯山都能炸飞一半。

但如果放在当下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间谍的生活到底怎样的呢?

这个看似“敏感”的题材,竟然还真的被拍出来,还在央视八套上映了。在这部国产谍战剧里,主角是被观众戏称为“史上最惨”的间谍夫妇,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十足落魄:“工资”被拖欠,做任务还得倒贴垫钱,穷到甚至想举报自己就是那“行走的50万”(公民举报间谍的奖金)……从低调开播到网友集体安利,这部由卢伦常执导,王小枪编剧,郭京飞、谭卓、颜丙燕、宁理等主演的《对手》好评如潮。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1)

《对手》讲述了一对境外间谍夫妻在内地潜伏多年的故事。他们生活困窘,一地鸡毛,随时有可能丧命,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道德包袱,被观众们贴上了“贫穷版史密斯夫妇”的标签。

有观众说,与其说《对手》是一部现代谍战剧,不如说它是一部“反间谍”宣传片——它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意识到,“间谍”这个词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近日,总制片人张海东、导演卢伦常、编剧王小枪在京接受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独家采访,为我们解读剧中种种细节,复盘该剧是如何成为年底“黑马”的。

“贫穷版史密斯夫妇”?李唐丁美兮反映典型的“中年危机”

《对手》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对境外间谍夫妻的日常生活,中年群体“夹心饼干”式的境遇在剧中一览无遗,接地气的生活化镜头、小人物的脆弱与无力感更是让观众瞬间共情。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2)

剧中,李唐和丁美兮日子捉襟见肘。为了省钱,丁美兮不舍得用高档化妆品,买不起名牌包。表面上是出租车司机的李唐,每个月连开车的油钱都要自己倒贴。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3)

除了经济问题,还有天下父母都头疼的家庭教育问题。面对正值青春期的女儿,丁美兮经常偷偷翻女儿的书包,怕孩子早恋;也经常说出那句耳熟能详的“家长名言”:“别人家孩子能考第一,你怎么就不行?”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4)

之所以会在谍战剧中穿插这些家长里短的琐碎情节,主创团队的目的是让这部剧“往低了走”。剧中有这样一幕,李唐和丁美兮在家里聊天,提到“听说现在的窃听器已经发展到了只有一个指甲盖大小”,他们也不清楚现在的科技究竟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

编剧王小枪谈到,谍战题材的类型很丰富,有的可能一上来就提到特别厉害的先进技术,全程“高举高打”。但《对手》不一样,它呈现的是并不那么“高档”的间谍层次。

对于自己的上一部作品《面具》,王小枪曾在采访中表示它反映的是“中年危机”。《对手》亦是如此。

《对手》里有着典型的中年夫妻家庭结构:因为生活不得不对钱“斤斤计较”的母亲,青春叛逆的孩子,和稀泥的唠叨父亲。

这是王小枪心中的“普遍家庭模式”:“相对来说,家庭关系里有一个进一个退,一个软一个硬,一个紧一个松,这样的话孩子才有一个空间。如果李唐和丁美兮都是那种天天暴吵的紧绷状态,女儿肯定早就受不了离家出走了。”

制片人张海东表示,中年群体是目前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个年龄的人们对许多事的领悟进入到比较深刻的阶段。“青年的人生阅历或许还相对有限,但中年正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感受到的东西和能表达的东西会更为复杂。”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5)

除了对间谍夫妇入木三分的刻画,由颜丙燕饰演的国安局专案组组长段迎九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在工作上,段迎九心思缜密、细致入微,在侦察中通过敏锐的观察力、联想能力和推理能力屡屡破案。但在生活上,她几乎“糙”到了极致,挂在卫生间里的洗脸毛巾都能硬得像块石头。

“干这行的特别忙,肯定会有一些对于家庭的疏忽。但是我们也不想刻意卖惨,放一些‘狗血’的情节。所以我就是按一种正常、真实的状态来写。”王小枪解读说。

入微的表演,郭京飞“自带”肚腩来剧组,谭卓与“女儿”即兴吵架

在谍战剧的外壳下,《对手》夹杂了“中年危机”、家庭矛盾、社会时事等元素,不时还透露出一股黑色幽默,令观众大呼过瘾。

张海东表示,《对手》包含了非常多样的元素,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因此而更加饱满。“如果是单纯写一个强情节的谍战戏,它会薄。因为情节上再怎么追求极致也可能出现漏洞。如果是单纯写一个普通的情感剧,它也会薄,因为涉及的面不广。”

一部好戏的诞生,精良的剧本是地基,演员的用心和重视是砖瓦,众人一点点垒起坚实的高台。

一开始看到剧里略显臃肿的李唐,有观众质疑身为扮演者的郭京飞是不是没有做好身材管理。导演卢伦常表示,这个外形是郭京飞有意为之,为的是让出租车司机这一伪装身份更加真实可信。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6)

“我第一天在北京见到郭京飞的时候,他的身材是很好很标准的。我跟造型师商量之后,给李唐这个角色准备了一个‘小肚子’,因为出租车司机常年坐着,腹部很容易堆积脂肪。”卢伦常说,但郭京飞考虑到戏里有许多需要脱上衣的镜头,决定“自带小肚腩”来拍戏。

戏追到后头,在观众眼里,郭京飞和李唐早已合二为一,达到了不是在演李唐,他就是李唐的效果。

有一场丁美兮和女儿李小满在卧室里吵架的戏,是演员在现场的即兴发挥。这个场景主要是作为背景音而存在,镜头逐渐移向房间外,李唐和在家里借宿的丁晓禾聊天,发现对方报考的单位竟然是国安局。

“剧本主要写李唐和丁晓禾的对话,不可能写这么细的背景音的东西。我跟谭卓和何蓝逗说,你们想一下要怎么吵架。她们真的很快,几分钟就准备好了,吵得也非常好。”卢伦常表示,演员对剧本的熟知程度达到了无论给她们哪一个时间点,她们都能把那个时间点可以吵的内容拿出来的地步。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7)

谭卓在开拍之前便表示,不论演员大小,哪怕是镜头不拍她的时候,她都会用饱满的情绪全力给对方搭戏,让搭档能够拍好。

剧中的另一场戏里,段迎九设宴邀请李唐、丁美兮和丁晓禾,想试探这一对身上有嫌疑的夫妻。丁美兮害怕饭吃得越久,马脚露得越多,借着酒意开始和李唐吵架,让这场“鸿门宴”在闹剧中收场。

镜头在四个人之间来回切换,谭卓反复地为大家搭戏,搭得一句不漏。“即便是没有台词的其他演员的脸部特写镜头,谭卓依然保持入戏状态。”卢伦常说,这场戏演员们都是真喝,谭卓甚至喝到断片,第二天还以为自己忘了给大家搭戏。

王小枪感慨:“这是拍电影的拍法,谭卓真的是用生命在演戏。”

卢伦常说,每天面对着这些优秀的演员,她感觉自己太幸福了。

主人公的悲剧宿命,塑造立体的“反派”,提升观众反间谍意识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正式实施。2018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专题节目《危情谍影》,披露了国家安全部门“2018-雷霆”专项行动中破获的百余起台湾间谍案件的部分细节。

在此背景下,《对手》可谓应运而生。

李唐和丁美兮夫妇相依为命,在演给段迎九看的假离婚那场戏里,他们吵着演着动了真情,说出了一些掩埋内心深处的伤人话语,真切的爱意与痛苦交缠,划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而一旦接到任务,这对间谍夫妇的另一面又令人痛恨:为了寻找接头人幺鸡的下落,李唐假扮警察,对别人进行严刑逼供……间谍工作的长期性、隐蔽性和破坏性显露无遗。

在《对手》里,观众看到了间谍的悲剧性。李唐和丁美兮深知,自己不过是颗过了河、随时可以被舍弃的棋子,是被长线遥控的身不由己的风筝。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安慰自己“船会有靠岸的一天”。

史密斯夫妇式好剧推荐(剧能说贫穷版史密斯夫妇)(8)

层层铺垫之下,观众先有共情,继而有厌,再生警惕。

制片人张海东强调,《对手》里正面立场和反面立场的人物塑造是泾渭分明的。他们只是把对立面的间谍写得比较像一个人;“反派”像一个人之后,观众的代入感就会强,就会一直沉浸性地去看,一直看到他最后的悲剧宿命。

《对手》以较为写实的表现形式,从央视报道的境外间谍案件中取材,让观众意识到间谍往往很可能“大隐隐于市”,混迹在普通人当中,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提高群众“反间谍”意识在剧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变成了切实可感的生动举例。

“有网友表示,看了这部剧后他倒吸一口凉气。”张海东说,平常大家可能对这些日常细节不太关注,如果这部剧能够提高人们的防间谍意识,那么它就实现了它的目的。“你们越觉得主人公惨,越说明他们确实惨。大家也就不会挑这条路来走,不会重蹈覆辙。”

张海东说,《对手》的最终目的,就是给观众上一堂事半功倍的“反间谍课”,提醒观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达到“干啥也别当间谍”的教育效果。

《对手》成为“黑马”,既与剧本的精良、演员的扎实表演以及主创团队踏实的创作态度密不可分,也与它令人耳目一新的“反套路”和走进生活、贴近群众的“烟火气”有关。张海东认为,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在张海东看来,希望这部剧让观众们意识到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虽然平凡,但是安定”。

细节释疑:

1、为何以“反派”为视角?

王小枪:不算是反派视角吧,段迎九那条线的戏份也挺重的。这依然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猫和老鼠旗鼓相当”的结构。猫抓老鼠,双方肯定要旗鼓相当,所以“反派”也得用一定的笔墨去写。如果坏人特别弱,正方的实力也显示不出来。

2、剧中人物为什么爱吃饺子?

王小枪:饺子是一个文化象征,和剧里出现的麻将、拜佛、妈祖等元素一样,是一种全球华人共通的记忆和联结。这些东西在民族血脉里是一脉相承的。

3、主人公起名的学问?

王小枪:关于李唐,李在中国是个大姓,国外有很多唐人街,“华人”也叫“唐人”,所以用了这个名字。丁美兮的“美兮”从《诗经》中来,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同根同源。林彧的“彧”是草木郁郁葱葱的意思,常见于人名。李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样是一个全球华人共通的符号。丁晓禾则暗含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寓示着人物还比较不成熟。

4、拍摄过程中的小故事?

卢伦常:剧中有一幕是李唐得知接头人幺鸡的女友也死了,再次失去线索的他满怀落寞地从一个巨大的红色横幅下经过,横幅上印着大字“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和“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39”。这场戏的拍摄改了三次场景,直到第四次换场景才拍出了我想要的效果。首先我们要给观众宣传“12339”是什么,其次我想营造出一种这个巨型横幅在盯着小小的李唐从它面前慢慢走过的感觉。有些横幅做得小,没有那种压迫感。

5、段迎九一着急就不停地拢头发,这个细节是演员的设计吗?

张海东:是的,观众的认真和细心程度让我非常惊讶。剧中有一个闪回片段:青年段迎九因为执行任务在婚礼上迟到了,她飞快地跑进空荡荡的婚礼现场,在坐下来之前习惯性地拢了一下头发。饰演青年段迎九的是另一位演员,但有观众通过这个细节就断定,这是年轻时候的段迎九。

【记者】刘长欣 实习生 杨宁

【作者】 刘长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