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后一次离任(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被)(1)

就在台海风云激荡,两岸上演“军事大片”之际,美国国内也上映了年度“宫斗大剧”,前总统特朗普居然被“抄家”了,在美国240多年的建国史上,卸任总统享受这样的待遇,还是“头一遭”。因此该剧上映不久,立即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吸引了不少的“吃瓜群众”围观,弹幕纷纷留言“拜登这老小子黑得很”,“为了不让特朗普出来选”,“居然使出了这么下三滥的招数”。

那么特朗普被“抄家”,真的仅仅是美国内部的“政治恶斗”这么简单吗?恐怕并非如此。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5日的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白宫和美国国务院“不应干预主权国家的任何调查”,就像“白宫不应干涉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拥有秘密文件一事的调查”一样。咋一看来,俄罗斯似乎启动了什么内部调查,但是又担心遭到美国的污蔑、诽谤和攻击,所以拿特朗普被调查一事做类比。

然而情况却并非如此,俄乌冲突爆发前夕,著名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已被逮捕;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谎报军情导致普京做出错误决策的情报机构也遭到了“清洗”,现在俄内部“高度团结”,实在是没有值得美国关注的“内部调查”。那么扎哈罗娃强调美国“不应干预主权国家的任何调查”,还特地拿特朗普一案说事,到底几个意思?其实扎哈罗娃就一个意思,就是白宫和国会山不要对特朗普制造“政治冤案”,要实事求是。

特朗普最后一次离任(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被)(2)

很有意思吧,美俄两国现在势如水火,特别是俄罗斯掉进了美国的战略陷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以说是将美国“恨得牙痒痒”,“恨到骨头里”,但就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俄外交部还通过“非官方”的方式呼吁美国“公正调查”特朗普一案,白宫和国会山“不应干预”。特朗普“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得到克里姆林宫“如此垂青”,难道网传特朗普与普京两人“有一腿”是真的?实事求是地讲,双普的确“有一腿”。

首先,特朗普是普京的“铁粉”。据《北京日报》2020年9月6日的报道,曾经担任特朗普前私人秘书的迈克尔·科恩出书了,他在书中爆料,特朗普“十分钦佩”普京,认为他不仅“铁腕、强硬”,而且还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此外据“凤凰聚焦”的报道,特朗普曾经私底下给普京写过三封信,在2007年11月19日的信中,明确对普京表示,自己是他的“狂热粉丝”,知名评论家何亮亮也表示,特朗普“真的很崇拜普京”。

其次,特朗普的上台,离不开普京的“帮助”。据参考消息网2018年8月6日的报道,面对普遍质疑和“通俄门”调查,特朗普最终承认,希拉里的黑料是他儿子小特朗普从俄罗斯女律师韦肖尔尼茨卡亚那里拿到的。但特朗普表示,一来他对此“事先不知情”,二来挖对手的黑料是政坛常事,“完全合法”。因此,特朗普能够上台,俄罗斯是出了力的,普京没有“亏待”自己的“铁杆粉丝”,助力特朗普登上了总统宝座。

特朗普最后一次离任(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被)(3)

其三,特朗普上台之后立即调整了美国的国家战略。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国一直将俄罗斯定义为美国的“最大威胁”,而特朗普入驻白宫之后,不仅将美国的国家战略从“反恐”调整为“大国竞争”,还将“中国威胁”调到了俄罗斯的前面。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就表示,俄罗斯是唯一可以将美国从地图上抹掉的国家,然而经过长达4年的宣传,中国威胁大于俄罗斯,已经成为两党共识。

其四,特朗普上台后积极推动“联俄制华”战略,并在普京还没有表态之前,就许诺或做出了诸多的让步。比如说,在“双普会”前夕,特朗普就在出席加拿大G7会议时表示,考虑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再比如说,为了拉拢普京一起“制华”,特朗普默许了叙俄联军发动解放叙南部的“德拉战役”。因此,特朗普上台之后,俄罗斯的的确确是获得了切实的好处,中美争相拉拢,迎来了短暂的“战略机遇期”。

所以,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拜登“清算”特朗普,甚至“千方百计”将特朗普送进监狱,绝不仅仅是民主、共和两党的“政治恶斗”,而是为了避免特朗普“卷土重来”,“重返白宫”之后调整美国的对俄政策,让普京和战斗民族获得“喘息的机会”。而普京知道,2年后即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将是俄罗斯的“机遇”,所以扎哈罗娃才会呼吁白宫和美国国会“不要干预”对特朗普的调查,不要制造“政治冤案”。

特朗普最后一次离任(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被)(4)

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保住“自己人”,也是对特朗普的一种“政治投资”,如果2024年特朗普胜选了,便不会忘记落难之际普京的“雪中送炭”和“仗义执言”。从拜登和民主党的角度来看,对特朗普进行“抄家”、“下狱”,除了避免“俄罗斯代理人”重返白宫的目的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那就是确保美国依然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美国”,而不是“犹太人的美国”,特朗普太“亲犹”了,这伤害了美国的利益。

比如说,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时就公开表示,没有比他当选美国总统,“对犹太人更有利的了”,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拱手交给了以色列,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并将美国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除此之外,特朗普为了讨好以色列人,撕毁了与伊朗签署的“伊核协议”并暗杀苏莱曼尼,险些就引爆美伊战争,导致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被“不必要”地延迟。

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样的国际局势,拜登一手在欧洲炮制了“乌克兰危机”,引爆了俄乌冲突,北极熊掉进了陷阱里,将长期陷入“战略困境”;拜登另一手正在亚太炮制“台海危机”,用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的话说,那就是美国打算将乌克兰模式“复制、粘贴”到台海。咱们在去年9月份曾经预测,“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中国或将迎来“国运之战”,今年1月份,咱们又预测,五常约定“不打核战”,反而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特朗普最后一次离任(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被)(5)

特朗普最后一次离任(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被)(6)

现在来看,美国是打算同时对中俄开战,对俄罗斯,美国打得是“代理人战争”;而对中国,美国不仅准备了“代理人战争”,而且还打算“亲自下场”,用美国前驻俄大使迈克尔·麦克福尔的话说,在核武领域,“俄罗斯是全球大国,而中国不是”。在如此血腥、残酷且持久的“大国战争”即将到来之际,美国还能容许特朗普这样的“政治素人”上台吗?他能带领美国赢得最后的胜利吗?毫无疑问,不行,至少“够玄”。

因此,拜登政府“清洗”特朗普,绝不仅仅是“两党恶斗”,绝不仅仅是美国的“宫斗大剧”,这其中牵涉到大国竞争甚至大国战争,“攘外必先安内”,不除掉这个美国政治结构中的“不稳定因素”,这个“普京的小粉丝”,民主党为维护美国霸权而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可能化为梦幻泡影。这并非是咱们在“说梦话”,种种迹象显示,拜登及其所在的民主党,正在为一场“新世界大战”做准备,而且还要确保美国“获得最后的胜利”。

据俄卫星通讯社2020年10月9日的报道,俄经济学家、汉学家列昂尼德·科瓦契奇就明确表示,一些专家一厢情愿地认为,随着拜登上台,美国对华政策“将不再那么冲动”,但“历史悖论不支持这种逻辑”,“美国进行更为长期和血腥的军事行动”,“恰恰是在民主党执政期间”。观察者网去年4月份相关学者和智库的文章也指出,民主党“更喜欢策划大型战争”,民主党策划的战争“对世界格局影响更大,更加无视道义”。

特朗普最后一次离任(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被)(7)

战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对一个国家“最严格、最残酷、最直接”的测试,它不仅考验一个国家的实力,也考验这个国家领导集团的能力,针对中俄的博弈和战争,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决定美国的国运,决定西方文明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命运,也决定未来世界的归属。在“世纪大战”来临之际,拜登政府当然要将亲俄和过于亲犹的特朗普挡在白宫的门外,因为美国不能输,不能让特朗普成为“美国的李鸿章”,不能让“美国不败而败,而中俄不胜而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