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哪些歪理让你深信不疑,甚至成了你的童年阴影?

拿我自己来说,我小时候一不听话,我妈就会说,“再不听话让警察给你抓走”,到现在我看到警察说话都哆嗦;还有小时候看大人吃鸡爪,我也想吃,我爸就会说,“小孩吃鸡爪写不好字”,以至于后来写字难看,我都怀疑是因为自己偷吃了。

更奇怪的是,这套通过制造恐惧来教育孩子的手段,就像是所有父母坐一块商量过,人皆用之且屡试不爽。这是为什么呢,它或许跟一个极具争议的心理学实验有关。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1)

1920年,当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约翰·华生,找了一个名叫艾伯特的9个月大的婴儿当作实验对象。按理说这种事,当父母的肯定不同意,但谁能想到,小艾伯特的母亲因为每天一美元报酬,就答应了下来。不过我觉得,如果这位母亲事先知道华生的实验过程有多残忍,她一定不会同意这个交易。

华生和他的助理罗莎莉·雷纳,这个雷纳可以圈一下,后面有惊喜。他们先是拿给小艾伯特一些东西,比如小白鼠、兔子、面具等等,目的是测试小艾伯特是否会对它们产生恐惧感,结果显示小艾伯特并不害怕。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2)

到了11个月的时候,实验正式开始,华生再次把小白鼠放到小艾伯特面前,跟之前一样,小艾伯特还是会去触摸小白鼠。但正当他伸手的时候,华生在旁边敲响了一根4英尺长的铁棒。咱们都知道,婴幼儿对巨大的噪音都会产生恐惧,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响让小艾伯特先是惊恐然后嚎啕大哭。

但华生并不在意,他把这个过程重复了7次,然后不再敲铁棒,只是把小白鼠放到小艾伯特面前,大家应该能猜到,小艾伯特对小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一边哭一边往别的地方爬。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3)

到这里,恐惧能够通过条件作用习得的结论已经成立了,但华生的实验并没有结束。他又找来了小白兔、小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甚至圣诞老人面具多次测试,结果小艾伯特对这些东西都感到害怕。31天后再次测试,结果依然如此。

实验结束后,华生本该消除这种条件反射,但在完成最后一个实验后,小艾伯特离开了医院,矫正实验没能进行,也就是说这种恐惧情绪可能会伴随小艾伯特一生。咱们可以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家人假扮圣诞老人送给他一只兔子,那得是多么恐怖的噩梦。

凭借着这个违反伦理准则的实验,华生名声大噪,他还在实验中抽空出轨了前面提到的女助理雷纳。虽然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除,但之后进入广告界的他,还是赚的盆满钵满。

反观小艾伯特,根据《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记录,年仅6岁就死于脑积水。这跟实验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同样,小艾伯特在短短的有生之年是否克服了恐惧,我们也永远都无法得知了。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4)

其实这个实验,更像是华生用来验证自己理论的证据,早在1913年他就提到,“给我一打婴儿,我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类型的人物。”他认为,孩子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塑造,不用考虑内在因素,恶劣的环境反而让他们更独立。简单说就是,孩子不听话,多半是惯的,打一顿就好了,一顿不行就两顿。

这套清奇的理论,瞬间成了美国千万父母的福音,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全世界都深受其影响,大家似乎找到了整治熊孩子的万能方法。比如我小时候一看到我爸拿扫帚、皮带、鞋子,我就知道自己要挨打了,还有什么“夜里外面有老猫,会吃小孩”、“吃瓜不吐籽,会从肚子里长出来”、“用手指月亮,耳朵会被割掉”...每个都是童年阴影。

但这套行为主义的方法真的能让孩子们更听话、坚强和独立吗?

1959年,“哈洛恒河猴”实验就推翻了华生的理论,心理学家亨利·哈洛找了一些恒河猴做实验,来研究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你看,这个实验对象就相对人道一些。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5)

哈洛让刚出生的小猴子跟它们的母亲分开,咦,好像人道得也不多。他给A组猴安排了绒布做的母猴,柔弱舒适,给B组安排了用铁丝做的母猴,用哈洛的话说是无法提供“接触安慰”。虽然空间是相通的,但A组猴由绒布猴喂奶,B组猴由铁丝猴喂奶。结果,所有的幼猴都更愿意跟绒布猴呆在一起。之后即便只有铁丝猴能够喂奶,它们也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迫不得已离开绒布猴,吃饱之后又立刻回到绒布猴那里。而且长期被铁丝猴喂养的B组猴容易消化不良和腹泻,也就是虽然有个铁丝猴妈妈,B组猴还是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另外哈洛也采用了类似小艾伯特实验的方法,用声音吓唬幼猴,产生恐惧后它们很快跑向绒布猴。在陌生的环境里,也只有绒布猴在场的时候,它们才敢去探索新的东西。如果绒布猴不在场,它们会充满恐惧,缩成一团。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6)

哈洛实验证明了一个观点,母亲的亲密接触对孩子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甚至比提供喂养能力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当父母在场的时候,孩子在新环境里才更有安全感,才更愿意去探索新事物;为什么缺乏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孤僻、自卑等心理障碍。因为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陪伴和关爱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这跟行为主义的观点恰好相反,因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与行为产生的情境及后果有关,母亲喂养孩子所以孩子需要母亲,有奶便是娘。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即便父母多么严厉,甚至殴打他们,他们还是会哭着张开双臂,想要得到父母的拥抱和安慰。行为主义错在把亲密关系看成是简单的程序化环境,抛开了重要的感情因素。

哈洛的实验一出,美国的父母才意识到华生的理论简直就是病民蛊国,美国整整一代的儿童都被这个科学怪人毁掉了,华生也变成了“美国妈妈最讨厌的人”之一。

根据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孩子犯错打一顿,他就不敢再犯错了;孩子哭了不去管,下次他就不会用哭来表达诉求。表面上孩子听话、父母省心,但长期来看,这些孩子长大后大多缺乏安全感,还有人出现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7)

华生自己的孩子,是否如他所愿成为精英呢?结果出人意料,在严厉、高压的教育下,他的大儿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虽然尝试通过学习心理学来自救,但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终于在30多岁的时候自杀身亡,成了行为主义教育理论最直接的受害者。二女儿严重酗酒,小儿子流浪街头,一直靠华生接济才能生活。更可怕的是,这种悲剧一直延续到第三代,他的外孙女同样酗酒,而且多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8)

晚年的约翰·华生也意识到自己在育儿领域的问题,表示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充分。还有消息称,他在去世前烧毁了自己所有的科研成果。

虽然华生本人都怀疑自己理论的正确性,但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父母被这些错误的理论所误导。中国经济网报道了一则消息,2020年一位母亲受华生“哭声免疫法”的影响,在训练宝宝趴睡的时候,不理会其哭闹,导致3个月大的婴儿窒息身亡。

相比被这种育儿经荼毒的孩子们,我们算是幸运的,除了半开玩笑式的童年阴影,大部分时间还是充满了欢乐。

还拿咱们8090后来说,虽然没有手机iPad和各种玩具,但童年乐趣一点都不少。每天上学,我们会用父母给的早饭钱买干脆面,只为集齐水浒英雄108将,一种零食吃到吐的体验,也是现在的孩子不敢想象的。下课的时候,你永远猜不到我们兜里能掏出多少小玩意,玻璃弹珠、纸片、溜溜球、电子宠物,谁的装备好那绝对是班里的话事人。放学之后,我们守在17寸的电视前看大风车,在现在的孩子还在看喜洋洋的年纪,我们都已经看上了大型古装神话爱情剧《新白娘子传奇》。

美国治疗熊孩子(他用1美元换来婴儿做的实验)(9)

转眼间,有着相同回忆的大家,很多都已为人父为人母。我也一样,所以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哪些父母被错误的理论影响。毕竟父母的一个错误决定,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哈洛的研究衍生到亲密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陪伴”,比起丰厚的物质条件,亲密接触和依恋经历才更能诠释爱的含义,才是每个孩子真正需要的完整童年。

,