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最终算不算好事,反正家里的小朋友彻底掉进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坑里,为了增加亲子互动的效果,我也跟着把哈利·波特的电影又重温了一遍,免得被追问混血王子、泥巴种、哑炮这些专业名词是啥意思的时候答不上来,这就有些尴尬了。

霍格沃茨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名(娱乐脱口秀躲进霍格沃茨的成年人)(1)

图源:豆瓣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不惑之年的我也再次入坑了,年轻时看哈利·波特看的是特效、是想象力,甚至是一种懵懂的青春情绪。现在我又看到一些别的意味。前阵子饰演海格的演员去世,我在房间里想到这个大胡子时竟然有些泪湿,哈利·波特最好的朋友是谁?或许有人会说是罗恩、赫敏甚至邓布利多,但我说是海格。他是完整目睹哈利·波特从婴儿到青春期的人,是第一个毫无保留给予同情与爱的人,海格懂得一个被歧视、被排斥的小孩内心被孤独噬咬的滋味多么难受,也只有海格给予哈利最温暖的祝福,活下去。

关于“铁三角”,因为扮演者在社交平台上对原著作家罗琳女士公开割席,因为一些社会议题的观点存在分歧,这也让我唏嘘。好在,扮演伏地魔、马尔福的演员适时感谢了罗琳对于全球读者造梦的贡献,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不应该因为正常的表达而被攻击、伤害,从某种角度上说,哈利·波特系列最深刻的主题就是试图揭示偏见如何衍生恐怖的仇恨、推动暴力。伏地魔、马尔福都来自斯莱特林学院,因而一些网友就说,仗义多出蛇院,狮院薄情寡义,这种与小说剧情全然倒挂的情形,也让我觉得荒诞。而这些感悟是小朋友难以理解的,恐怕只有他们长大之后用自己的身体、心灵真实地磕过,痛苦过才会理解。

再看原著,一些细节再次清晰,深意浮出水面。比如摄魂怪是什么呢,书中一再说它最仇恨的就是快乐,现在我觉得摄魂怪就是抑郁症的隐喻,一旦被摄魂怪缠上,就意味着一个人被关进无形、移动的阿兹卡班。书中驱赶摄魂怪的咒语是“呼神护卫”,每个魔法师的守护神都是不一样的,哈利·波特的是一头鹿,是他已故父亲能够幻化的动物,也就是说父母之爱是哈利的精神支柱。赫敏的守护神是水獭,代表着智慧,她也的确是靠阅读构建强大自信心的女孩,在霍格沃兹,赫敏是被人歧视的“泥巴种”,父母都是普通人。所有这些设定,都能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对应,没有人是完美的,是无数碎片拼搭出的多棱体。连伏地魔,我也格外注意到他是一个遭遇父亲冷暴力的可怜小孩,自卑挤压出疯狂、偏执。

哈利·波特的故事最治愈的一幕就是第一部。一个看似没有明天的小孩终于穿过了站台,眼前有通往霍格沃茨的列车,一个新世界徐徐展开它的丰富,哪怕依然有风暴、暗夜,但有希望的感觉真好,分院帽说过,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人,而是你选择成为什么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